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角下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及路径探析

2017-11-25 09:54杨文博
长江丛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师德媒介辅导员

杨文博

主体间性视角下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及路径探析

杨文博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自身主体性不断增强,教育作为师生间的互动形式已经从强调主客关系的“工具行为”,逐渐的向强调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转变。在承认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调师生的主体间性互动,发挥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认知和认可,才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师生间主体间性互动需要媒介,不同于普通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媒介主要是教育(主要指课堂教学),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互动媒介更加丰富,包括教育(课堂教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甚至还包括体育。教育、德育、体育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媒介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要紧紧把握这三个媒介而开展。

主体间性 辅导员 师德 方法探析

一、新时期师生关系变化

自2009年开始,高校进入“90后”时代,“90后”大学生开始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的主力军。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新时期,网络、信息、科技时刻围绕在他们身边,一个iWatch、一部iPhone、kindle、ipad加上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众多在校大学生的标配。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成长在“一孩”家庭,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使他们从小就享受优质的生活,集众多宠爱于一身,这种宠溺一直延续到大学时期。

网络化、信息化、科技化导致这些大学生在信息渠道来源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信息渠道的丰富一方面增加了这些大学生们对知识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打开了思想的国界,使个体主体的价值观得到了传播。个体主体价值观本身就强调主体意识的觉醒,大学生群体具有语言优势、知识优势,在接受此类文化上具有优先性。

家庭关系也是促成主体意识增强的又一社会原因。“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使得大多数90后大学生为家庭的唯一子女,4:2:1的家庭结构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核心,他们从小就受到来自大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小皇帝”、“小公主”是这些大学生在家庭中的主要“职务”。这种情况导致这些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多的习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主体性意识越来越强。传统教育领域的主体——客体关系已经渐渐的不适应当代“90后”大学生,“主体间性”的教育理解可能更适合他们,尤其是对于辅导员工作来说。

二、关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译作“主体际性”。西方现代哲学家对主体间性的认识也各有所长,海德格尔所谈的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伽达默尔所讲的主体间性是主体的“视域交融”。马丁…布伯所探讨的主体间性是主体通过“对话”所形成的“我—你”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 “共识”。在主体间性视域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了教育主体,两者通过互动交往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理解”和“共识”,而这种“理解”和“共识”一方面包括知识的共享,另一方面则指的是道德的共享和趋同。

三、辅导员师德建设分析

(一)师德的价值属性和评价功能

师德的价值属性是指高校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形成的自身需求和价值认定。也就是说,对价值认定的主体是教师本人。首先,高校绝大部分教师普遍教育程度较高,受教育程度虽然不能说与道德水平成绝对的正比,但是二者在客观事实中的联系性是显而易见的。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着一套高于一般社会规范的自身行为准则,这种准则的形成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教师身份确认的当天起形成的,是身份对行为的建构,这种意识是一种先验性、主观性的价值判断,往往具有一些理想主义成分在其中,容易脱离现实;另一方面,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是互动过程对行为的建构,这种意识往往是较为客观、符合实际的,这往往还伴随着对上一种价值的批判过程。

师德的评价功能是指学生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对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职业修养产生一定的评价。当然,师德的评价功能主体也可以是社会和其他个人,但是,这些对象往往不与教师产生直接的互动,所以这种脱离实践的认识可以说是片面的或是偏颇的,这些评价不能包括在本文的讨论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的道德水平、职业修养通过公共的授课和个人之间的接触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定的认识,而师德评价就是在这些认识中逐步产生的。这种评价往往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是较为客观的、真实的一种评价。评价功能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

通过对价值属性和评价功能的论述,可以发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互为主客体关系的集合,师德也是在一种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关系中得以形成、表现、发挥的。在以师德为对象研究师生关系时,我们很难用一种主客体关系进行准确的概括。所以,在理解师德作用的时候,引入主体间性的视角就可以使对象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合理。

(二)高校辅导员师德建构的特殊性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任课教师不同,有着特殊的职业属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既是干部又是教师、既是人生导师又是知心朋友,这种特殊的职业属性对辅导员师德建设提出了比专任教师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队伍师德水平建构要牢牢抓紧学生这条主线,以与学生的充分互动为前提,以辅导员自身对学生工作的不断反思为基础,以学生对辅导员的理解为目标,达成一种学生在互动中不断理解辅导员、辅导员在互动中不断完善自身道德水准进而更好的影响学生的理想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充分认识影响辅导员师德建设的主体间性要素,不断扩展在“交往行为”领域,在互动中完善辅导员师德建设。

(三)辅导员——学生主体间性交往媒介分析

主体间性理论是研究互动的理论,其中对互动域的阐述主要意在表明互主体之间的互动需要一个媒介,教育过程就是主体间互动的一个媒介。在研究辅导员工作师德建构中,我们发现,辅导员工作不同于其他教师课堂授课这种媒介的唯一性,它还包括课下的、生活的、思想的、价值的全方位教育等,下面将辅导员——学生主体间交往媒介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教育”(课上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运动育人)。

“教育”,指课堂教育。专职辅导员担任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辅导员“人生导师”的角色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育来完成的,所以说,课堂教育是辅导员——学生主体间性交往的重要媒介。在这里,辅导员必须以一种主体间互证逻辑来设置课程内容,学生会不会感兴趣、学生会不会有体会、学生会不会终生受用这些都是辅导员需要在互动中思考的问题。同时,在课堂上,辅导员老师还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相信老师、喜欢老师,甚至崇拜老师,这样,师德建设就顺理成章的实现了。

“德育”,指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主题班团会、特色活动上。辅导员工作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在特定时间点上的特定活动,例如:党的生日、国庆节、一二九、九一八、雷锋纪念日等等。在这些日子里,辅导员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主题班团会、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一方面意在培育和树立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世界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是辅导员教师通过创造性开展活动以展示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舞台。辅导员教师在活动中能够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体会到主题活动的意义所在,那么辅导员师德便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

“体育”,运动的全方位育人功能。体育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是常常被忽视的重要一环,而体育也是最能在辅导员和学生间发挥主体间性交往优势的领域。辅导员老师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专长组织、调动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并带领大学生参加某项竞技体育运动,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关键的育人作用。同时,体育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会增强学生对辅导员老师的认可程度,在体育中树立的师德是根深蒂固的。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6).

[2]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及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

[3]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9).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主体间性视角下的高校师德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G15DB151);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对话: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研究”(课题编号:JG16DB180)。

杨文博(1988-),男,辽宁抚顺人,本科,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师德媒介辅导员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致良知与师德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书,最优雅的媒介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