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6)
审计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审计知识具有经验特征和隐性知识属性,学习审计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干中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案例教学则是一种捷径。目前,审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案例教学应用较多,也比较成熟;随着政府审计的日益重要以及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政府审计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核心课程,与其他审计专业课程一样,面临“难教、难学、难懂”的困境,为此,亟需探索政府审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始于哈佛大学,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因为商科领域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多,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案例教学在商科教育如战略管理中应用较广。案例教学要求较高,首先,案例教学的班级人数一般不宜超过30人,一般需要分组讨论,每组4—5人。其次,案例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应避免提供答案,一个好的案例教学应该能够引起争辩,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做角色扮演。再次,学生的案例讨论参与程度是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应重点关注有数据、有事实支撑或者有逻辑推理的分析。案例教学可以是展示一个案例或者发展一个案例,前者引导学生如何界定和解决一个问题,后者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实践或者校外实习项目,从中挖掘和撰写案例,提出问题,让别人解决。无论是展示案例还是发展案例,其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讲理论后进行案例讨论,要求学生对理论先有系统性认识,然后通过案例讨论增强学生对实践的认知和对理论的再认识,这种方式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对教师的理论水平要求高,学生的工作量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先进行案例讨论,后归纳理论,学生先采用“乱枪打鸟”的发散思维讨论案例中的各种情境选择,然后归纳知识点和理论假设,这种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工作经验,并主动搜集相关理论和知识点,学生要提前了解案例背景,工作量较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创新能力,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围绕知识点引导学生提炼和归纳理论,其优点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对理论的认识水到渠成,不足之处是理论的归纳可能不够系统。对于审计学这样的应用型学科可以探索 “案例-理论-再案例-再理论”的路径,引导学生从实践走向理论,再从理论走向实践,这样可以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首先,政府审计的对象复杂,对审计人员挑战性非常大,政府审计项目中涉及很多职业判断,可能还涉及到价值观问题。其次,相比CPA审计而言,政府审计的不确定性更大,尤其是审计机关开展的绩效审计业务,其评价标准比较模糊,不同的人做同一个项目,审计结果可能大不相同。再次,政府审计方法更加复杂,不仅包括取证方法,还包括分析方法、评价方法,需要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员来参与完成,案例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同样适用。另外,政府审计行为越来越像是一种专家行为,需要充分运用“头脑风暴”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法在政府审计教学中非常适用。
案例采集中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案例必须来源于实践,有真实的情境,政府审计案例的采集是一项成本高、收益大的工作。政府审计案例采集的最优策略是教师作为主审或者参审人员直接跟踪审计项目,次优策略是根据审计档案提供的素材,结合与主审访谈的结果,再现审计过程。前者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时间限制,后者的主要问题是项目结束后,很多情境已经固化,需要教师设计相关情境。另外,也可以运用二手资料进行案例的开发。
一般情况下,一个大的审计项目就是一个巨型审计案例库,审计专业学生通过阅读审计档案应该能够做到:看到每个审计发现,就应该想到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收集哪些证据材料;或者根据现有证据材料再现审计过程,描述一个故事,提炼审计发现,编写证据记录,同时能够根据相关法规做出审计处理处罚建议,撰写审计工作底稿;或者根据审计档案中的审计调查了解记录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并与实际审计档案中的审计实施方案相比较,分析偏差,提升学生的业务技能。不仅如此,审计项目档案也承载了一个项目的完整的审计流程,从审计计划到审计实施再到审计报告的全过程都可以看到,还可以了解审计档案的装订技巧。因此,审计档案是审计教学案例最原始的素材,应该引起重视。
政府审计案例采集的过程,就是筛选审计项目档案的过程,筛选审计项目档案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自愿性原则,最好由与学校有战略合作的审计机关提供相关审计项目档案并进行适当“脱密”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主审来宣讲提供的审计项目案例;二是优秀项目原则,提供的审计档案尽量是审计机关的优秀审计项目,以提升审计教学案例的前瞻性;三是原汁原味原则,最好能包含整个项目的所有审计档案而不是单个的取证单或审计工作底稿,以便能再现审计的过程和结果。
政府审计教学案例编写的过程就是对审计项目档案信息加工的过程。首先,通过阅读项目审计档案中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等审计文书提炼该项目中可能设计的供学生讨论的“问题链”;其次,对不同审计取证单中审计发现的事实描述结合对主审访谈记录,以故事的形式编辑成案例教学情境,根据情境逻辑,构建完整的“问题链”,且问题的构建应隐含需要得到的知识点和理论假设;最后,对案例材料进行适当的“脱密”处理,一般情况下,应将档案中涉及的单位、地名、人名隐去或化名处理,并征求项目主审和审计机关的同意,明确教学案例的知识产权。
