魏丽 张杰 王振
(凯里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板鞋竞速训练要点探讨*
魏丽 张杰 王振
(凯里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板鞋竞速比赛能够展现运动员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竞技性较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受到人们的认可,到目前为止,举行了三届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板鞋竞速比赛,很多省市也开展这个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比赛工作。国家虽然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但这个项目重视程度还是不能与国际比赛接轨的一些体育项目相比较,由于板鞋竞速项目每年的比赛次数少,参与的人数少,获得的商业价值不高,也就没有专业从事板鞋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使得该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受到了一定的束缚,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训练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业余化、摸索化、个人化发展阶段,板鞋竞速和田径项目的短跑具有相似性,但它也有自己独特的方面,有联系也有区别,有共性更有个性,不断探索板鞋竞速项目训练科学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该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目前研究板鞋竞速训练的文献资料不少,大部分是参照短跑项目来设计,体现不出个性化、针对性。
训练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要达到此目的,首先得弄清楚项目的制胜因素是什么,这样才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该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成绩。板鞋竞速项目比赛分为60米跑、100米跑、2× 100米接力、4×100米接力,依据田麦久先生的项群训练理论中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来分类,板鞋竞速项目应该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该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是速度,而要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最重要的是提高运动员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1]。这种分类标准主要参照田径的短跑项目也是大部分教练员所认可的项群分类,其实大家往往忽略了板鞋对于该项目运动员的额外做功,从能量供应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该项目偏向于糖酵解供能,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100米跑后血乳酸为9.46±1.33mmol/L[2],蔡春华等研究发现男子实验组大学生板鞋竞速100米跑后最大血乳酸浓度14.79±2.29mmol/L[3]。说明板鞋竞速项目糖酵解供能比例增多,确切地来分的话板鞋竞速应该属于速度耐力类项目同时兼顾力量性,那么该项目的竞技能力制胜因素应该是速度耐力,同时速度力量作支撑。具体的练习手段有30米跑、6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有氧能力是运动员素质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每周应安排一次长距离跑,例如越野跑、法特莱克跑、长时间变速跑。力量练习以速度力量练习为主,同时兼顾力量耐力的发展。
现代运动竞赛中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日益激烈,促使人们把提高专项比赛能力的任务和为提高这一能力的专项训练放在首要的位置,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负荷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趋向[4]。任何体育项目都具有专项特性,不同项目采用的训练方法不同,但专项训练法是每个体育项目必须要采用的,专项训练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比赛,专项训练能够把获得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中去,同时在专项训练中进一步提高专项竞技能力。板鞋竞速项目同样具有专项特性,在训练中一般采用30米、60米、100米板鞋竞速跑,有时候还采用200米甚至300米板鞋竞速跑提高速度耐力。
