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 孟伟康 梁晓慧 温博
·护理研究·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王晓华 孟伟康 梁晓慧 温博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肿瘤临终患者60例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营养支持、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整体优质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及常规整体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安宁疗护护理干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家属应激量表(RSS)进行干预前后统计,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RSS及三因子、SAS、SD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男性患者家属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分析得知RSS及三因子与SAS、SDS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6、0.539、0.418、0.249、0.591、0.528、0.325,Plt;0.05)。结论老年肿瘤临终病人家属主要照顾者存在着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有较严重的抑郁焦虑的情况,且女性更为严重;安宁疗护能够降低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水平,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安宁疗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应激水平;负性情绪;降低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多见的,会给人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病死率非常高。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 康复的希望非常小。当患者进入临终期,患者主要照顾者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面对着亲人即将离去的痛苦,同时,还要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繁重的看护工作,精神上和生理上都饱受折磨,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关注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情绪、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应激水平,也是医护人员的责任[1,2]。“安宁疗护”一词始于我国台湾,指为患有不可治愈疾病的患者及家属在临终前提供减轻痛苦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节约医疗成本,体现社会文明进步[3],其目的在于协助患者及家属获得最佳的生活品质[4],是一种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受到医学界的日益重视[5,6]本文将主要研究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应激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改善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情绪,提高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一科住院治疗预期寿命lt;6个月且年龄gt;60岁的肿瘤临终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42例,女18例;年龄62~86岁, 平均 (69.3±1.2)岁;对病情知情程度: 全知情35 例, 部分知情18 例, 不知情7例; 文化程度: 高中及以下39 例,大专及以上21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疾病类型、对病情知情程度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所选患者家属主要照顾者为临终患者的直系亲属为主要照顾者,且照顾者意识清楚,有正常的理解能力。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照顾者中,男11例,女49例; 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3.4±2.1)岁;与患者关系:儿女16例,配偶39例, 其他5例;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36例,大专及以上24例;陪伴患者时间:长期陪伴43例,经常陪伴17例。2组患者家属在性别比、年龄、与患者关系、文化程度及陪伴患者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在接受免疫治疗、营养支持、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整体优质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及常规整体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安宁疗护护理干预。①采用免疫治疗及营养支持等进行治疗,细心、全面照顾患者, 使患者及家属获得最佳生活质量[7,8]。②对患者和照顾者尝试进行死亡教育:帮助患者和主要照顾者接受死亡。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过程并不痛苦,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安排有限的时光,乐观、平静地接受死亡,降低身心痛苦[9]。医护人员应带着责任心、爱心、耐心,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根据患者心理特征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 ,从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通过倾听、观察来了解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对待死亡的态度,同时对主要照顾者采用强化式教育,让家属能早日正确面对死亡,并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死亡教育中来。 ③向主要照顾者灌输安详而逝的理念。众所周知,许多抢救措施对于癌症临终期患者来说毫无意义,例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只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但照顾者因情感上或者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决定放弃抢救。通过举办各种健康讲座、个性化的面对面宣教等形式,向患者及主要照顾者普及自然死的观念。④尽量减轻临终患者身体的痛苦和不适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便秘、失禁等常见临终症状,给予常规的对症处理。⑤对患者家属照顾者进行哀伤辅导:哀伤辅导就是协助人们在合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以增强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10]。 癌症临终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由于即将失去亲人而过度哀痛和悲伤,可能会导致精神上的创伤和心理障碍,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 有时甚至会诱发其他疾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及参与制定护理计划, 同情、 理解及安慰家属, 照护患者同时还要给主要照顾者提供全面照护,倾听他们的述说,鼓励他们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
1.3 调查方法与评价 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 其中家属心理应激采用家属应激量表(RSS)[11]评价, 该量表包括15个问题, 由负性情感、生活被扰乱及心理痛苦 3个因子组成,采用 0~2三级评分,最高为 30分,最低为0分,心理应激水平随分值的升高而升高;总分越高说明应激水平越高。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两量表均包括20项条目,总得分lt;50分表示无焦虑或抑郁,50~59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或抑郁,gt;70分为重度焦虑或抑郁,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越高。
2.1 干预前后2组患者家属 RSS 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感、生活被扰乱、心理痛苦 及 R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gt;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感、生活被扰乱、心理痛苦及 R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患者主要照顾者 RSS评分比较 n=30,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lt;0.05,#Plt;0.01;与对照组比较,△Plt;0.01
2.2 干预前后2组患者主要照顾者 SAS及SDS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患者主要照顾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gt;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主要照顾者SAS及SD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主要照顾者 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2组患者主要照顾者 SAS及SDS评分比较 n=30,分
