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懿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 成都 610041)
我国现行体制下,允许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体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是我国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和德才兼备、专业兼顾的应用型人才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正处处理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运动训练成绩的最佳期,如何协调学与训的矛盾成为当前体育界和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高校竞技体育定位模糊,没有科学建立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缺失高校优势资源引领作用,这将直接导致我国大量优秀体育人才浪费,阻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为此深入研究阻碍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现行体制下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和探讨,提出对策及建议,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资料法 、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分析法。
2.1 高校竞技体育定位模糊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创建高水平运动队,其定位目标单一,目光短浅,未能放在长远的战略规划之中,仅限于普通高校间省、市级大学生运动会的竞争,把目光和定位放在参加国内大赛、世界大赛的高校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2.2 高校教练员综合业务能力普遍偏低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制定者、引导者,他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在我国,高校教练员一般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兼任,他们虽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训练理论,但缺乏专业训练实践。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体育教师还承担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还有评职称钻科研的压力等,使他们难以专心研究科学的训练理论体系。
2.3 “学训”矛盾冲突
高校运动员不但要完成训练任务,而且还要完成学业。多数高校采用“半训半学”模式,这样虽保证训练时间,但也会耽误学习。“全学余练”则保证不了训练系统,势必影响运动成绩,导致高校运动员运动成绩不能与专业队比拟,同时文化成绩也赶不上普通学生,“学训”矛盾已是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2.4 缺乏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方案
高校是培养我国各领域人才的摇篮,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毕业生就业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正确的培养方案对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5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就业问题
普通高校创建运动队的目的通常只是单纯争夺校院荣誉,宣传本校的优势,因此招收生源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运动竞赛成绩而忽略文化素养,导致学生入校后学习跟不上,未能达到毕业学分和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过于单一、片面,最终导致毕业后就业困难。
2.6 缺乏完整的管理体制
高校学生主要以学业为主,如何解决学习和训练的矛盾考验着高校的管理制度。好的管理决定高水平运动队可以生存与发展,如管理不好,将直接影响运动员训练,直接导致竞技能力低下。我国体育强省运动队之所以运动竞技水平高,正是因为管理工作做的好,落到实处,狠抓作风。然而高校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管理体制不完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制约着高校竞技体育的训练工作,从而导致运动成绩难以进一步提升。
2.7 面临其他实际问题
生源质量问题;资金投入不足;科研体系和研究团队无法与省、国家队媲美;场地设施;竞赛体制的不同等。
3.1 必须坚持正确的高校办队理念,以促进竞技体育发展为前提,把培养运动水平高,同时兼顾德、智、体、美、劳的文化素养和高素质综合能力的应用性体育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坚持“学、训”结合掌握专业技能和训练,这是我国高校体育需求和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3.2 聘请高水平教练员,同时提高本校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实行教练员专职化;建立聘请辞退机制;成绩与职称或待遇挂钩,建立高水平的高校专业体育教练团队。
3.3 多种形式妥善处理“学、训”矛盾,如特殊成班、实行累计学分制、学历采用浮动制、将学习和训练纳入考核标准等。
3.4 因地制宜制定培养方案,专设教学计划单元,走体教结合之路,培养除专业体育之外同时也能胜任其他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3.5 引导学生训练之外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体育人才的文化内涵培养和人文素养。
学好扎实的专业技能,为今后毕业或退役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扩大就业途径和就业率。
3.6 严控招生制度、优化建队结构是促进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关键。重视后备人才,建立完善小、中、大一条龙培养体系,协调体工队吸收部分学生,制定照顾高水平运动员的合理分,严控把关生源质量。
3.7 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对学生的文化学习、运动训练、思想道德、业余生活实行科学化管理。建立淘汰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定期技术分析跟踪,综合考评。设立专选科研经费,采购先进器材,加强训练后的学习监控,提高运动员的待遇,进一步完善竞赛体制等。继而为促进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大化的有利条件。
[1]卢耿华;盖文亮;武军;仲金华.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00.
[2]张鹏,刘奕彤.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机制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下旬),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