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对商务英语专业改革发展的影响

2017-11-24 15:39谌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8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改革

谌莉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调研,对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长江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改革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263-02

一、背景分析

1.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提升,物流全球化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支付环境的改善促进了跨境贸易特别是跨境电商交易的发展。跨境电商贸易按照运营模式可分为跨境B2B和跨境零售(B2C、C2C)。其中,外贸B2B在跨境电商中居于主导地位。最初的中国沿海对外贸易加工企业利用网络优势和平台,结合自身的业务经验,打通线上线下渠道,逐步实现了中国跨境电商的B2B。而网络和物流的发展也为B2C业务创造了条件。2012至2016年间,国家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在国家促进对外贸易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郑州、上海、重庆、杭州、宁波五个城市相继成为我国推行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的试点城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跨境通”、郑州保税物流中心建立的“万国优品”、宁波保税区的电子商务“跨境购”、义乌小商品出口基地的“义乌购”、重庆市的“重庆造·全球销”等平台也相继开通运营,进一步丰富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类型。

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目前,全国本科及高职院校都开办了商务英语专业。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单一的懂英语的外贸人才需求饱和,大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招生也逐年下滑。跨境电商行业的迅速崛起使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尽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但是真正涉及培养跨境电商产业链上岗位的人才比较稀缺,特别缺乏有外语能力和跨境电商平台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跨境电商不仅给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与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脱节。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活动的专业知识,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进出口业务、涉外文秘工作、商务翻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中的很多环节已经实现了电子化,而跨境电商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重点也由传统的磋商、跟单、制单等方面慢慢转移至网上客户开发、跨境网络营销、跨境英文客服等方面。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没有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纳入其中,相关课程的安排也无法满足该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导致与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有一定差距。(2)实训教学缺少实战性。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实训教学主要包括语言技能的实训和外贸业务方面的实训,语言技能方面的实训主要由英语教师利用模拟商务情景完成,外贸业务方面的实训主要通过外贸模拟软件进行,学生可以在模拟软件平台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操作完成完整的国际贸易流程,但由于模拟软件中的各种场景都是人为设计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场景会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教学实训中掌握的技能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不匹配。(3)商务英语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毕业于英语语言专业,很少有商务或者是外贸背景,再加上教师平时的教学科研任务过重,对于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无法深入了解学习,导致教师知识面过窄,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很多高职院校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专业课建设中,忽视了英语教学,也很少为商务英语教师提供企业挂职锻炼或学习进修的机会,导致很多商务英语教师缺乏行业背景。

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改革思路

1.指导思想。长江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根据外贸行业的新发展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需求,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贸易能力、电子商务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改革思路。根据近年来湖北省外贸经济发展现状、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情况和专业调研的结果,商务英语专业需紧紧围绕“面向中小型外贸及电商企业”的专业定位和“外语优先、外贸熟练、跨境商务服务”的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建设。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分析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就业特点,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把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把提高学生电子贸易综合技能作为首要任务,并通过品牌校企合作的建设形式,带动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创新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措施

1.深化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商务英语类和外贸业务类。而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很多的中小外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英语能力和外贸技能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跨境电商平台。因此,在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该包括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至少开设一门融合三类课程知识的综合实训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制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以具体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结构模块化的要求,以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操作能力为主体组织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同时在对学生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考核中,加大对学生实训项目、软件平台操作、仿真任务的考核,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技能,以达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终目的。

2.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商务英语专业需着力建立基于跨境电商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促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校内专业教师深入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并提高自身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应用能力,与企业骨干员工共同承担实践实训教学任务、开发实践实训课程内容、负责学生技能实训的指导。专业定期组织相关专任教师参加跨境电商培训、引进企业骨干员工担任兼职教师和派遣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打造一支拥有较强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高职教育与企业“零距离”无缝接轨。企业应该提供一定的资金辅助和技术支持,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操作最新电商外贸平台的处理流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校内教师可以采用暑期到企业实习的形式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3.加强校内外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一方面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括跨境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全真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竞赛,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技能大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跨境电商外贸实战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进行仿真式教学,了解和掌握必备的跨境电子商务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包含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培养跨境电商技能的相关实训课程,并将行业、企业、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推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和内容的建设,提升跨境电商专业师资水平,培养适合跨境电商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最终解决制约专业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智维.跨境电商提速[J].决策探索,2014,(1).

[2]刘洋.基于跨境电商进行商务英语的课程改革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02):99-101.

[3]周银新,程忠国,李霜.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職业时空,2016,12(2).

[4]陈浩,丁红朝.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78-81.

[5]刘可璇,马国勤.基于CLTL的高职专业英语与跨境电商教学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4,(12):103-105.

[6]孙从众.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英语专业模块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通讯,2015,(30):94-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