板鞋竞速训练技术训练是个难点,目前该项目技术没有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技术标准,使得该项目技术训练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状态,训练方法多样。目前板鞋竞速技术训练以短跑技术为参考标准,缺乏专项特性,体现不出项目特点,板鞋竞速项目因为有板鞋来限制三个运动员的动作,步长受到限制,步长和步频的配合也和短跑不一样,短跑技术中落地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的比例一般为1∶1.2[5]。板鞋竞速技术中这两者之间的比例为多少合适?短跑中落地方式为前脚掌落地,那么板鞋竞速落地技术也是板的前沿先着地吗?落地支撑点在哪个位置?板鞋在不同的位置运动员的脚掌和板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要弄清楚板鞋竞速项目技术,这些都是板鞋竞速技术要考虑的基本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板鞋竞速方面的参考文献资料也没有找到答案,笔者从事两次州级、一次省级板鞋竞速比赛的训练工作,同时有过200多个学时的板鞋竞速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次板鞋竞速技术试验对比教学,在此冒昧地对板鞋竞速技术几个技术关键点进行剖析,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所作分析只是个人经验之谈,希望能引起体育方面专家和学者对板鞋竞速技术进行探讨和争鸣。板鞋竞速落地方式建议采用板的后沿先落地,前沿保持稍微上扬。板鞋离地时以板的后沿先离地,这个是很多板鞋竞速教练员所忽视的技术关键点,板鞋运动员训练时会习惯性形成板鞋的前沿先离地,所以会导致很多教练员认为离地是以前沿先离地。板鞋落地时脚踝关节保持较大的背屈角度,这样有利于缓冲和蹬地发力。板鞋竞速技术训练突出步频的发展,在适当步幅的前提下,凸显步频是板鞋竞速竞技水平提高的关键。
板鞋竞速训练开始时很多教练员包括大部分的参考资料中认为,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地开展技术教学,一般以先三人无板鞋的同步性练习,然后过渡到板鞋上的走,最后到板鞋上的跑,这种练习方式的安排有个最大的缺点是和专项练习容易相冲突,三人板鞋走练习中脚掌对于板鞋的控制和跑时是不一样的,发力的部位也不一样,这种练习多了会形成动力定型,这种技术定型会形成错误的跑的感觉和节奏。建议板鞋竞速技术训练开始时以难点先行,开始训练就采用完整的跑的技术练习,可以先慢跑然后逐渐加快跑的节奏。
伤病一直是困扰运动员职业生涯的恶魔,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伤病面前运动成绩止步不前或一落千丈,甚至选择及早退役,板鞋竞速项目在训练过程中极易导致运动员受伤,因为它是由三个运动员同穿一双板鞋快速跑进,以最快的速度通过60米或100米,在配合中如果不能够协调用力极易导致摔倒受伤。作为板鞋教练员一定要了解板鞋极易损伤的部位及导致损伤的原因,最大限度内减少伤病的发生。有研究发现导致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板鞋竞速训练中动作协调不一致造成受伤;二、运动性疲劳;三、个人原因导致受伤;四、场地器材原因导致受伤。五、板鞋竞速训练中各位置技术动作不利导致受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部、膝关节、踝关节、大小腿肌肉、髋关节、腰背、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部位[6]。
板鞋脱落是急性损伤的主要致因,板鞋训练过程中板鞋脱落是最常发生的事情,刚开始训练时,三个队员之间配合还不够默契,脱板频率最大,这时候速度不是很快,脱板时容易控制,能够应付过来,受伤的几率相对较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时候掉板的次数减少了,但跑的速度越来越快,有时突然的掉板难以控制,导致受伤的几率反而加大。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运动员之间配合的默契感越来越好,对于出现的突发状况应付的经验增多,这时候因为板鞋的脱落导致受伤的几率变小。板鞋脱落也分多种情况,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跑动中自然的掉板,一般由于运动员之间配合不够统一,用力大小或摆动幅度不一致导致板鞋容易掉板,这种情况运动员能够感觉到板的情况变化,一般能够应付得当。其次,板鞋落地时前摆的板前沿着地导致的支撑点倒地,或当另一板前抬时没有及时离地,在地上形成一个支点的前翻倒地,这种方式导致的脱板,运动员往往难以预料,无法控制,极易受伤而且往往比较严重。再次,两板之间由于第二、第三板队员跑步时把两板带的太近,板的碰撞有时会引起队员摔倒,这种情况也往往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受伤。慢性损伤在板鞋训练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种情况导致:第一、板鞋皮带对运动员脚部的摩擦导致的损伤,一般会使第一板位置和第三板位置队员大拇指内侧和上侧受伤。第二,由于板鞋有一定的重量,运动员跑步时要克服板鞋重量,同时木质板鞋较硬,地面对板鞋的冲击力全部反馈到脚掌上,极易导致运动员脚踝和胫骨的慢性损伤,特别是在训练量度强度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下产生。
板鞋竞速训练前我们能够预知多种伤病风险的存在,这样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预防伤病,尽量减少训练伤病的发生。其实、板鞋竞速队员开始训练时就能意识到这个项目的危险性,往往有思想包袱,此时教练员不能再把自己已知的伤病风险可能告知运动员,而是要多鼓励队员,通过训练来引导运动员,比如针对板鞋前沿先着地所导致受伤的可能,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尽量避免落地时板的前沿先着地。针对板鞋护皮所导致运动员脚部的慢性伤,训练时尽量采用柔软有弹性的皮带做护皮,同时对容易受伤的足部进行防护,可以穿厚点的袜子或佩戴护具。
