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
It is about to grant Chongqing great responsibility
4月1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营。
对此,新华网有这样一个评价:“2017年4月1日,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因为今天,成为通行上百年的国际贸易规则被改写的第一天。”
天降大任。重庆要改写“上百年的国际贸易规则”?听起来很有些不可思议。
然而,这却是事实。市商务委副主任、自贸区办公室主任李谦在谈到重庆自贸区的最大特点时说,作为地处内陆的重庆自贸区,要依托制度创新,激发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作用,“其关键在于构建陆上贸易规则”。
原来,自从1924年通过了国际海洋贸易规则,全球贸易奉行的是“海洋贸易规则”,开启了一个“得海洋者得天下”的时代。过去,中国和欧洲等的贸易主要通过海运完成,广袤的沿海地区自然成为近水楼台,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而内陆地区因离海远被沦为对外开放的“末梢”。重庆距出海口和边境线均2000多公里,自然也成为了开放“末梢”。
然而,6年前“渝新欧”的诞生,成为中国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也迈上了探索陆上贸易规则的步伐。比如,重庆与沿线国家实现了沿途海关监管互认;针对“渝新欧”沿途低温难题,重庆研发出特殊保温材料;还研发出集装箱卫星定位跟踪系统,解决了货物运输的安全问题;推动铁路合作组织禁止国际铁路运输邮包条文的废除,首次实现中欧班列运邮测试……
由此,“渝新欧”引领着中国内陆地区从开放“末梢”变身开放“前沿”。随着中欧班列大家庭的成员日益壮大,沉睡的古丝绸之路日渐被奔驰的列车唤醒。
然而,受百年“海洋贸易规则”的影响,陆上贸易也饱受“规则之痛”。比如,海运货单具有金融属性,可用于融资押汇,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而铁路货单却无法融资押汇,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很大困扰,也削弱了中欧班列相比海运的优势。此外,重庆依托“渝新欧”探索的铁、空、公、水多式联运,也面临着不同交通方式规则相互割裂的“最后一厘米”难题。由于铁路、公路、水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单、载具等无法互认,关检的规则效率也各不相同,多式联运的制度成本高昂。
重庆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正是要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构建起切实可行的陆上贸易规则。陆上贸易规则的建立,即是以中欧班列为基础,探索中欧陆路贸易的立法体系的建立。如探索建立“硬件无缝衔接,软件规则统一”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多式联运规则中,探索境外投融资的便利化等……由此推动陆上贸易规则的最终形成。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