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霸凌原因及有效的干预措施

2017-11-25 03:39:31杨丽萍
长江丛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霸凌校园小学生

杨丽萍

小学校园霸凌原因及有效的干预措施

杨丽萍

校园霸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园霸凌事件被上传到网络上,关于网络霸凌的新闻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近几年,校园霸凌出现低龄化趋势,不只是在中学校园中有校园霸凌事件,在小学校园中也屡见不鲜。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关注小学校园霸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小学阶段中的校园霸凌。

小学 校园霸凌 措施

一、校园霸凌的概念界定

校园霸凌的霸凌最早是英文单词bully的音译,是对弱小者长期的一种持续性的行为,具有反复性,行为的多样性,对象的固定性的特点。它包括肢体霸凌,言语霸凌,关系霸凌,性霸凌,反击型霸凌,网络霸凌六大类。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提到“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对校园欺凌进行了定义。而校园暴力既包括运用身体的力量,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也包括运用权力,对其造成精神伤害和权益侵害的行为,因此校园霸凌是包括校园欺凌的;校园暴力是一个更大的范畴,包括校园霸凌。[1]

二、小学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是校园霸凌中的主体,他们包括校园霸凌事件中的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观者。

霸凌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霸凌者在生理和性格上占优势,如个子高力气大。第二,霸凌者性格外向,占有欲强,想要控制其他同学,进而实行霸凌行为。第三,霸凌者内心比较自卑,缺少关爱,他们渴望找到一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得到他人的认同,采取的强制他人认同行为,缺乏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容易暴躁发怒。

被霸凌者往往具有不正确的自我概念,在性格上比较软弱和敏感,不敢把被霸凌行为告知父母或老师,进而纵容了霸凌者的持续性霸凌行为;在生理上尽管进行反击也是无效反击,家长或老师不予理睬和控制。小学生在霸凌行为中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据研究表明,小学生在校园霸凌中更多的是被霸凌者的一方。[2]

旁观者包括一般的冷漠无视旁观者和被霸凌者同伴,都会使霸凌者更变本加厉进行霸凌行为以展示其“能力”及“最强者”的姿态,助长霸凌行为。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根据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他在家里遭受过虐待,亲子关系淡漠,缺乏沟通,会增加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儿童更容易表现出霸凌行为。

(三)校方因素

(1)学校害怕承担责任影响学校发展。比如近年山西原平实验小学,孩子被校园霸凌打成骨折,而家长询问反被校领导殴打。学校为了地区的发展和学校的名誉,一味地包庇霸凌者,纵容了霸凌行为的发生。(2)小学学业标准的提高使许多小学一味地追求学业上的成绩,忽视了小学生的校园生活,认为只要没有出现明显的生理上的伤害,都只是小打小闹,学校和老师不应该介入。

(四)社会因素

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在6~12岁,不具有承当刑事责任的能力,因此小学生就算校园霸凌造成犯罪行为,也大多进行的是说教教育,导致霸凌者认为不用负责任,这些法律的不完善纵容了霸凌行为。而社会媒体,也没有对小学生观看的影视进行筛选,大量的暴力视频,对小学生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减少小学校园霸凌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一)学校方面

第一,加强学校的管理措施,比如增加辅导员数量、让老师掌握一些处理校园霸凌的方法等。第二,有意识的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在过程中训练孩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第三,培养孩子具有自我处理矛盾问题的能力。第四,学校开展“反校园霸凌”的活动,讲座,增强小学生“反校园霸凌”的意识。

(二)家庭方面

家长要改变以往地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不能过度粗暴或者保护,让孩子学会独立地处理问题,教会他们在遇到霸凌行要勇于反击及如何判别霸凌行为。关心孩子,及时地与之沟通,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遇到问题能够相信多与大人沟通有利于解决问题。

(三)社会方面

第一,在法律上,完善我们的法律措施。例如美国45州通过《反霸凌条款》,挪威发表了《反欺凌宣言》。第二,从社会保障上,成立一些这方面的社会组织和设置校园霸凌热线,这不但在小学生遭遇到校园霸凌行为之后有帮助作用,在霸凌者进行霸凌行为之前也有警示和威慑作用。第三,在媒体上,学生缺乏事物的正确判断力,需要加强社会媒体和成人的正确引导。如在暴力视频开头可加上“12岁以下儿童需在成人陪同下观看”等字样。

四、结语

本次研究发现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小学阶段的校园霸凌还不够重视,因此小学校园霸凌问题的解决现在还是呈消极状态,唯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合以学校为核心,紧密联系,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减少小学校园霸凌行为的发生,才能给孩子塑造一个美好的童年。

[1]吴竞.小学校园霸凌行为调查及干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印海翔.校园霸凌的行为与特征[J].大众心理学,2011(4(.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霸凌校园小学生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奥秘(2020年4期)2020-05-03 14:00:16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08
我是小学生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