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黎 刘旭峰
如何传承土家婚庆文化之精髓
倪 黎 刘旭峰
土家婚庆文化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摒弃其糟粕,吸收时代积极因素,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如何多渠道拓展其传播途径,在保护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加以开发,让土家婚庆文化中的精髓代代传承下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传承 土家族 婚庆文化 精髓
贵州省是全国设立少数名族乡最多的一个省份,也正源于少数民族个数和人数居多的缘故,在此少数民族聚居地形成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影响,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这些少数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尤其土家族的婚庆习俗最为隆重。土家族婚嫁习俗主要分为婚前礼俗(牵缘线、请媒婆、提亲、认亲、拜年等)、婚礼礼俗(开脸、哭嫁、花圆酒、迎亲、拜堂等)、婚后礼俗(谢亲人、谢媒婆、回门)三个大的方面,且每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礼仪习俗,代代相传,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势必已经给我国的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力,人们在盲目崇尚外来婚庆礼仪同时已经把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优秀的传统婚庆礼俗忘得一干二净,有些传统习俗甚至被改的体无完肤,完全丧失了土家族传统婚礼的韵味与价值,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传承和发展。而众所周知的土家族婚庆习俗在传统婚俗中可谓首屈一指。
传承土家婚庆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土家族婚嫁礼俗中积极合理成分,摒弃其糟粕,其次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风俗中的精华,加以自主创新,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型土家族婚嫁仪式,最后可以在积极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将土家族婚嫁习俗仪式纳入旅游产业链中,在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加以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味的主张全复古式婚礼是不太可能的,假如一味地复古只是人们表达自我意识的倒退,为自我思潮倒退找借口罢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家族人民走出聚居点去外地学习、务工,就这使得土家婚俗与其他各民族婚俗相互撞击,不断同其他民族婚俗进行交流与沟通,为土家族婚嫁礼仪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土家族婚俗在现代社会提供了生存空间。比如说,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族女儿会,保存着古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土家族青年一代追求自由婚姻的的重要节日,进而自发的形成了一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一个为媒、自主择偶。届时,未婚的青年男女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者利用此机会与自己中意的人约会、畅诉衷肠。而现今传统的女儿会被赋予了时代的特色,女儿会不再是单一的相亲盛会,它被移植到各风景区、旅游胜地等,前来参加的人群也不再是单一的未婚青年男女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土家族许多传统的风俗文化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加以改编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通大众传媒让世人共享,比如说,土家族的摆手舞被改编成时下受欢迎的广场舞。
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西方文化在给我国带来巨大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了担忧,人们一味地提倡西式婚庆礼仪渐渐遗忘本民族传统婚俗,以往中式婚礼主张红红火火、大红大紫逐渐变成了当今婚礼上穿白婚纱、礼服,人们在认知上都发生了几个度的变化。好在人们都已有了深刻的觉悟,渐渐认识到丢弃本民族特色文化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代价,积极响应国家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号召的同时已经开始觉悟。因此,我们可以把土家族婚庆礼仪与当今市场的西式婚庆礼仪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婚庆礼仪,这样既可以为婚庆产业带来经济效益,又能给土家族婚庆礼仪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在这种新型的婚嫁习俗中渐渐地把土家族婚庆文化给传承下去,为土家族婚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一书表达笔者对于不阅读的中国人的一种忧虑,不喜阅读或许是中国人当前所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对于人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意识的缺失不也同样令人心寒吗?因此作为民族接班人的我们有义务保护好我们的民族食粮,作为土家族儿女的青年一代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把本民族的精神气概传承下去。
曾经国外专家曾提醒中国人,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离开文化,古老久远的、积淀丰厚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源远流长、传承不断、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华夏文明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正真动力和优势。早些年,中医、针灸技术在世界上比较流行,中国功夫被世人所崇尚,世界上有百多个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有许多国家在学习中文汉字,成为一种潮流;中国文化旅游热经久不息。这就是软实力,就是竞争力。
不管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有多大多深,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好我们的优秀文化,建设好、守望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土家民族文化的根脉不能断在我们这一代,我们不是民族的罪人,在此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以我为主,兼容并蓄,为我所用,扬我文明。
[1]夏华丽.恩施旅游形象策划[J].中南论坛报,2007(2).
[2]邓晗.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J].法制与社会,2009(5).
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
本文系2015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土家族文化婚庆艺术的应用及推广(项目编号:201510665027)。
倪黎(1989-),女,贵州松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微分方程、数学教育;刘旭峰,男,本科,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