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自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男性人物形象分析
钱自珍
对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作品,多数学者注重分析杜十娘的人物形象,但是少有涉及文中男性人物形象分析。本文将从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方面浅析文中男性人物形象及造成悲剧结局的原因。
李甲 孙富 人物形象分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作品中,主要涉及三位男性:男主人公书生李甲、李甲同乡柳遇春、新安盐商之子孙富。整个故事中,刻画这几位男性的笔墨虽不多,但也能从中看出古代男子很多的共性。具体如下: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也许这就是人的天性。现代人是这样,古人更是如此,对一个人的爱恋通常从外表开始。李甲跟孙富都不例外,他们想要得到杜十娘,最直接的原因是其相貌美丽。作品中是这样写十娘外貌的“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1]
书中写“却说李公子,风流年少,未逢美色,自遇了杜十娘,喜出望外,把花柳情怀,一担儿挑在他身上。”纵然父亲反对,但李甲却在这一段始于美貌的爱恋中不能自拔。李甲贪恋美色,孙富又何尝不是。“值十娘梳洗方毕,纤纤玉手揭起舟傍短帘,自泼盂中残水,粉容微露,却被孙富窥见了,果是国色天香。魂摇心荡,迎眸注目。” 孙富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红粉追欢,与李甲的痴迷爱恋不同,他对十娘多是玩弄的心理。[2]魂摇心荡,整个人都飘忽了。正因为有了贪恋美色之心,才有了后来挑唆李甲将十娘留与他的情节发展。
在古代小说中,这样的例子也还有很多,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也是盯着林妹妹看个不停,“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3]后来相互爱慕,也有一见如故的原因。
小说中孙富因贪恋美色而有了想要得到杜十娘的想法,因此心生谋划。他知道李甲为读书人,自然会对诗词歌赋这方面的东西感兴趣。他便倚窗高吟高学士《梅花诗》二句,道:“雪漫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李甲听得邻舟吟诗,舒头出舱,看是何人。原本两个无任何交集的人,就这样有了交谈的理由。紧接着,孙富邀李甲赏雪饮酒,彼此都先说些斯文话,相互客套一下,层层叠进,而后渐渐引入花柳之事。含蓄地询问李甲“昨夜尊舟清歌者,何人也?”之前谈的都是花柳之事,李甲正想要吹嘘自己很在行,孙富这么一问,他便说,那是北京名妓杜十娘。此时的李甲,因自己征服了一个名妓洋洋得意,也让他一步步走入孙富的圈套。
孙富很清楚当时的社会格局,家中父母一定会因为门第观念和社会舆论而强烈反对自己的儿子与妓女结为伴侣,便一路进攻李甲的心理防线,而李甲这个不谙世事,头脑简单的书生很容易就中招了。杜十娘对李甲一往情深,却换来了无情的背叛与抛弃;孙富贪图美色,略施计谋却赢得了李甲的信任,可笑又可悲!
除了李甲、孙富,小说中也提到另一个男人——柳遇春。柳遇春虽在全文中出现的次数很少,但代表了另一类在贪念面前选择理智的人。当李甲借钱想要赎出杜十娘时,他觉得这有可能是老鸨和十娘在使用烟花逐客之计,觉得李甲没有能力在十天之内凑出三百两银子,便趁机赶走他。可见,这个人是相当聪明,且懂得计谋的。
小说中,李甲与十娘相见不久就有“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杜十娘一心想跟着李甲,但是李甲却因惧怕自己的父亲,而不敢勇敢的与这个相恋的妓女在一起,因为他父亲不会同意自己的儿子与妓女结合。由此可见,李甲的出生非富即贵。李甲的父亲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下的家长,又是官宦富室之人,自然相当重视门第观念,而十娘乃一介风尘女子,所以站在李甲父亲的角度来说,是绝对不允许一个妓女进入到自己家族中来的。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孝是道德观念的根本。如果李甲反抗了,就会背上不孝的骂名,为世人所唾骂、耻笑,所以,他不敢。自古以来,对人物忠、孝、节、义等行为的大为赞颂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如毛宗冈的议论:“太史慈为母报德,而终以克报,慈诚孝子也曹,操为父报仇,而竟不克报,以操非孝子故也。”在大力提倡孝道的同时,大量小说中的描写还告诉读者唯有孝道之人才能成大事。有的学者认为“孝”是一种天性,是一种无庸反复提倡也应明白的道理。[4]这样的观点虽没有错,但是,封建家长专制下束缚人性自由的孝道也是可怕的。李甲不敢触碰这个孝道的红线,而选择放弃自己心爱之人,可恨又可怜。
再来看孙富,他本是一个轻薄浪荡之人,在他的内心深处,这些风尘女子就仅是供人把玩的,更无所谓地位与尊严。在礼教面前孙富是一个聪明之人,他深知封建礼教家长制下孝道被人们近乎变态的强调,女子有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男子除了不用从夫,其余的何尝不是一样,孝为先的道德绑架,限制了他们所有的自由,他们的行动往往只是父母的意愿罢了。
[1]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345~346.
[2]纳玉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01):32~34.
[3]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59~60.
[4]林朝霞.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看晚明社会世情与市民心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01):45~49.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钱自珍(1994-),四川西昌人,本科,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