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玉 兰培敏
·论著·
青风藤方结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陈汉玉 兰培敏
目的探讨青风藤方结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实验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方法选择1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原则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组予以青风藤方结合甲氨蝶呤片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实验指标CRP、ESR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减少,双手握力增加,休息痛评分、HAQ评分降低(Plt;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HAQ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lt;0.05);治疗后,2组实验指标CRP、ESR水平均有下降(Plt;0.05),但2组间比较,统计学处理未见有差异性(Pgt;0.05)。结论青风藤方结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理想,可明显改善症状及体征,调节各实验指标,有助患者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可最为优质方案予以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青风藤方;疗效;实验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具有高致残率,近年发病率也逐渐升高[1]。研究证实滑膜炎是其主要病理性改变,关节滑膜出现异常增生,关节腔内可见绒毛状突入物,可侵蚀软骨下骨、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等组织,破坏关节囊、关节软骨,最终会造成关节功能的丧失,也会诱发关节畸形[2]。目前,临床治疗中,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相关抗炎药、抗风湿类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调查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3],可改善RA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长期应用上述西药治疗,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如股骨头坏死等,因此在RA的治疗,临床开始尝试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青风藤方结合西药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间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82例为观察对象。
1.1.1 诊断标准:依据《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4],关节功能分级:Ⅰ~Ⅲ级。X线分级:Ⅰ~Ⅲ级。
1.1.2 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版)[5]中的标准。
1.1.3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医与西医诊断标准;②无本治疗有关药物使用禁忌;③均签署本次试验知情同意书,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1.4 排除标准:①在入组本研究前使用过其他相关中药制剂或者抗炎药物治疗者;②合并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风湿性疾病者;③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病、血液系统病者;⑤其他关节病或关节畸形;⑥治疗依从性差,合作意识差,不按规定用药者。
1.1.5 采用随机法分组:观察组91例,男32例,女59例;年龄31~71岁,平均(44.21±1.90)岁,病程为3~16年,平均(7.45±1.68)年,主要病变部位:腕关节28例,膝关节24例,手指关节39例,关节功能分级:Ⅰ级36例,Ⅱ级28例,Ⅲ级27例。对照组91例,男31例,女60例,年龄30~70岁,平均(43.01±1.82)岁,病程为3~15年,平均(7.24±1.10)年,主要病变部位:腕关节31例,膝关节21例,手指关节39例,关节功能分级:Ⅰ级35例,Ⅱ级29例,Ⅲ级27例。2组性别比、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患者使用甲氨蝶呤片(生产厂家: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1020644,规格:2.5 mg/片),10 mg/次,每周口服1~2次,疗程:6个月。
1.2.2 观察组西药用法同对照组,在此基础联合应用青藤方治疗,方剂:青风藤、土茯苓、丹参各30 g,白芍、虎杖各15 g,知母、川芎、牛膝、秦艽各10 g,蜈蚣3条、地龙20 g,炙甘草6 g,桂枝9 g,水煎40 min,煎1次取药液500 ml,分两次早晚口服,将剩余药渣结合9 g南洋金花加水煎开至30 min,加1 g冰片,予以局部熏蒸或洗泡,每剂可反复煎煮外用3次,疗程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症状及体征情况,包括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min),双手握力(取受检者坐位,屈肘90°,测定手轻度旋后位,受检者使用最大力量握紧握力计,直至指针指示最大刻度并做好数值记录,休息30 s再握,左右手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VAS评分法评定休息痛,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采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类风湿关节炎健康评估问卷(HAQ)评估健康状况,包括起身、穿衣、进食、洗漱、行走、握物、触物及活动,每一项评分0~3分,分数越高状态越差,观察2组不良反应状况。
1.4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活动完全正常,主要实验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或者全部消失,关节功能基本上恢复,有参加工作与劳动的能力,指标趋于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从生活无法自理转为自理,工作能力有所恢复,实验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指标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1 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91,例(%)
2.2 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休息痛评分、双手握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项目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压痛关节数(个)11.01±1.043.58±0.39*#10.88±0.244.66±0.13*肿胀关节数(个)7.88±0.332.88±1.02*#7.61±0.243.53±0.18*晨僵时间(min)99.53±9.2719.72±7.26*98.31±10.2421.33±0.29*休息痛(分)5.19±0.511.83±0.31*4.88±0.432.05±0.93*双手握力(kPa)6.39±0.5610.53±0.30*6.52±0.0310.34±0.45*
