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娇 张志军 黄丽平
浅谈江西小三线建设
陈 娇 张志军 黄丽平
“小三线”建设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案例,其影响波及的既有大视角的发达城市与落后地区的工业建设、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和区域间的大型移民群体之间的互动;也有小焦点的小三线企业发展个案及其工人群体的发展演变。就目前学界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来看,三线建设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大三线,关于“小三线”建设的研究成果仍略显单薄;尤其是以江西为例的具体地区相关研究果实至今仍泛善可陈。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江西小三线建设的缘起、发展过程,浅显的分析其对于江西社会经济变迁的影响,以此对江西小三线建设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根据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运用辩证主义唯物史观从个案剖析为立足点、正确评价“小三线”建设的功与过,以便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江西 小三线建设
1964年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的决策下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策略被称为三线建设。三线建设规模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战略的伟大壮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而今据三线建设已有数十年头,它为我国国防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为中西部,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与此同时三线建设者也创造了“三线精神”,三线精神对今天的国家建设依旧具有重要影响。小三线建设是是以地方军工为主的省区市后方基地建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线建设整体规划中江西虽不是大三线建设的重点,但却是小三线建设的重点规划地区。
近年来,小三线建设备受关注,研究成果此起彼伏,小三线文化的遗产保护与精神传承问题也日益获得各方学者的多方关注,江西作为小三线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而可供参考的有效史料相对较少,好在小三线建设距今并不久远,从当代研究现状及其价值看,关于小三线建设的研究迫在眉睫!
1965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同年4月,华东局指示:要集中力量加快三线建设和军品试制进度,尽早拿出产品援越抗美。5月,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紧急部署工业交通部门从12 个厅(局)的省属企事业单位,动员10080名职工调人小三线工作;从11个设计院(所)抽调1000余名专业人员参与小三线工程设计;从15个建筑部门抽调4500人组成专业施工队伍开赴小三线建设工地。同时,责成小三线厂所在地、市、县尽快组织3万民工投人小三线基本建设,协助修路、架桥、建房。
建立以江西为中心的华东区战略后方基地,主要根据军事战略要求和地理条件决定。江西幅员广大,是华东区面积最大的省,回旋余地大。江西地势条件好,赣抚平原、鄱湖平原只占 29%,其余均为大丘陵和大山。从安徽宁国至江西宁冈600多公里,从湖北大冶至江西赣州600多公里,机动性强,纵深大。江西农业潜力大,能提供充足粮食,保障3-5年内因地方军工建设增加的200万人生活需要。江西矿产资源丰富,山林多,河流也多,可常年通航。
经过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华东局计划委员会(简称华东局计委)、福州军区和省工作组多次实地勘査,选定湘赣地区为江西地方军工建设的主要基地,具体位置在幕阜山脉以南、云峰山脉以北、罗霄山脉以东、赣江以西的中心地区。并且江西老苏区作为华东区的中心,在湘鄂赣纵深地区建立东南沿海的战略后方基地,亦称华东区战略后方基地。
小三线建设是包括为地方军工配套服务的冶金、机械、化工、电力、林业、煤炭、交通、通讯、仓库、医疗卫生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以地方军工为主的后方基地建设。地方军工厂属地方军事工业,是省(区、市)领导管理的地方国营企业,是兵器工业的组成部分,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统一部署下,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具体组织,中共中央地方局、大军区和省(区、市)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1966年2月,省委国防工业办公室与省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江西省零字号产品办公室,协同省机械工业厅二局,专门负责小三线厂的工装制造和军品的试制,以确保小三线厂的基本建设、工装制造和产品试制工作同步进行。
1969年6月,9741等6家小三线企业经国家批准,首批投入生产。1970年4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简称省革委会)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在宜春9446厂召开全省小三线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誓师大会。会后,省革委会、省军区国防工业办公室(简称省革委会、省军区国防工办)连续发文,批准25种军工产品技术定型或生产定型。至此,全省小三线由基本建设转入全面正式生产。
1965年3月,在华东局主持召开的华东地区各省(市)三线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由上海市包建包产江西20个技术要求高的地方军工建设项目(军工12项,配套8项),采取上海市对口厂包建形式。1965、1967年,国家计委和国务院国防工办两次下达上海市包建包产计划。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上海市一直没有下达包建项目的正式计划。直至1967年5月,上海市革委会经济计划组才正式下达江西省地方军工包建包产项目和搬迁计划。
1965年5月,为了负责上海包建包产项目的筹建工作,江西成立省基本建设第二指挥部。上海組织25000余名干部、20000人参加江西小三线建设,纷纷携带家属落户江西山区,还组织近 20000余名施工队伍日夜奋斗在工地上进行建设。至1969年,上海将包建包产的19个项目先后移交江西省。
江西小三线建设为江西带来了军事、经济大发展,在此期间,形成了许多促进生产的工厂。据统计江西省地方军工建设约占全国地方军工建设项目的1/7。
