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

2017-11-25 02:41:03吴飞瑞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整本书高中语文

吴飞瑞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

吴飞瑞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的修订,核心素养已成为热点话题,也备受关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就是“整本书的阅读”,将会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锻炼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

阅读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通过有效的阅读,学生的语言会得到有效的积累和正确的建构。思维能力会得到长久的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很好的完成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任务。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基础上,而应将目标设置更长远。高中阶段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叶圣陶先生曾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很明确地提出要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充实精神生活,丰富人生境界[1]。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整本书的阅读要先厘清三个问题:

(1)从课程层面来看,课程应该如何选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把学生推荐书目作为起点。通过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取向与阅读视野,共读学生推荐的书目,更容易激发学生共同交流研讨的兴趣,使学生有共同话题。阅读兴趣是阅读的保障,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去拓展。

(2)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应如何阅读的问题。阅读一本书,关键的地方在于要与作者达到情感共鸣。与作者同行,与作者辩论,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书当然也会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3)从教师层面来看,涉及到教师如何教读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深圳特级教师吴泓老师做的相当好,值得我们学习。吴老师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搞“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其中一个好的做法就是要求学生读整本书。从高一到高二,两年时间三个主题二十八个专题,要求达到一百五十万字的阅读量。

吴老师的三个主题分别是:第一组“中国古代作品阅读”9个专题,涉及到《诗经》、《楚辞》、《世说新语》、《红楼梦》、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王安石与苏轼的作品。第二组“中国近现代作品阅读”9个专题,涉及到《中国近代史》、鲁迅的《呐喊》和《彷徨》、穆旦的作品、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张爱玲的作品、钱钟书的《围城》以及现当代诗歌。第三组是“外国作品阅读”10个专题,涉及莎士比亚、雨果、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马尔克斯、卡夫卡、伍尔夫、里尔克、加缪、塞缪尔·贝克特这十位优秀作家的作品。

每一个专题性学习,都是要求学生读整本书。每一个专题下来,学生的阅读量都是在十万字以上,按这个要求做下去,学生读完高二,阅读量都在一百五十万字以上了。并且要求学生每读完一部完整的作品必须要上交一篇读书笔记,少则两三千字,多则五六千字。即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为一举两得。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师生共同指定阅读作品,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价值。师生共同指定阅读的作品,是进行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外在条件。师生在选择指定作品时不仅可选择短篇作品,也可从教材的节选长篇或者教材外的长篇中节选一部分内容作为阅读客体。

(2)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形式上。根据阅读客体的特点安排不同的阅读教学形式。对于阅读者阅读一本书来看,宜分步进行。第一次阅读可先从重点句子开始,先弄清楚这个句子在说什么方可进行第二步。第二步则着眼于作品全文,这本书在写什么?篇章结构又是如何?第三步则是探索作者怎么写的这本书。第四步我们阅读整本书时应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我们从中又悟到了什么?简单的来说,阅读一本书时应当考虑这本书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三个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整本书阅读与普通的篇章阅读有很大的区别。整本书阅读要求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建构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提高阅读速度,最终要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提高阅读鉴赏能力。阅读主体要充分利用书中目录、序跋、注释等信息,学习检索作者、作品背景、相关评价与同类作品比较等资料,引发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读[2]。

(3)阅读整本书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交流与分享。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勤于动笔,勤于思考,学生要学会如何做读书笔记。教师应勤于指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时要联系个人的阅读经验,达到深入理解作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享受读书的愉悦,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体验,阅读一本书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从中体悟到学到一些精神养料,学生要想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就得学会从作品中汲取足够的营养。除了撰写读书笔记外,还需利用时间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终需要学生在讨论时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又或者其他的交流平台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以期达到思想碰撞、共同进步的要求。教师应善于倾听,支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观点和看法,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中提升自己。

整本书的阅读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书籍的选择,阅读方法的安排,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任务的涉及驱动,以及研讨交流等方面无不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与参与。总之,教师与学生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最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共同提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2] 郭静·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育的尝试与探索——以《论语》阅读为例[J].2016年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6

[3] 王孝坤·应重视“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1996

G62

A

1672-5832(2017)10-0127-01

吴飞瑞,男,江西,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整本书高中语文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