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7-11-26 07:28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商业会计 2017年20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实训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在我国探索和建立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促进青年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培训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职业教育情境学习所需要的、真实的工作与学习情境,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现代学徒制要求将学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与企业的职业技能学习相整合,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现代学徒制的关键是要突出“双元”育人(学校和企业的双元培养)、“双重”身份(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现代学徒制实行企业和学校交替学习,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教育,在企业师傅的示范指导下,学徒完成工作任务,掌握相应的职业实践技能并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实现知识从职业院校到工作场所的迁移,再回到学校课堂,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职业院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实践知识,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促进了职业认同感的建立与发展。

二、构建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应当改变原有职业院校单一主体、学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334”模式。

(一)管理上“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

实行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高度融合。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搭建工作平台,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政府应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体系,提升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明确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细化各方权责,以法律形式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建立职业教育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财政、税收优惠,鼓励企业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以校企双赢为出发点,构筑企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实践,营造良好的学徒工作环境,支付学徒相应报酬。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学习环境比较适宜全面开展教学和培训。校企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二)时间上“1+1+1”三段推进

1.第一学年基础课程教学以及“校内实训”“企业体验”。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同时开设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邀请合作企业的师傅进课堂、到企业参观学习等方式,以“企业体验”为主,感受企业文化,认识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

2.第二学年专业方向课程以及“项目实训”和企业“轮岗实训”。第三学期按岗位设置出纳实务、初级会计实务、成本计算与管理、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成长规律,以企业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采取“项目实训”的方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第四学期学生到企业“轮岗实训”,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习并熟悉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提升实际操作技能。

3.第三学年专业知识拓展、企业“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开设管理会计、中级会计实务、审计实务、证券投资、ERP沙盘实训等专业拓展课程,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需要。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进一步加强综合职业技能的训练,强化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培养职业人。

(三)实现四个对接

1.学校与企业对接。现代学徒制采用深入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方式,企业参与招生,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校企双主体育人,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2.学生学习与工作岗位对接。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对经济业务的职业判断。学校按照岗位模块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企业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育。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进行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掌握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3.岗位与课程对接。按照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专业课程,课程体系以学生(学徒)的职业实践为主线。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更新课程内容,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中。

4.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对接。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及其操作流程、管理制度与技能要求,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的,以掌握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提升学生会计专业技能,强调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还要重视企业责任感和忠诚度教育。

三、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一)成立财经教育集团,校企协同育人

联合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成立财经教育集团,形成紧密相联的产学合作办学模式,建立融日常教学、实训(实习)、校内外培训于一体的终身教育基地,打造具有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创新教育融为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

职业院校应选择具备条件的企业合作,以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业群的共同要求为目标,基础知识和技能以院校为主负责培养,职业能力以企业为主负责培养,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财会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平台,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财经教育集团内建立理事会,通过平等协商等方式实现联合培养,共享人才培养成果。

引进企业合作建设代理记账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就能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培养学生岗位实际工作能力。

(二)创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招生、学籍管理

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双重身份,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根据企业要求,灵活安排学习方式,打破学校原有的寒暑假和双休日作息制度,实行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

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度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优化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把学生培养成为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岗位技能适应现代企业岗位需求的员工。

1.以岗位任务为导向,确定课程设置。按照会计工作岗位任务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学生(学徒)的职业实践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2.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教学内容。围绕会计岗位群的岗位能力要求,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开发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深化教学改革,确保讲授知识与企业实务同步。

(四)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整合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力量,构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的骨干员工担任指导教师,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师傅指导下学习岗位操作能力。

(五)创新考核与评价机制

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新的适应于学徒制变化的评价方式方法,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结合,实现“课证”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对学徒制教学实施全过程共同管理。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主,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创新教学方式

以企业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岗位仿真,学生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提高职业能力素养。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教学中引入仿真财务软件,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在贴近工作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职业判断,分析、处理能力。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实训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今日菜色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香港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划分及经验启示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