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文化建设的五点启示

2017-11-26 03:50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新四军文化工作

作为一支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号召下组织起来的人民军队,新四军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从事军事斗争,它也同时肩负着发动人民群众、建设抗日根据地的重任。十八大报告说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因而,考察新四军文化建设工作带给我们的启发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一、高度重视文化工作

新四军作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自它成立之初,就把文化工作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军队,它承继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北伐时期的大革命精神、红军创立根据地的精神,同时,它也开启了抗日救亡的精神。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新四军可谓是这种文化建军的表率之一。

军队成立初期,叶挺、项英就非常重视文化工作,他们说服很多先进人士来办教导队、随营学校,由此吸引青年学生入学,又成立战地服务团,办《抗敌报》《抗敌》杂志。1941年初,新四军军部重建后不久,就创办了鲁艺华中分院,并召开了苏北文化工作者协会代表大会,成立苏北文协。受此影响,军部、师、旅、团各级也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叶飞1939年率领“江抗”老六团从茅山一直打到上海市郊虹桥,在频繁的战斗之余,还创办《江南》杂志和《大众报》。在新四军的历史中,像这样重视文化工作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领导示范、重视知识分子与动员服务群众相结合

首先是领导示范,文化工作重在“教化”“影响”,在实际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领导干部在推动文化工作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叶挺、项英都是文武兼备之人才,他们酷爱学习,声名远扬。刘少奇、陈毅也具有翩翩文采。这其中特别突出的是陈毅同志,他自身就是一位诗人,同时也礼贤下士,热情亲切,与文化界人士常有诗词唱和。

其次,重视知识分子。相比一般民众,知识分子具有更高的文化修养,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因而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主力军和排头兵的角色。叶挺、项英、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在建军过程中,利用新四军地处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江南这一优势,广纳贤才,吸引大量知识分子进入新四军队伍,其中不乏许多名士。陈毅对文化工作者有特殊的关照,他说:“我们军队中的工作者和军队中的生活应该与文化人、文化团体的生活不同。不可能以军队的要求去要求他们。”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新四军这支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如小说家丘东平、戏剧家许晴、美术家许幸之、音乐家贺绿汀、经济学家薛暮桥,等等。

最后,动员服务群众。文化工作不是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独角戏,它同时也是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利器。1944年1月,仅盐阜区的农村剧团就有490多个,团员6730人。三师各团建有战士剧团、演出队,有些连也有戏剧小组。《盐阜大众报》开展工农通讯员运动,发动工农群众从事通讯报道工作。而作为新四军文艺工作堡垒的鲁艺华中分院也十分注重文化的群众性。1941年5月,在其积极支持下,正式成立了苏北戏剧协会,剧协成立后,还进行了京剧、话剧、淮剧等地方剧的大型汇演。

三、文化工作与政治、军事工作紧密结合

文化工作不单纯是精神上的、文艺上的自娱自乐,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精神的重要特点,也是今天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牢记的精神。从新四军的文化工作来看,其具体表现就是:文化工作和政治、军事工作相结合。

新四军在1937年10月宣布成立之后,叶挺、项英、陈毅等同志致力于说服南方红军游击队接受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新组建的战地服务团就通过创作和演出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从事抗日宣传战地动员工作,其中比较著名有《陈毅下山》。此外,歌颂战斗胜利的话剧有《繁昌之战》,还有动员青年参军的歌剧,如《红鼻子》《送郎上前线》等等。这些剧本都是围绕着抗日统一战线,围绕着新四军所进行的战斗生活而创作的。皖南事变后,鲁艺华中戏剧系及时创作并公演了《皖南一家》《王玉凤》《惊弓之鸟》等剧目,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活动,文学系创作的《新翻版》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汉奸卖国贼的丑恶嘴脸。

这些文艺作品将当时的政治军事的根本任务和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践行了“写中心、演中心、唱中心”的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新四军的政治、军事工作,起到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起到了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的作用。

四、注重文化工作的多层次性

首先来看教育工作,教育工作是文化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它为其他各项文化工作(也包括政治军事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新四军的第一个教育机构是1938年1月在南昌建立的教导队。此外,江北指挥部在1939年10月成立江北军政干部学校。部分游击队成立“游击队随营学校”。最为有名的有华中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有4、5、8、9、10分校),此外还有1941年7月创建的“华中党校”。除了这类军事政治性学校之外,新四军还创办了供广大军民学员学习文化基础的中学和大学,如1942年由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和中共江苏省委联合创建的“江淮大学”,1941年创办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华中分校”,等等。

文艺宣传工作是文化工作中的前锋,它们活跃在文化工作中的前沿阵地。1938年1月成立的战地服务团(朱克靖为团长)是新四军的第一个文艺宣传团体。此后,随着军队的发展,在新四军的军、旅、支队各个层级纷纷建立起各级文化宣传团体,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1938年4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创建的“拂晓剧团”,1941年8月在苏北阜宁成立的“鲁迅艺术工作团”,1941年8月成立的“淮南大众剧团”(被群众称为“状元剧团”),等等。办报办杂志也是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新四军在其艰苦的斗争岁月,总共创办了不下几十种报刊杂志,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1938年5月创办的《抗敌报》,1939年11月由江北指挥部创办的《抗敌报》(江北版),1940年苏北指挥部创办的《抗敌报》(苏北版)。这些报刊杂志活跃在文艺工作的第一线,为宣传抗日统一战线,宣传党的理论政策,鼓舞士气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个层次则是出版发行工作,这一层次可以看作是文化工作的物质层面,是文化工作的基础工作。1941年3月,在中共中央华中局驻地盐城创办了大众书店,该店建立后,并在黄桥、东台、海安、季家市等地成立支店,将沪版马列著作、进步书刊运至根据地销售,还通过苏中第三专署拨款,筹建大众书店印刷厂,出版通俗扫盲课本《万字通》和根据地小学课本等。除此之外,新四军还组建了一些有名的出版机构,如江南社、江淮出版社、七七出版社、苏中出版社、苏南出版社等。

五、文化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

1940年初,陈毅曾就新文化运动与大革命运动的关系做了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马列主义者清楚地知道,社会的每一个变革都基于当时社会的新的生产力与旧的社会关系之间发生的矛盾,当这个矛盾采取突变飞跃的形式,便为大革命时代的来临。但这个引起革命的矛盾必然首先反映在先进文化和知识分子头脑中。于是就有了对现状的不满,对传统的怀疑,对现实改革的主张,对将来期望的描述,这样便产生了与旧文化相对抗的新文化运动。马列主义就指出,在一个大革命之前,必有大的文化运动作先导。新文化运动担负着大革命运动的思想启蒙。

在这样一场文化运动中,将文化工作与社会运动结合起来的关键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工作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必须发挥作为先进文化代表的党的先锋堡垒作用。其一,作为党,应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只有走在时代前列才能领导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其二,对文化工作来说,应将文化工作与历史和社会的运动联系在一起,文化工作应有深远的历史视野,而不是停留于一时片刻的自娱自乐。就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的实际问题来说,文化工作应着眼的社会历史运动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工作只有在党的领导之下,与这一历史运动相结合,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陈扬:《加强新四军文化工作的研究和宣传》,《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0月。

[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张量,段晓微:《新四军文化工作概述》,《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0月。

猜你喜欢
新四军文化工作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文化之间的摇摆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