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逸华
外滩滨江公共空间的演变与更新
文/潘逸华
城市更新是对城市建成区域的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2015年5月,上海市政府颁布《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提出“增加公共开放空间,促进市民交往”等七项更新建设重点。2016年8月,黄浦区发布《滨江公共空间实施优化规划设计》,将黄浦滨江岸线公共空间分为五个主题:外滩“世界窗口”、十六铺“城市远航”、南外滩“创意水岸”、世博园区“城市博览”、南园“慢生活港湾”。随后,市委市政府要求包括外滩在内的滨江岸线黄浦段(外白渡桥—南园公园),率先于2017年6月与徐汇滨江岸线连通,并于2017年12月建成一部分沿江景观和配套服务设施,2019年底将全面建成亲水岸线,实现还江于民、公益开放的目标。
以“世界窗口”为目标的外滩滨江公共空间,再一次迎来更新与改善的契机。
外滩是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历史上的范围主要在上海县城外东北郊“公共租界+法租界”的滨临黄浦江部分,大致为东临黄浦江,西至河南中路,北依苏州河,南抵新开河路。一百多年间,它从最初的农地滩涂,到大楼建造、道路铺展、码头设置、绿化种植,再到防汛高墙、观景平台、地下通道、向南延伸……外滩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呈现着骤变或渐变的状态。
2010年,《外滩金融集聚带规划》将外滩的开发范围向南延伸至南浦大桥,即南至陆家浜路—外马路,西到河南南路—人民路—中华路—桑园街,外滩与南外滩的合计占地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滨江岸线长约4.8公里。
地理上的外滩原是一片芦苇滩涂,沿黄浦江滩有一条泥泞纤道。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后,来沪外侨用煤屑、炉渣和卵石,将泥泞纤道铺成沿江马路,沿路边盖起一排简易平房,用作仓库、办公室和卧房。1856年,英租界工部局对建筑物退后道路边界(即道路红线)作了严格规定。1860年代出现两层的外廊式楼房,原来的郊野变成带有西方近代城市景观风貌的新市区。1895年至1919年间,外滩建筑翻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升高至5层以上。洋行、银行的办公建筑占了一大半。
1920年至1929年的10年间,外滩建筑再次进行大规模重建,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先后建成,代表了当时世界建筑的最高成就,并组成外滩天际线高点,加上1937年建成的中国银行大厦、1948年建成的交通银行大楼,“万国建筑博览会”最终成型,形成如今的经典外滩形象。
2009年上海半岛酒店在中山东一路30-32号原址建成,外立面与外滩经典风貌基本协调。2010年中山东一路15号(甲)位置造起一幢钢架建筑,补上了沿江一线建筑的天际线缺口,使外滩“街墙”得以完整呈现。
外滩滨江公共空间从1850年代开始辟建,1860年代临江一侧种植了树木。不过,随着外滩建筑兴建、货物贸易发展,滨江码头需求剧增。一些外商极力主张把外滩作为停靠船只的码头进行扩大开发,建造新的沿江大道和浮码头。另一些侨民希望外滩是一个令人舒适的休闲空间,扩建人行通道和绿化空间。1869年底,前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金能亨给时任总董亚当士写了一封4页长信,提出:外滩的规划要以英美租界侨民社会的利益为重,进行全盘考虑。他反对在外滩建设尘土飞扬的港口区,反对把外滩变成货运堆栈,而赞成将外滩作为怡人的散步场所,赞成交易所、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产业来此落户,使外滩成为凝聚力巨大的金融与商业中枢。由于金能亨在侨民中颇有声望,他提出的将外滩辟为绿地景观区的构想,最终影响了工部局的决策。此后,外滩滨江空间的开发建设,基本上按照金能亨的见解来发展。
1876年,工部局对外滩人行道进行更新,同时在道路与堤岸之间的沿江地带填土并铺设草坪。1886年,草坪向公众开放,为防止行人把草坪作为行走通道,工部局将草坪周围用铁链围起,北京路至汉口路之间的外滩滩地扩建为一条宽12英尺的人行道,道旁设置座椅供行人休息。由此,外滩真正成为人们休闲散步和江边观光地带,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地标和象征,为市民游客所流连忘返。
