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涵
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向读者展示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将刘邦集团与项羽集团的出场人物进行了鲜明对比。与张良的智、范增的狠、项羽的狂、刘邦的稳不同,樊哙是豪爽勇猛、愿与主公“与之同命”的勇者形象,但其又具有敏锐的处事反应能力,虽是小人物却勇、谋兼备,形象塑造极为成功;与项庄的勇猛、冒进相比,樊哙虽看起来莽撞,但随机应变能力极为突出。其“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话语更成为千古名句,可见司马迁对樊哙的重视。本文主要就樊哙形象进行分析。
一、忠心护主
沛公刘邦与张良进入项羽军内大帐后遭遇项庄舞剑袭击,得到张良通知后,樊哙反应很大,“臣请入,与之同命”表现出其忠心大义的一面。在此前项羽与刘邦的争霸中,刘邦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虽然明知项羽不安好心,却只能无奈赴宴。樊哙对其一直忠心耿耿,知道刘邦身处险境后,便敢放出愿与主公同生共死的誓言。其中,“哙即带剑拥盾入门”从两个方面对樊哙忠心护主进行了阐述:一是“即”字道出了樊哙动作的迅速,说完了就开始动作,可看出其对刘邦安危的重视程度;二是“带剑拥盾”写出了樊哙必死的决心,带剑是为了在可能与项羽麾下的将士发生冲突时及时应对,而拥盾则是为刘邦的安全考虑,使万一发生兵器交接时可以给刘邦护身,带剑拥盾的行为表明樊哙对兵器冲突和刘邦安危给予了充分考虑,表明其一心想保护主公,显示出樊哙为人忠心不二的性格特点。而在进入军帐后,樊哙又能及时为刘邦军队的行为等进行解释,其间鼓励刘邦逃跑,最终实现了保护主公的终极任务,又使自己全身而退,这更是他忠心护主的长远体现。因为“战死沙场”是将士的最终追求,但“留得青山在”才是长远发展的保证,樊哙的全身而退,更能体现其忠心护主的思想。
二、直率勇猛
作为刘邦集团的勇士之一,樊哙的武力值自然不容小觑。在其勇闯大帐的过程中,面对守帐士兵的阻拦,樊哙仅用盾牌侧撞便使得交戟之卫双双倒地,仅凭一招便突破了守帐关卡,可见樊哙的力气之大及其武艺的勇猛高超。在进入大帐后,樊哙丝毫不顾忌项羽的身份,可以对他“瞋目视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从樊哙面对项羽时的表情描写中,人们可以看出樊哙其人非常勇猛,具有武士所特有的胆识,其头发上冲,眼睛都快瞪出来的凶猛模样也可使人感受到其在得知刘邦危险后对项羽集团的愤怒之情。此后,其与项羽的对答中并未胆怯,在项羽命人送上生猪腿后也没有因为被侮辱而产生愤怒、暴躁等情绪,而是将自身携带的盾牌放到地上,用来盛放生猪腿,用自己携带的剑切着吃。在描写樊哙吃生猪腿时,“啖”字刻画出其吃时的勇武——可以整块整块地吃生肉。在这一过程中,樊哙未被项羽激怒,还秉承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吃饭习惯,宛如在自家营地里吃饭,这也是对项羽试探无声的回击,表示出一种不屑于小打小闹试探的意味。从樊哙闯入营帐,到与项羽的应答,再到面对项羽赐酒、赐肉的过招,樊哙以武士的身份显示出其勇猛直率的一面。
三、果敢智慧
與项羽集团的项庄相比,樊哙更富有智慧。在项庄舞剑时,面对项伯起身舞剑的阻拦,项庄只是一味硬闯,并没有完成范增下达的刺杀任务。而樊哙在面对主公交付的任务时,他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谈话举止不卑不亢却又一针见血,可以促进任务的圆满解决。面对项羽再度饮酒的要求,樊哙可以就刘邦进入咸阳后美女财物皆不沾手的情况,通过封存、还军霸上等待项羽军队的实情进行分析,对其派遣兵将守卫城门的行为从为项羽着想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项羽污蔑贤良的错误行为,不仅迎合了项羽称王称霸的意图,同时也为刘邦军队的种种行为赋予了合理解释,言辞间可以看出其高超的讲话艺术,而非只知横冲直撞、不考虑大局的莽夫举动。在宴会进行中,面对刘邦逃与不逃的犹豫,樊哙更能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言语对刘邦考虑的可能失礼的行为进行合理解释,同时结合当下刘邦所处的危险局势,指出了此时逃跑的必要性,极力鼓励刘邦逃走,这都体现出其做事果敢的一面。
四、粗中有细
除勇猛果敢外,更令人佩服的是樊哙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很多人认为樊哙在得知刘邦处境危险后勇闯大帐的行为是其忠心护主特点的体现,却也认为他忽略了闯入大帐后项羽可能生气发怒,使得刘邦一行人的处境更加危险的后果。但仔细阅读,人们即可发现樊哙并非仅凭冲动做出的该项举动。在张良走出帐篷告诉其大帐内的场景时,人们可以看出张良因为文人身份不能及时保护刘邦安危的无奈,而他走出帐篷的目的也是为了向樊哙求助,樊哙此前就守候在大帐外,因而他做出闯大帐的决定也是张良推动的结果,并非其一味横冲直撞。此外,在进入大帐后,面对项羽,樊哙并没有直接上演“全武行”,在大帐内亮出兵器打斗,而是用一种极其愤怒的姿态面对项羽,表达了自己态度的同时避免了更进一步冲突的爆发。此后,面对项羽的赐酒,樊哙是起身谢过之后才一口饮尽的,可以看出樊哙守礼节的一面,其忠心护主的行为也可以得到解释,而非会引起更大冲突。面对项羽再赐酒的行为,樊哙可以抓住项羽的想法表达出刘邦不能直接对项羽阐述的内容,这也是其“传话筒”以及自身想法合理体现的一种形式。因而,樊哙并不只是一味横冲直撞的莽夫,而是粗中有细、极有城府的将才。
五、结语
司马迁笔下的樊哙展示出了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一面,其忠心护主的行为也得到了世人的赞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樊哙毕竟是农民军起义中的小人物,其自身并不极为聪慧,甚至其大多时候的聪明之言只是刘邦“传话筒”的表达,但他作为刘邦麾下大将,仍值得后人称颂。
(江苏省响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