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座自己的寺庙
陈仓
办不太要紧的事儿的时候,我习惯了在大街小巷随意乱窜,我十分享受这样一种迷路的状态。那天一迷路我竟然发现了一座寺庙。
在上海闹市区发现寺庙并不奇怪,它们一律金碧辉煌、黄墙绿瓦。但我遇到的那座寺庙着实让我十分意外,它与我平时遇到的寺庙有所不同。虽然感觉它应该位于闸北区(如今归并为静安区),仍然在一个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可是偏偏这个院子非常空旷,空旷得有些奢侈和恐慌。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么好这么大一个院子竟然没有像样的围墙,也没有刷成黄色,更没有写上“南无阿弥陀佛”字样,院子四周堆放着许多垃圾,那种烟火缭绕从远处看还以为是一个没有扑灭的火灾现场,或者进入了《聊斋志异》布置的人鬼转换的场景。它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块空地——一块等待发迹而暂时沦落民间的空地,天下所有宝贵的空地都是如此的形状。恰恰在中间放了四排十分巨大的香炉和烛台,香火之兴盛可以说超过了名刹古寺。那些高大上的寺庙类似于高档商场,而这么个半开放式的寺庙相当于超市,甚至就是一个信仰的农贸市场。许多前来烧香磕头的并非专业信徒,有像我一样的迷路者,也有手提菜篮子的居民,还有附近上班谋生的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个院子的环境,眼里只有那座寺庙以及寺庙中慈悲为怀的佛。
从寺庙出来,我给住在附近的一位朋友打了个电话请他出来聊一聊。他欣然答应了,选择的接头地点是离寺庙不远的一家饭馆。高兴地坐在这家饭馆里,分明可以看到那座寺庙的塔顶,于是他向我讲起了这座寺庙的身世。分手之时他告诉我说,如今建什么都不如建寺庙。他的话深深地刺激了我。很久以来,我设想过自己一夜暴富后该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时,建几座寺庙确实是我首先要实施的计划。其中一座是建在我的老家陕西塔尔坪,那地方原来有一座寺庙,后来被拆掉盖成了戏楼,最后被一个暴发户盖成了楼房。如今塔尔坪没有一座寺庙,那里的人们有灾有难了是没有地方祈祷的,只有对着死去的亲人。第二座寺庙就在上海,我多么希望在这座城市有一座自己建成的寺庙,让那些充满欲望和失去寄托的人们有一个可以求得灵魂安妥的地方——哪怕这个地方处于一个荒草连天的空地上。
于是这样的念头在《地下三尺》里不停地出现:你看着它是垃圾,它就是神灵;你看着是神灵,有时候却是垃圾。小说结尾,焦大业回答陈元说:难道在寺庙里才能出家吗?我觉得这块空地本身就是一座寺庙。其实我力图表达的就是,在一个信仰缺失和灵魂动荡的年代,我们不要把所有的罪责全部推到他人头上、推到社会与时代的身上,这明显是非常不善良的,也是没有道德追求的。每一个企图修为向上的善人其实都是一座行走的寺庙,无论他身处何时何地何种苦厄之中。
《地下三尺》开始叫《一块空地》,后来在责编的建议下改了过来,我对这个名字是非常满意的,不仅因为中国有句古话“举头三尺有神明”,还因为这篇小说是我的“扎根系列”第四篇。前三篇是《墓园里的春天》《从前有座庙》《如果没有鬼》,而这一篇无疑是在向深处发展着的,因为我过去提出了一个“回不去”的问题,要想回去就要再造一个故乡,再造故乡的条件之一是有亲人埋在地下三尺的地方。扎根无疑是“回去”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愿我提供的这种向下的途径可以让那些迷茫的漂泊者找到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