尽管金能亨将外滩的功能定位为散步观景区,吸引金融业集聚,但因外滩建筑的产权一般对应着临江码头,沿岸各式浮码头事实上长期存在着,影响着外滩滨水空间的观瞻。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对百年前的外滩这样描述:“朝陆地一边,鳞次栉比迤逦着旅馆、银行、商行和公共建筑,而靠浦江一边,则是颇不雅观的浮动码头。”
这种情形,百年后依然未有改观。《新民晚报》记者习惠泽1988年10月30日报道说:“除九江路至滇池路,广东路至福州路这两段沿江走道和防汛墙外视野比较开阔,可供眺望浦江景色外,其余更为形形色色的水上亭棚楼台所遮挡。布局零乱,外观灰黑陈旧的水上饭店、酒廊、餐厅、商场、摄影社、售品部与这风景区极不协调。沿江水面还漂浮着这些水上浮动建筑倾倒出来的果皮垃圾和污物。悬挂着廉价衣帽杂货的柜台,从一座座栈桥上直伸至防汛墙上,招徕顾客的吆喝此起彼落。”
外滩浮码头问题,一年后得到解决,并且是一次性彻底解决。
1981年夏,一场台风和特大潮汛使黄浦江水位达到历史最高纪录——高出地面2米,离外滩水泥防汛墙顶只差半米多,惊涛拍岸的汹涌之水伸手可触。翌年召开的上海水利座谈会上,专家提出在黄浦江河口建造开敞式挡潮闸。经过几年研究论证,1986年8月,市政府确定了“吴淞路闸址与闸桥相结合”的方案,在提高防汛能力的同时,解决外滩交通瓶颈问题,缓解外白渡桥的压力。
1988年12月,外滩综合改造方案正式确定:岸线外移,建造管桩支承空厢长廊防汛墙,同时解决泄洪、交通、绿化、商业网点、景点布设的难题。
吴淞路闸桥于1989年3月率先开工,1991年4月建成通车。外滩成为从南浦大桥往四平路直抵江湾五角场的快速通道,成为城市南北交通主干道之一。
厢体式防汛墙于1992年2月开工,外滩岸线向江心外移了6-49米,按千年一遇标准,墙高达6.9米。厢体上部是1820米长的观光平台,设34个外挑式弧型观景台,下部为停车场。中山东一路原6车道拓宽为10车道,并在北京东路、南京东路、福州路与外滩交叉口,各建造了长45米的人行地道。
外滩岸线外移,空厢长廊防汛墙取代了存在百多年的浮码头。外滩自成型以来,滨江岸线首次呈现干净而流畅的优美弧线。
自首次综合改造之后,外滩滨水空间不断地进行着局部更新和调整:1989年,黄浦公园重新规划改建,1993年竣工并对外免费开放。1993年外滩新落成三座雕塑: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上海工运“浦江潮”雕塑、陈毅市长铜像。
1997年11月28日,延安路高架(东段)工程建成通车,自石门一路至外滩,全长3.2公里。外滩下匝道被市民游客称作“亚洲第一弯”。1999年4月10日,国内首条越江行人隧道——外滩观光隧道——全线贯通。
1995年4月,首次改造后的新外滩,被评选为“20世纪90年代上海10大新景观”。
外滩首次综合改造工程,主要考虑城市交通主干道的快速交通问题,留下了公共活动空间局促、游人舒适感较差、历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展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理念指导下得到解决。外滩滨水区为此进行了第二次综合改造。
2007年,上海向全球的设计单位发出邀标书:重新设计外滩交通景观。确定后的改造方案,凸显“以行人游客为本,符合长远发展要求”规划理念。大的新闻看点有三:一是拆除使用了十多年的吴淞路闸桥和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二是新建穿越外滩的地下通道;三是外白渡桥拆卸检修保养。
第二次综合改造工程于2007年8月开工,2010年3月竣工。焕然一新的外滩,北部的吴淞路闸桥和文汇大厦不见了,新建的上海半岛酒店与老的百老汇大厦、黄浦公园、外白渡桥连成一片,绿地、水、铁桥、标志性建筑,组成了外滩北部的重要风景;南部的延安路外滩,高架“第一弯”不见了,代之以高大的树林;象征着复兴外滩金融传统的“外滩牛”在金融广场落地,与人民英雄纪念塔、“浦江潮”雕塑、陈毅铜像一道,共同守望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原本密集拥堵的汽车长龙悄然改走了地下通道,行人终于可以轻松地从地面横穿中山东一路;厢体式防汛墙仍在,但新设的平台、广场和坡道更显开阔完善,游人站上平台,东观浩荡奔流的浦江之水,西赏各具神韵的万国建筑……
在这一次综合改造中,厢体式观景长廊向南延伸至东门路,使外滩滨江公共空间实现了外白渡桥至十六铺的整体连贯。
