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良
摘 要:随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高校教材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材管理是寓教育于服务之中的教育性服务工作,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教材管理员必须不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自我修养,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教材管理人员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及自我修养的必要性,分析了教材管理人员实现提升自我修养的方法和途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教材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教材 管理人员 自我修养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a)-0134-02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实施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关键作用。为了切实保证教学质量,教材管理任务日益加重,教材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教材管理工作不仅是教材发放,还包括教材研究、建设、管理的任务,并且为全体师生提供更新、更全面的教材信息服务。因此,教材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教材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服务。
1 高校教材管理人员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自我修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主要途径,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能力提高和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
高等院校教材管理人员的自我修养,就是教材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通过不断地自我道德教育、自我道德锻炼和自我道德改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服务于教学工作。职业道德修养是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对于任何一个教学工作者来说,职业道德素质和自我修养的提高,一是靠他律,也就是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二是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者缺一不可,后者更为重要。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高校教材管理工作者不仅要熟悉和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同时还要具备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和管理能力,这就对教材管理人员的自我修养和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教材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自我修养,增强服务意识是迫切的、不容忽视的长远战略措施。
2 高校教材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学科门类复杂,知识层次也比较高。高等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材建设、教材研究和教材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它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整个教材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需要教材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探索教材管理工作的规律,总结教材管理工作的经验,不断提高教材管理工作的水平,为教学业务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教材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要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教材管理工作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2)职业道德素质,要忠于职守,规范服务,不计名利。(3)文化业务素质,要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还应掌握计算机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4)管理能力素质,要具备制定教材预订计划、收集教材出版信息、推荐教材、评估教材的能力,还要具备调查、研究、分析教材使用情况、管理与核算经费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符合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需要,才能做一个优秀的教材管理人员。
3 高校教材管理人员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
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教材管理人员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因时因校而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重视教材研究和教材管理工作,注重提高、培养教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予保证和支持。
第二,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加强基层教材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第三,要切实贯彻与教材管理人员有关的政策,切实解决教材管理人员的实际困难,调动教材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第四,作为高校教材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要有坚定的信念能够学习好新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努力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利于工作积极性的增强。
第五,多交流、多沟通,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逐步巩固和发展。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真正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
第六,坚定自身的道德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在更高层次、更高境界中塑造和完善自我,并最终服务于社会。
第七,提高教材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自我修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我们充分重视,有组织、有计划,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莲英.浅议新时期高校教材干部素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8-129.
[2] 苗淑凤.高尚的师德永远是教师无悔的追求——淺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J].新课程:教研版,2008(4):69-70.
[3] 华志娴.教师应注重师德修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J].教书育人,2009(1):18-19.
[4] 唐红波.新时期高校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之我见[J].青年与社会,2014(13):170-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