板鞋竞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技术动作最复杂、默契程度要求最高的项目,三人同穿一双板鞋高速奔跑过程中,三名队员的技术、步幅和步频甚至思想意识都需要保持高度一致和协调,哪怕是千分之一秒的失误,都会出现脱板、摔倒或者无法进行比赛的情况。人们戏称板鞋竞速运动员是“拴在一根线上的蚂蚱”,在高速的奔跑过程中,就必须要求有高度的默契,步幅和步频都需要保持高度一致。力量大的运动员一般在前面,力量差一点在后面,身高最好一致,因为要求步长需要一致。队员之间的协调性、反应的灵活度以及配合的默契程度[7]直接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心理训练一直是竞技比赛、训练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心理属于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一部分,专业运动训练由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来进行心理训练和指导,可见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板鞋竞速训练要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也需要重视心理训练,这个项目的心理训练有其特殊性,因为是三个运动员共同来完成该项目,同时由于每个运动员的心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何来统一,达到心理配合的默契感才是心理训练的重点,其实任何一个多人配合的体育项目,优异成绩的取得一定来自于队员之间团结一致、心有灵犀、相互协作。板鞋训练心理训练应该贯穿整个训练比赛的始末,运动员在训练中需要共同探讨训练的心得体会,探讨每次配合时的优缺点,由于板鞋竞速项目的特殊性,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失误在所难免。任何运动员的失误都有可能引起整个小组的失误,并且这种失误时有发生。此时若相互指责肯定影响训练的正常进行。因此特别需要运动员有合作精神。队友出现失误时要给予关心和鼓励,而不是过多的指责[8]。
训练中不是经过几次配合就确定哪个队员在哪个位置,位置的确定除了考虑技术需求、竞技能力、身高等方面的问题,运动员心理特点是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训练初期一般让队员通过不同的位置感受来理解其他队员的价值贡献,这样能够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状态,第一板位置队员应该具备领导能力,心理素质过硬,能够把三个队员心连接在一起,凝结成一个团队,第二板位置队员一般具有奉献精神,服从团队意愿,第三板队员一般具有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挑战。
以上对于板鞋竞速训练理论的探索大部分来自于训练经验的总结,有些理论可能还不够成熟,也不一定合理。板鞋竞速项目属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单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角度出发,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创新。当前,训练理论方面还有很大的空白区,系统化、科学化训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板鞋竞速项目训练研究参与的人数少,关注度不够,板鞋竞速项目由于是三人同穿一双板鞋,在训练和比赛中高速跑状态下更容易伤出现病情况。所以板鞋竞速训练更应该凸显个性化、专项化,如何在训练成绩不断突破的情况下,让运动员保持身心健康,这才是该体育项目训练的最终目的。
[1] 郑杰政.广西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板鞋竞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8∶219.
[2]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76.
[3] 蔡春华,肖国强,梁文敏.大学生板鞋运动员身体形态及体能特征[J].体育学刊,2007,14(8)∶57.
[4] 田麦久.高水平竞技选手的科学训练与成功参赛[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20.
[5]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564.
[6] 王猛.板鞋竞速训练中极易损伤部位及其原因探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4,6∶172-174.
[7] 唐大桂.三人板鞋竞速运动训练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2,1∶160
[8] 史航晏,柴国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板鞋竞速”运动员选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3:74-75.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of Racing Shoes
WEI Li,etal.
(Kaili college,Kaili 556011,Guizhou,China)
在2007年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上正式开始了板鞋竞速竞技比赛,这极大地促进了各省市对于该项目的重视,开展了板鞋竞速的教学、训练、科研、比赛工作,三个队员在板鞋上高速跑动极易导致运动员受伤,训练的科学化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试图从板鞋竞速制胜因素、技术训练、专项化训练、伤病预防、心理默契配合几方面探讨板鞋竞速的训练要点,以期为板鞋竞速训练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丰富板鞋竞速的训练理论。
板鞋竞速;训练;民族传统体育
2015年凯里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项课题“板鞋竞速技术训练要点研究”(项目编号:ZX1404)。
魏丽(1984-),贵州凯里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