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余 飞
大数据时代,县市报如何实现采编流程再造
□ 文/余 飞
县市报在大数据时代怎样设置采编流程和部门才算合适?怎样加减?再造流程,形成“多能、一体、领先”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县市报 大数据 流程再造
大数据给县市报及其采编业务带来了新的生产资料、新的稀有资源和新兴产业。谁运用好大数据,谁就获得发展的新动能。
(一)大数据要求县市报有新的采编流程和结构相匹配。有什么样的基础,就对应要求有什么样的结构和流程。大数据是报业的新基础,要求县市报采编业务对应有新结构——网状矩阵结构,盖出高楼大厦。采编业务现行的传统金字塔结构和流程,基础不深厚,只适宜建造传统徽派单层民居或草房,不宜建高楼大厦。采编金字塔结构只凭经验即可,不适应也不需要大数据来支撑,反而会阻碍大数据发挥作用。
现有结构和流程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非改不可。从国内49家县市报网上的“自我介绍”来看,[1]县市报采编业务目前大多沿袭原有的制度安排,没有考虑到媒体的替代性和竞争性以及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县域较小,人口较少,县市报采编本应精干高效,却是部门林立,多的八九个,少的五六个,有的采编流程竟有十个环节,管理人员多,一线人员少,总体上人越多越易闹“稿荒”,作品难有高度、深度、广度和鲜度。流程和结构反应慢,效率低,浪费大,成本高,影响到整体发展,到了不改不行的程度。
(二)县市报在信息化时代要发展,需要采编部门牵头运用大数据,促进县市报整体良性循环。采编是县市报的核心业务、核心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内容依然为王的时代,采编运用大数据可以带领县市报内其他部门进入新常态,良性互动。运用大数据,采编业务等于找到新的原油富矿,再按不同工艺(角度和层次)提纯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重油等(题材、观点和方法),进而深加工,析出原先没有或别人极少有的成百上千种化工产品(新闻作品或数字内容),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大数据还能为县市报做好市场调查,提高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阅读黏性。
中国县市报研究会近三年年会反馈的信息表明,全国50家报纸会员很少运用大数据创新报道方式方法,多因现有采编运转流程水土不服。县市报应与时倶进,以采编为流程再造突破口。流程再造通俗地讲就是“打乱重来”, 去中心,去中介,减少人为的阻力或肠梗阻,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化繁为简,回归本真,让技术、能力和设备磨合到最匹配的程度,发挥最大的功效。
(三)受众流失,缺少看家本领。报纸的好评在减少,媒体的新受众群和新市场在形成,可县市报原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或生存能力已过时,新的看家本领未形成,造成读者流失,广告流失,人才流失。调查表明,[2]受众所做的评价就是报纸不会讲故事,不会讲新一代人爱听的故事,叙事方式老套,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不缺少信息,而是缺少针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引导和新发现。年轻一代受众是“拇指一代”,喜爱读图或图文并重,可县市报及其新媒体侧重于文,图形在面积和形式上远少于文,造成供需之间的大缺口。许多新闻作品表达不充分,无法在文化上和价值观上产生强大的认同,从新闻文本建设来看,表达不充分就不能产生独特的影响效果。
大道至简。县市报采编业务流程再造体现逆向思维,先做量的减法再做质的加法,激活报社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数字化发展能力,浴火重生。
(一)作减法,减少环节,取消部门。流程优化,机构精简扁平,形成网状矩阵结构,县市报采编业务达到多能、一体、领先。抽掉所有的中间环节和中层管理岗位,不设部门,打破原有的业务界限,将目前常见的七八个环节一步缩短为两个环节——由编委会直接协调、指挥、联系记者和编辑,全体人员最多保留一半。编委会由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等三至五名成员组成,不设经常性的部门,只设临时性任务模块和临时性报道组长,兵无常帅,帅无常兵,避免本位主义和小圈子。每个模块五人左右,随机搭配,组合时政、经济/科技、社会/法治、文体新闻及新媒体等方面的采编人员。每个模块变成一个战略单位(类似于缩微的报社采编机构),独立完成策划、采访、编辑、视频/音频制作任务,推进横向交流与协作,发挥综合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县市报社采编矩阵结构中,每位记者、编辑、评论员及编委会成员都成为多面手、快枪手和复合型人才或专家型新闻工作者,报社不因某位人才流失而找不到替代者。个人与模块、模块与模块、模块与受众、模块与新媒体之间及时互动反馈,及时调整磨合,迭代进化,找到新的发展范式。矩阵结构将采编的横向联系与管理的纵向关系相结合。人力资源重新组合生质变,原先少量的主角变成配角,原先大量的配角变成主角,产生新动能,报社可优中选优取最优。如时政类针对县委书记的采编模块可以至少准备五套方案,从中比较,逐步完善,明确哪套更合适或何时何事更合适,避免“一(记者)跟(书记、副书记)三四年不变”、凭感觉、无法定量对比考核的缺陷。
(二)作加法,培育数字化发展能力。数字化发展能力就是掌握和创新运用多种媒体数字技术,养成新的表达能力和技巧,能够统计、分析、挖掘、加工再利用大数据(过往的痕迹),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效果。相对于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数字化发展能力要求县市报做到高质量新闻多,深度报道多,分析述评多,释疑解惑多,数据图表多,文本视觉化作品多,力争在题材、体裁、观点、手法上创新,形成新优势。编辑、记者、评论员和编委会成员要掌握数字化采编制作技能和新思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且融会贯通,文字、幻灯片、摄影、摄像、平面图形设计制作、3D动画、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等用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做到一稿多编,一稿多版,一稿多用,适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要求,满足受众差异化和分众化需求。
数字化发展能力打破体裁之间的分野,形成新组合、新鲜感。记者采集到优秀人物素材或重大经济、科技新闻素材(含视频、音频素材)后,形成通讯和照片组合,配发评论,编辑进一步将素材和通讯故事化、数字化和可视化提纯或集成,改写出消息或简讯,然后利用绘图软件和H5技术制作数字化人物漫画、连环画或3D动画、表格、流程示意图并配音,除了供给报纸,还有偿分发给网站、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电视、广播,高效利用。针对不同受众和不同偏好,县市报及其新媒体发送不同的报道组合,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边际效益。
有条件的县市报可为采编业务配备数字化团队。数字化团队专责数字化策划、采集、创作和加工升值已有的数字化资产(资料)以盘活存量,挖掘出独家报道;开发出包含正能量的网络游戏、特色动画、微电影、微电视剧等数字虚拟作品,以扩大增量;拓宽创收门路,增加总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数字化团队也可以从大数据海洋中搜索出别人和县市报没有或很少涉及的题材,取得突破。
(三)动“奶酪”,快刀斩乱麻。县市报采编流程再造“会动一些人的奶酪”,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不易完成。县市报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观念转变,清除“官本位”“管理崇拜”的流毒,痛下决心剜腐肉,淘汰墨守陈规者,大胆启用改革创新者,坚定推进采编流程再造,不因关系、感情、犹豫不决导致半途而废,一张蓝图绘到底,短时间内完成改革,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日报社)
【注释】
[1]中国县市报研究会(www.zgxycm.com)《传媒机构》之《县域新闻网站》介绍,2016年3月10日
[2]郭全中.我国媒体网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新闻战线.2015(3)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