注: 与干预前比较,*Plt;0.05;与对照组比较,#Plt;0.01
2.3 不同性别RSS及各因子、SAS、SDS的评分比较 不同性别RSS总分、心理痛苦、生活被打扰、负性情感、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之间RSS及各因子、SAS、SDS的分值比较 分
2.4 观察组患者家属RSS和SAS、SDS的相关性分析 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lt;0.01)。主要照顾者的应激水平与其焦虑抑郁呈正性关系。见表4。
表4 观察组患者家属RSS和SAS、SDS的相关性分析比较 n=30
3.1 安宁疗护对降低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 临终患者对于整个家庭来讲就是一个严重的应激源,尤其是对于主要照顾者来讲更是如此,是家属的应激水平提高,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12]。研究表明,临终患者家属存在着较高的心理应激状态和较严重的负性情感,且亲属应激水平与负性情感呈正相关关系[13],住院的老年肿瘤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照顾者的不良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患者本人。
本研究得到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感、 生活被扰乱、心理痛苦及R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lt;0.05); 另外,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家属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提示安宁疗护能显著降低临终患者家属应激水平,减少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RSS及其3个相关因子还是SAS、SDS的评分,干预组的患者家属主要照顾者值都远远低于对照组,而且RSS与SAS、SDS呈正相关,这说明未接受安宁疗护的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应激水平要比接受安宁疗护的患者家属要高,其焦虑抑郁的情绪也要更加严重;安宁疗护对于降低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感明显好转。本试验研究了心理应激水平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可知,女性患者家属往往要比男性的心理应激能力弱,面对同样的情况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的情绪也更加明显。可能是由于女性照顾者承担着沉重的照护任务,还要面临亲人即将离世这一应激源,情绪调试起来可能更慢。女性患者家属应激能力差、承受能力弱,心理相对来说不够强大,医护人员更应密切注意[14-16]。
患者到了临终期,常常存在着严重的身体不适,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情绪不稳定,而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7,18],在这期间不仅要细心照料患者的起居生活,还要关注疏导患者的情绪,承受了各方面的巨大的压力,情绪也较容易变得焦虑抑郁;患者与家属之间情绪相互影响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19]。所以说,医护人员不仅仅要照顾患者的情绪和病情,也应密切观察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和情绪,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一旦出现不良情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与患者和主要照顾者加强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完成各种心愿。帮助患者主要照顾者正确面对应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缓解心身的疲惫,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反应。了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情绪不仅仅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减轻压力,还能降低因为相互之间的情绪影响带来的负面反应,提高患者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精神。
3.2 安宁疗护对肿瘤临终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重要作用 安宁疗护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需求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安宁疗护是一种提供支持和舒适的照顾模式,它更是一种关怀的理念,渗透在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中。在长期与临终患者相处中,照顾者的身体、心理、照顾能力等因素都会对临终患者产生直接影响[20]。
总之,护理人员在对肿瘤临终患者关注的同时,重视对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的调整,降低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水平,通过有效沟通,改善其焦虑抑郁的情绪障碍的程度,让逝者安详、让生者无憾,一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1 朱凌燕,许燕玲.护生实习初期焦虑与应激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护理研究,2013,27:399-401.
2 Kabat AG.Lenticular neovascularization subsequent to traumatic cataract formation.Opton Vis Sci,2011,88:1127-1132.
3 Glass AP,Chen LK,Hwang E,et al.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hospice development in Japan,South Korea,and Taiwan.J Cross Cult Gemnto,2010,25:1-10.
4 罗慧群,诸海燕,王海娟,等.肿瘤专科护士在安宁疗护中的作用.医院管理论坛,2016,10:45-47.
5 余托娅.恶性肿瘤患者208例临终关怀认识调查及对策.临床合理用药,2010,3:44-45.
6 杨斐敏,叶志弘,汤磊雯,等.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护理执行要 求及影响因素.护理与康复,2013,12:636-638.
7 付桂香,张孟喜,李艳群,等.临终关怀降低老年临终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及负性情绪的效果.护理学杂志,2009,21:4-6.
8 李探,赵玲莉,王志琴,等.住院老年患者及家属临终关怀认知现状及需求意愿调查.齐鲁护理杂志,2019,19:64-66.
9 刘凯军,黄瑞峰,王吉荣.实施临终关怀对临终老干部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卫生产业,2013,2:166-167.
10 李秀,杜文东.我国传统心理治疗思想在哀伤辅导中的应用.医学心理学,2014,35:42-43.
11 马秀花.临终关怀降低老年临终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及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3537-3539.
12 曹梅娟,郭小路.我国居家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照顾者的现状及发展思考.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47-1549.
13 付桂香,张孟喜,李艳群,等.临终关怀降低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生活状况与家属心理状态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88-290.
14 周伶俐.急诊患者的家属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66-66.
15 张慧芳,颜春英.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应激水平影响因素分析.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207-210.
16 高强,关敏,吴志刚等.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905-907.
17 肖慧敏,郑建伟,兰秀燕,等.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对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15-419.
18 李香凤,刘薇.微信对改善癌症患者疼痛强度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454-1457.
19 黄磊.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家属心理干预.全科护理,2011,9:1364-1365.
20 朱雅萍,张弛,方均,等.居家老年临终患者生活状况与家属心理应激及负性情绪的效果.护理学杂志,2006,21:4-6.
10.3969/j.issn.1002-7386.2017.22.041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R 473.73
A
1002-7386(2017)22-3506-03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