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玲
【摘 要】小学科学是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探究结果的有效处理和呈现不容小觑,它是培养学生从表象分析得到背后的规律、原理、结论,思维飞跃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如何有效处理和呈现探究结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谈一些认识和实践。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呈现;思维发展;核心素养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的一个过程。核心素养延伸到科学学科,笔者认为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有效地处理和呈现探究结果是促进学生思维从现象到本质飞跃的关键。另一方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建构科学知识往往是从实验探究出发,但探究不能满足于得到的表象,我们更需要的是得到现象背后的规律、原理、结论等。因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如何有效处理和呈现探究结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谈一些认识和实践。
一、问题剖析
许多科学老师把精力放在问题的提出是否新颖、计划的制定是否严密,对探究结果的收集、处理以及结论得出时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表达交流情况却较为忽视。在探究结果的收集和呈现中,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实验记录单总是简单沿用教材或作业本中的表格,对于一些需要改变调整的地方缺少完善。第二,由于实验工具、材料的不精良,或者操作的不規范,会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不准确。第三,在呈现结果时,缺乏整合,形式不够多样,收集不全面的情况下就草草作结论,使得一些小组的错误无法暴露。
二、策略研究
(一)定量类实验呈现方式
1.巧制表格 清晰精确
表格是定量实验中常用于记录整理数据、归纳实验结果的工具,但教材中的探究记录表有时候会欠缺科学性,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调整实验记录表。
以《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为例,教材中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实验记录是有区别的,定滑轮的测试靠两边钩码数的比较,动滑轮的测试则利用了弹簧测力计作提升物体前后的比较。笔者认为两种探究方式均合理,但一节课里方法可以整合,统一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试,更能直观揭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特点。同时,改用弹簧测力计还能揭示定滑轮的另一个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弥补了教材实验的一个缺陷。
2.巧用技术 数据处理
数据的有效处理,是定量实验探究结果呈现的关键,它也能直观地反映学生实验的情况。在《抵抗弯曲》这一课中,学生分别测试纸梁宽度和纸梁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但一个小组的结论仅是个例,是否普遍都揭示了相同结果呢?通过Excel表格统计,让每一小组完成实验后都将数据输入电脑,全班的探究结果一目了然。应用软件功能取平均数,学生很容易能总结归纳出增加宽度能增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若有小组出现偏差较大的数据,也能马上促进其反思,为什么和别组有这么大的不同?是哪里出错了吗?简单而有效的数据处理,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思考和分析。
(二)定性类实验呈现方式
1.巧布表格 理清思路
定性实验的探究也经常会出现表格,而巧妙布局表格内容将会有利于学生在探究时理清思路,明确实验意义。在《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中,起初笔者就修改了教材中提供的记录表,设置第一栏为“形态结构”,第二栏为“散播方式猜想”,但学生总是漫无目的地观察材料的各个部分,忽略了最重要的外形,也无法找出“结构决定功能”的规律。笔者又调整了探究表,改为先是“散播方式猜想”,再是“外形结构依据”,重在猜想地基础上找一找外形依据。虽然只是微调了表格呈现方式,可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逻辑更加清晰,让实验探究变得更加有序和有目的。
2.巧选材料 突显效果
实验材料的典型性一向是探究结果有效呈现的关键。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会让学生经历截然不同的学习过程,影响学生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
材料选取的思路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简化材料。按部就班的呈现教材的实验用品,有时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精选简化。第二,改进材料。教材中呈现的材料并不是完美无缺,不妨可以通过实践,替换和改进实验材料。如《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研究物质在变化这一内容时,教材中提供了易拉罐压扁、水结冰、火柴燃烧、铁钉生锈四个例子,但这样的比较太过空泛,学生的回答容易没有方向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材料的选用和改进,将水、冰、蜡烛作为一条线索前后串联,并简单地用水和蜡烛两种典型的物质梳理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型。
3.巧做微课 明确方法
通过提前拍摄实验操作讲解视频,并融于课堂加以利用,这既能清楚呈现操作详情,又能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电和磁》一课点亮小灯泡后,将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指南针会发生偏转,但偏转微弱,而且不是所有角度都能成功。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只能零碎地归纳出一些操作方法,一些成功小组还会出现演示失败的情况,学生依然不能完全掌握技能。
4.巧设形式 灵活呈现
从教学时间、教学效果、教学多元化等因素考虑,不同的实验也可以考虑不同的形式呈现。在《谁先迎来黎明》一课中,学生手拉手背对桌子围成圈模拟地球,并进行两种自转方式,判别出谁先迎来黎明和地球自转方向有关。但根据教学实践,每一小组各自进行模拟实验现场会比较混乱,不利于理解实验和分析结果。可改为一个小组演示的同时其他同学观察分析,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探究。如“演示小组中哪些同学处在白天,哪些处在晚上?”“现在北京和伦敦还未迎来黎明,都在晚上,谁来试试找两位同学贴上城市标签?”北京、伦敦的同学看到太阳时报出自己的地名,其他同学根据所听到的判断到底是谁先迎来黎明等等,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清楚自己“为什么做实验”、“实验在干什么”。
“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呈现,只有做到巧妙和用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生花,这离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崔鸿,张海珠.新理念科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