值得一提的是,1965年3月,在华东局主持召开的华东地区各省(市)三线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由上海市包建包产江西20个技术要求高的地方军工建设项目(军工12项,配套8项),采取上海市对口厂包建形式,建设成果详见下图表格。
至1967年末,调整后的江西地方军工厂建设项目由23项减为19项(第一批)。其中枪厂3个(974 厂、9446厂、9396厂)、炮厂1个(9327厂)、引信厂3个(9304厂、9334厂、9344厂)、枪弹厂1个(943厂〕、炮弹厂4个(9323厂、9333厂、9343厂、9353厂)、手榴弹厂1个(9342厂)、火炸药厂3个(993厂、9345厂、9355厂)、火工品厂1个(9394厂:)、内河小艇厂1个(9318厂)和理化中心1个(9309单位)。
1967年12月划入9个配套厂:工模具厂(9329厂)、标准件厂(9399厂;)、机修厂(9349厂)、铸锻件厂(9339厂)、专用设备厂(9389厂)、木制件厂(9509厂、9519厂、9529厂)、量具刃具厂(9469厂)。
1968年,新建的5个厂(场)中,江西在新建县筹备建设了一座综合靶厂(9319厂、1972 年,在第二批补充建设项目中,江西还承担万吨梯恩梯厂(9545厂)筹建任务(1949年10月,五机部撤销该项建设)。1973年12.月,在手榴弹地雷厂(9342厂)扩建一条铁壳反坦克地雷生产线。
第二批补充建设项目完成后,至1979年,江西有地方军工企事业单位28个。分别是974厂(江西第二机床厂)、943厂(江西电工厂)、9355厂(江西庆江化工厂)9396厂 (江西连胜机械厂)、993厂(江西机械化工厂)、9394厂(江西钢丝厂)、9389厂(江西专用设备厂)9399厂(江西标准件厂)、9345厂(江西吉安化工厂)、9446厂(宜春第一机械厂)、9334厂(江西光明机械厂)、9343厂(江西先锋机械厂),9309单位(江西东华计量管理所)、9353厂(江 西永胜机械厂),9344厂(江西星火机械厂),9327厂(江西利群机械厂),9342厂(江西惠民机械厂)、9304厂(江西新民机械厂)、9323厂(江西爱民机械厂)、9333厂(江西人民机械厂),9329(江西工具厂)、9339厂(江西锻压厂)、9349厂(江西立新机修厂)、9319厂(江西五七机械厂)、9469厂(江西量具刃具厂),9509厂(江西第一木材加工厂,9519厂(江西第二木材加工厂)、9529厂(江西第三木材加工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变化,小三线不得不面临重大调整。相对来说,江西小三线建设规模较大,综合性较强,但同时,生产成本高、生产协作困难以及管理体制不佳等问题变得更为严重。潜在的问题一旦显露,江西小三线建设的进一步衰变便成为必然。
客观地说,小三线建设对江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小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江西的工业布局,加强了江西的工业基础,促进了江西经济的发展。而且,小三线建设兴办的某些军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江西的骨干企业;特别是在一些原来经济比较落后的老区、山区县,这些企业的建设带动了地方“五小工业”的兴起。对这段历史进行梳理和探讨,可以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启发与借鉴。
同时,江西小三线建设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的国防事业,如上所言,包括上海包建的工厂在内的江西小三线主要承担研制生产高炮、枪械、炮弹、火药等常规武器的任务,综合规模已经超过原设计的基本达到独立武装配团以下军队所需常规武器的生产能力,甚至超出了预计,创造了超计划、超上年、超历史的成绩。特别是1985年11月16日,新式班用机枪枪族又在九三九六厂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正式鉴定定型,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到1990年,江西全省国防工业49个生产企业中,已有五个企业达到国家二级水平的行列,27个企业评为省级先进企业,26个企业达到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二级水平,19个企业分别达到管理省级先进水平。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滔滔不绝,江西小三线建设作为这条长河的小小分支,虽“小”,但对于江西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当代的我们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任何一次历史事件,究其本质,小三线建设有利有弊,我们既不能一味地夸大历史的功勋,也不能一味地回避历史的缺陷。江西小三线建设的各项目既是国家面临严峻形势而做出战略决策的必然,也是江西省打破往日经济落后急需发展的首要选择。
[1]倪同正.三线风云——中国三线建设文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
[2]王春才.三线建设铸丰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3]征程:前进中的江西9304厂[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
[4]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李彩华.三线建设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6]何郝炬等.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7]曾勋.建设后方:全国三线建设掀起新高潮[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
[8]我们的人民厂:江西小三线9333厂实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9]陈东林.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J].中国国家地理,2006(6).
[10](日)吴晓林.毛泽东时代工业化战略――三线建设政治经济学[M].日本:日本御茶水书房,2002.
[11]徐有威.上海小三线口述史选编(一)[J].冷战国际史研究,2011(02).
[12]上海市化工局支援江西小三线建设,上海化学工业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本文系2016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规划的国家级课题《江西小三线口述史料收集与研究》(201611318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娇(1994-),女,重庆奉节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本科生;张志军(1976-),男,江西临川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江西地方史;黄丽平(1994-),女,江西省赣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