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健文
【摘 要】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对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介入,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它打破时空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实,使小学生在课堂上能感性地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到知识、情感目标的升华,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变枯燥的语文课堂为学习语文的乐园。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是艰苦的劳动,时间长了,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惫、烦躁,因而懈怠下来,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会让人感到精力充沛,乐此不疲,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了两次赛马的全过程,通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们不但了解、掌握了田忌取胜的妙法,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个学生说:“我也想当一次田忌,让我自己设计比赛。”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己设计了比赛,充当了教学的主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师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优化语文课堂,提升师生关系
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语文。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把枯燥的教師讲解用声、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学生自然能理解到位。在此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构造者。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减弱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走下讲台,能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双向参与、沟通、平等协作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设情景,集中注意力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就是说,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也就是感觉,记忆,思维或想象着什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课堂上来。例如:我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中,先放映《开国大典》录像片段,那嘹亮的口号声,那气势宏伟的阅兵仪式,很快收拢了学生课间涣散的心,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将注意投入到新课中。再如教学《向往奥运》这一课时,通过播放奥运健儿拼搏赛场片段,奥运健儿站在领奖台上,当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时候,激动、自豪的不仅仅是在场的奥运健儿,中国观众和华侨,还有观看的学生。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四、优化教学内容,促进能力培养
语文是一门文学艺术,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的教学环境下,很难让学生领悟到文字的魅力,而多媒体的运用,把现代科技引进课堂,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能够快捷、有效地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段落“重锤敲打”,这既能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因为这些词句、段落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得细一点,实一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独到,段落层次安排的匠心别具,分析这些词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获得更多的启迪、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深入细致地领悟、理解课文,进而形成语文能力。
最后,作为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本身是不具备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只有使用它的人赋予了它是什么性质它就是什么性质。因此,多媒体本身不应该为课堂负责,只有老师和学生才能对课堂负责。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总之,任何一种手段和工具都会具有其独特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包括语文教学也同样脱离不了这个时代和这个民族的束缚,所以,在把握语文教学的大方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服务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的确良需要。作为语文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把语文教学达到最终完美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