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视域下中日关系的重塑

2017-11-26 03:50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外交共同体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新的国际形势,在总结外交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中国外交理念,集中回答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目标、路径选择、政策导向、战略部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发展。具体来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路径一以贯之选择和平发展,在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命运共同体”“外交义利观”等突破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型创新和平发展的理念;具体的战略部署都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倡导的“一带一路”理念是以互联互通为手段,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共同繁荣为目标,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重塑周边关系是地区稳定的保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要求中国外交在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包容国家之间的差异,加深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这也为中日关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在中日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中,友好是主旋律,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与日本的关系。面对新时期复杂的双边关系,如何改善中日关系,是摆在中日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邓小平曾强调,“我们应该把中日关系放在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第一步放在21世纪,还要发展到22世纪、23世纪,要永远友好下去,这个问题超过了我们之间其他一切问题的重要性。”面对政治互信不足、经济合作停滞、民间友好感情恶化的局面,中日开展公共外交尽管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扰,但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指导下,相信两国决策者能以面向未来的态度、高瞻远瞩的智慧引领两国人民突破困境重塑友好国家关系。

一、以“战略互惠关系”定位新型大国关系

日本是我国重要的近邻,中日交往绵延两千多年,两国之间既有密切的现实利害关系,又有复杂的历史恩怨。日本侵华以来,中日两国彼此成为敌人,两国间的交往也一度中断。二战后,日本政府曾有过反省和道歉的姿态,双方关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逐步正常化。本世纪之初由于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一度降到冰点,经过双方几年的努力,关系有所改善。2008年5月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中日双边关系定位为“战略互惠关系”。随后,虽然日本政坛更迭频繁,上任的首相对华政策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经济贸易不断扩大,双向投资不断增长。2012年却发生改变,日本东京都知事、自民党人石原慎太郎上演的购岛闹剧,导致中日关系矛盾激化。安倍再次上台后,右倾化明显,在国际上渲染“中国威胁论”,恶意干涉中国南海问题,甚至表示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中日关系彻底恶化。此时国际上出现了很多质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声音,认为中日在政治上难以相互支持,在经济上转为竞争,甚至有人认为中日关系将从战略互惠转变为战略对抗。

尽管目前日本右翼势力把持了日本政治的走向,强调日本利益,想要摆脱二战后的和平体制,但是出于对两国人民和世界负责任的态度,中日之间达成谅解的基础依然存在,为改善中日关系,2014年11月,经中日双方共同努力达成了四点原则共识。一是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二是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三是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四是同意利用多种渠道,重启外交、安全和政治对话,积极构建政治互信。“四点原则”为“战略互惠关系”提供了新的建设性内容,是中日为改善双边关系迈出的可喜一步,也为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及精神,是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石,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双方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扩大双边的、区域的乃至世界的共同利益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中日关系的未来指明了道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在中日交往实践中的体现是,应该努力通过全方位对话磋商努力突破彼此业已存在的困局,实现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与协调,确保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项目稳定展开。2016年9月5日,习近平在会见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提出,中日互为重要近邻,两国长期健康稳定的关系,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中日应该及时排除复杂因素的干扰,推动双边关系尽快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上。同时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中方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立场没有变,双方应该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把危机管控到合理范围内,不断积累两国关系发展的民间基础。同时提出要把握《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等重要契机,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向前。安倍也认为基于“战略性互惠关系”构建双边关系,交往过程中要坚持遵守“四个政治文件”,推行中日友好。双方从大局着眼,以构建良好的中日关系为基点,不断拓展和深化各领域的全面对话和交流合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多渠道与日本民众交流,使两国民心相向而行,为两国的民间交往铸牢基础。