首先,建立案例库需要学校出面与审计机关建立战略合作协议,并由专人负责联络,教师积极参与。其次,案例库建设既要有明确规划,又要建立人员分工、责任落实和奖惩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和成果利用机制。另外,要区分业务类型建立案例库,可以按照审计署最新的五年规划提出的包括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民生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境外审计等八大业务类型建立案例库,也可以跟踪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全国审计机关参与的“一条鞭”项目,或者一些大案要案项目建立审计教学案例库,或者根据每年审计署评选的优秀项目的审计档案编写审计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档案是教学案例编写的核心内容,是案例教学的载体。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档案应该精心设计,要将案例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包括教学案例手册和教学案例使用说明书两部分。
首先是案例手册,该部分除介绍项目背景外,根据案例教学进度提供审计项目选择、审计评价标准、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结论和建议,以及根据案例发生的先后顺序为案例教学设计的若干情境,并确保每个情境节点有多个选择以供学生研讨。除上述内容外,在案例教学手册附录部分提供被审计对象基本情况、审计组成员的基本情况等信息。
其次是案例使用说明书,该部分需要设计人员有一定的智慧,具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知识准备要求、教案设计、案例总结和课时安排,本部分的亮点是教案设计和案例总结,其中,教案设计部分,要根据项目进展将案例资料分阶段发放给学生,每发一次资料,讨论一个问题,出现一个情境节点,提炼一个知识点;案例总结部分包括对知识点的系统梳理、该项目的成功之处、值得进一步完善之处以及经过案例讨论得出的审计实践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等内容。
一般情况下,一个单项审计案例应该能体现为一个或多个知识点,一个综合审计案例可以分阶段体现整个审计流程;不同业务类型的审计案例要体现不同审计业务的审计技巧、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和毕博等教学平台,如利用微信将案例资料实时分阶段发送到学生手机中,有利于掌控案例教学进度,利用毕博平台上传相关教学视频和相关知识点的教学PPT等资料,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分组进行充分讨论,组内形成统一意见,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每一轮发言完毕,各小组还可以进行补充发言,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案例结束后要有总结,既包括知识点的总结,也包括对审计项目的评价,还可以包括本次案例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需要注意的是,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量不要及早揭晓案例相关的谜底。
可以将政府审计案例教学与慕课教学相结合,探索基于审计案例的慕课教学模式。小型审计案例更适合引入慕课模式,这种案例往往有故事、有情节、有冲突,每个小型案例可以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口述案例视频(类似于探索或者揭秘类电视节目),可以将这些口述案例视频用于课上插播或课后学习,如果是课后学习,还可以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
首先,案例讨论中教师应该多启发少评价。审计案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是一次“头脑风暴”的训练,教师一般不参与讨论,作为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应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必要时进行对抗性辩论,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应适当引导和启发,由于很多案例并没有统一的答案,除非案例讨论结束,否则教师尽量不要做出评价性结论。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案例教学的激励考评机制。开展案例教学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冷场;分组讨论中要发挥团结协作能力,避免“搭便车”行为;案例结束后应分组撰写包括组内人员分工、案例反思在内的案例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参与讨论情况和案例分析报告客观评价学生平时成绩;设立案例教学评分标准,结合学生自评、其他小组评分,建立多元化考评体系,避免案例讨论成绩“一刀切”。另外,开展案例教学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综合教学案例和单项教学案例的关系,政府审计课程至少针对八类审计业务设计八个综合审计案例,尽量将一个综合案例的时间控制在一次课程(3学时)内,应针对政府审计的特殊事项如职业道德、审计方案编制、审计风险控制、审计报告撰写等设计单项审计案例,两种案例应该互补,避免交叉。二是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应针对政府审计课程的教学规律,在课程开始后前三周和课程结束前两周对相关理论进行讲解和归纳,课程中间几周可以安排案例教学,在学时安排上,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比例为4∶6左右。
一方面,很多审计师资是从学校到学校,或者从会计等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对审计实践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国家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机关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学校层面应提供教师实践平台,鼓励教师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参与审计实践,采集审计素材,编写政府审计教学案例。
在审计人员案例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应制定综合审计教学案例和单项审计教学案例的编写标准,明确教学案例档案的要素构成。一般认为一个优秀的审计教学案例应该包括案例摘要、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点储备、案例正文(故事)、需要思考的问题等内容,综合型审计教学案例应编写案例手册和案例使用说明书。
创设政府审计 “学习共同体”,跟踪政府审计实践前沿,建立政府审计课程组内案例共享机制;随着Maud教学案例评比工作的推进,审计专业硕士学位委员会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建立审计教学案例共享中心,定期开展审计案例教学研讨,分享政府审计案例采集和教学设计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