自2002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心“让黄浦江焕发青春”以来,浦江两岸的滨江空间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开始进行规划保护开发并合理利用。在这个背景下,外滩源项目开始启动,其中,中山东一路33号大院、黄浦公园,实现拆墙破门,还绿于民。
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其中包括一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建设成以“一城一带”为主的布局构架。“一城”即浦东陆家嘴金融城,“一带”即浦西外滩金融集聚带。外滩的概念,自此从新开河以北的外滩,向十六铺、南外滩扩展,一直延伸至南浦大桥。这三个部分组成了“外滩金融集聚带”。
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滨江岸线,长达4.8公里,其中,外滩岸线1.5公里、十六铺岸线1.1公里、南外滩岸线2.2公里。三部分岸线中,十六铺二期工程将在460米岸线上建造水上旅游码头,标志物则是“浦江之睛”。南外滩岸线是开发建设的重点,2010年11月,黄浦区政府与上海市浦江办签署《南外滩滨水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南外滩滨水区的综合开发。以复兴地块商务区为例,这里的滨江地带将形成T形公共活动空间,建起两层大型景观平台,游客可以在景观平台上观赏黄浦江的美景。
2016年8月,《黄浦区滨江公共空间实施优化规划设计》发布。该规划以公益开放、还江于民、确保贯通为准则,实现市委、市政府所提出的“把黄浦江两岸建设成为服务于市民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岸线”的目标。
根据该规划,未来的黄浦滨江岸线,将不再受繁忙车行道和现有亲水平台人声鼎沸的打扰,市民游客可以从北端的苏州河,以步行或骑车等方式,经过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山南路新修建的林荫大道和南外滩新建的多座地标性建筑,最终到达日晖港,也可以乘坐浦江游轮,遍览名胜和两岸风景。
南外滩岸线以万豫码头街(黄浦海事局北侧)和利川码头街为界,从北到南依次为北段960米、董家渡段370米、南段870米。其中董家渡段将与腹地公共绿地结合,设计面向黄浦江的阶梯式景观公园,并构建二层步行连廊系统,连通南北段滨江岸线、滨江公园和腹地。还将改造东门路—复兴东路轮渡站、董家渡轮渡站、陆家浜路轮渡站,保留一层的轮渡功能,利用屋顶平面作为观景平台实现滨江贯通。
按照工程节点要求,到2017年底,南外滩滨水区将建成一个“空间构成立体多样、路径连续贯通、氛围亲切宜人”的滨水环境,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区”。目前,南外滩滨江岸线各项贯通、整治和配套服务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黄浦滨江岸线从外白渡桥至卢浦大桥,全长8.3公里,将通过增加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宽度,完善水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实现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陆上观光车道、水上游览船道“五道”融合,成为一条集观光、休闲、健身等功能的公共生活岸线,为市民和游客营造经典的外滩“慢”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南外滩城市更新的亮点,防汛墙将变身为“城市公共艺术墙”,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邀请中外知名艺术家现场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根据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2.2公里的防汛墙,将分成5段艺术墙,每段50米长,中间采用立体绿化作为过渡。其中,复兴东路—万豫码头街的960米公共艺术墙,将于2017年底完成创作,万豫码头街—陆家浜路的1240米公共艺术墙,将于2018年底完成创作。
(作者单位:上海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