注:与治疗前比较,*Plt;0.05;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2.3 2组治疗前后HAQ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HAQ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2组HAQ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HAQ评分比较 n=91,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lt;0.05;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2.4 2组治疗前后实验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实验室指标CRP、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2组CRP、ESR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组别ESR(mm/h)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CRP(mg/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54.22±9.1718.58±3.104.6030.00123.98±1.788.72±2.135.0120.000对照组53.27±8.2922.09±3.173.8730.00322.79±2.029.49±7.414.3970.002t值0.6362.0280.5791.769P值0.7080.1690.5160.087
2.5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肝功能异常、脱发、皮疹、月经推迟等,观察组中,仅出现4例胃肠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0%,对照组中,脱发1例、月经推迟1例、皮疹2例,胃肠不适1例,肝功能异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17.435,P=0.001)。
在临床,RA属于慢性、对称性以及进行性的关节性病变,且多数RA为多关节病变,会造成关节损伤、畸形、功能丧失,严重可导致患者失去劳动能力,给患者自身及家庭带来较为严重的负担[6,7]。
甲氨蝶呤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用药,主要是通过对甲酰基转移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从而实现抗炎、体液免疫抑制及细胞免疫的功效,但长期使用会影响患者恢复[8,9]。
在中医研究中,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也有细述,其中有“寒毒、热毒、清毒、湿毒及燥毒”等,而毒邪也是因邪气盛蕴所致,也可因气候的闷热、潮湿化而为毒,可导致机体气血亏虚、热毒炽盛,血瘀涩滞,经络阻塞,这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机[10,11]。
在青风藤方中,基础源自桂枝芍药知母汤,专门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热毒炽盛、胶结毒瘀而组成的方剂,方中,使用了丹参、青风藤、虎杖、土茯苓、川芎、牛膝、秦艽、蜈蚣及地龙等,全方有较好的活血通络以及除痹清热的功效,青风藤,性苦、辛、平,可治风湿流注,而桂枝则具有温经通络之效,合用下,能起到明显的除痹止痛,温经通络作用,在方中以其为君药;土茯苓则味甘、淡而性平,具有通利关节以及除湿解毒之用;虎杖味苦且性寒,可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丹参则活血凉血,与白芍结合共用,达到了解毒活血之效,有助于提高君药除痹止痛的作用,同时又可缓解桂枝过于辛温的药性,此四者为臣药,而川芎、牛膝则活血化瘀,蜈蚣与地龙可活血通络,秦艽除湿效果显著,更可舒筋活血,知母有清热凉血之用,六药辅为佐药,炙甘草则能够缓解以上诸药之毒性,可作为使药[12,13]。本方剂在煎煮后,也可将药渣与南洋金花继续水煎,入少量冰片可用于熏蒸,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青风藤方结合西药可提高疗效,改善RA患者症状及体征,尤其是关节压痛及肿胀的缓解,具有较大优势。这是因为,青风藤方中,青风藤的主要成分青藤碱、双青藤碱具有很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因此CRP下降更为明显,而土茯苓具有调节细胞免疫抑制的作用,可利尿镇痛,因此ESR有所降低。上述结论也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14,15]。
综上简述,青风藤方结合西药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可缓解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病况,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方案推广应用。
1 黄成辉,曾颖瑜,陶怡.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71-72.
2 王建明,陶庆文,张英泽,等.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盛证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614-618.
3 何羿婷,赵国青,刘益臻,等.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联合外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77-280.
4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265-271.
5 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
6 马进,陈岷,李获.中药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观察.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92-196.
7 Spahn G,Hofmann GO,Klinger HM.The effects of arthroscopic joint debridement in theknee osteoarthritis:results of a meta-analysis.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3,21:1553-1561.
8 冯兴华. 祛邪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治法.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377-378.
9 Obry A,Lequerré T,Hardouin J,et al.Identification of S100A9 as Biomarker of Responsiveness to the Methotrexate/Etanercept Combin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Using a Proteomic Approach.PLoS One,2014,9:e115800.
10 柳春,梁永林,姚柳伊,等.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用药规律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4:1269-1272.
11 黄艺,金荣疆,王素珍,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康复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757-2758.
12 朱微微,陈丽平,姚憬,等.桂枝芍药知母汤与改善病情药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32-135.
13 于孟学主编.风湿科主治医生1053问.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138-139.
14 王永强.雷公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78-1680.
15 杨太旺,索斌诚.关建国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2,98.
10.3969/j.issn.1002-7386.2017.22.031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慢性病康复中心
兰培敏,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慢性病康复中心;
E-mail:lpmanein@163.com
R 593.22
A
1002-7386(2017)22-3473-03
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