二、以“东亚一体化”推动中日关系发展

中国始终致力于建设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环境,但面对“东亚一体化”新的战略态势,特别是面对一些别有用心分子提出的“中国威胁论”,给中国外交的整体目标和公共外交方式的选择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和日本同处于东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因此在“东亚一体化”框架内思考中日关系的未来,是中日两国有识之士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这也为中国外交的整体战略设计和中日关系的发展预留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历,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表明,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及资源分布与分配的不均衡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是由国家实力所决定的。历史显示,当一个新兴国家发展与快速崛起时,必然要遭受遏制与压抑的周期,有时会是一个较长时期,这种遏制与压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既得利益的大国和周边具有密切利益交织的国家。审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中间既有新兴大国与既往大国之间的斗争,也要放在“东亚一体化”框架下考虑与周边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中日两国之间的阶段性矛盾是很难避免的,特别是涉及到东海问题等历史难题,中间所牵涉的遗留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尤其令两国外交人员感到棘手,东海资源争夺中上演的一幕幕争斗,都使两边关系一度趋于紧张。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安倍政府高调介入南海争端,给原本紧张的两国关系雪上加霜。综合多种因素,中日两国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僵持状态,反过来长期僵持又会进一步导致两国之间的不安全感,这在一段时期内将成为常态。要破解这一困境,双方必须重新回到东亚合作的框架之中。东亚合作不仅可以使双方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两国建立持久稳定的关系提供环境保障。中日关系的改善,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正视历史,解决遗留问题,慎重处理敏感事件;抉择战略考量,尊重对方领土等核心国家利益关切;务实取舍利益得失,在竞争中实现更广泛和更长远的合作。

“和则两利”,和处才能共生,和谐就会共赢。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双方自身的利益与发展,也关系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从未来发展角度和世界战略的高度加以处理。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广泛领域。如果社会越来越成熟,地方与民间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交流被中断的状况相应也会越来越少。中日之间的自治体、民间交流也会逐渐迈向这样的阶段,这是东亚一体化趋势之下的必然选择。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日之间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民间交流,是双方关系的根本和推动力。当前两国民众彼此好感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两国民众基于传统和历史的认知,都认为中日关系十分重要。21世纪的东亚各国需要彼此和谐相处,而共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又将为东亚“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在国际经济走向区域化、集团化的当今世界,这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协作的双边关系越发显得重要。中日两国都理应顺着东亚一体化的潮流,不断寻求东亚诸国的利益交汇点,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地区关系贡献力量。民间往来和务实合作意愿强烈,合作共赢理念仍是主流民意,中日两国的官方和民间更需要坚定中日友好理念,多做实事,多释放积极信息;应建立危机管控机制,排除干扰,在中日关系冷淡时期,通过民间交流积极有效引导国内民众理性和客观地看待中日关系所面临的困难,避免危机失控,撕裂中日关系;应大力推进两国民间外交的发展,促进包括文化体育、新闻媒体、青少年、地方等众多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努力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为“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凝聚共识、打牢基础。

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中日关系未来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习近平在双边、多边、全球会谈及会议中上百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出的伟大构想,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不断拉近这一鲜明时代特点。毫无疑问,这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当然也对于构建全新的中日公共外交关系具有提纲擎领的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世界格局、时代主题和发展趋势提出的创新性战略思考。这一思想产生于日趋巨变的国际关系,总结中国历史,用中华文明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提出了对于当前国际关系深刻理解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制度选择和道路创新,包蕴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和传统智慧,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模式”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几千年来,中华文明饱经沧桑,却始终保持着“和”“合”的天下情怀。古代中国的天下思想始终是以“恩泽四海”为基础,认为虽然普天之下存在各种不同的文明,但“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并不会以自身强大的实力侵占别国领土,而是通过德行使周边国家耳濡目染、共享太平、以和为贵。即使存在争执,也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文化交流融合,达到和解的目的。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述为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就在于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超越种族、肤色、文化、宗教、制度和意识形态等的隔阂、纷争和冲突,承认和尊重多元文明和多彩文化。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西方世界仍然从传统的“零和博弈”角度解读中国的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以消除西方国家误解,“恩泽四海”就是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全世界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让自身的发展红利惠及别国、惠及世界的新理念,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具体实施方面,“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惠及众多国家的项目已经有序展开。近年来,两国关系中新老问题交织,矛盾摩擦增加。在全球和区域治理中,中日双方共同利益持续扩大,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于,中华文明精神将与时代潮流和多样化的国情相结合,命运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也是荣辱与共的国际大家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达和展现了中国追求和平、和合、和谐,共商、共享、共赢的愿望,对中日关系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双方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审视对方,本着为两国人民谋求福利的出发点,重点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增强地缘意识和文化一脉的意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释放善意,扩大共识,妥善处理问题,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构建“命运共同体”。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国产经》2015年第4期。

[3]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前进》2012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外交共同体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