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涵文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浅谈声乐音乐的作品发展与分析
郑涵文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声乐艺术是迄今诞生最早,与人类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同时又最能直接表达人类情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的一类艺术。西方音乐整体上是由两条线索而发展的,在声乐的范畴中也可以这样划分。意大利的歌唱艺术早在13世纪就有了初步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后,声乐艺术完成了由原来理性的宗教艺术到感性的感情艺术的过渡,从17世纪末开始,意大利歌剧更加注重于声乐炫技,使得花腔和装饰音的演唱方法日渐成熟,一直到18世纪时,声乐演唱的技巧趋于顶峰。随后先锋音乐开始出现,这个时期出现了印象派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等乐派。表现主义音乐强调直接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它的主人公主要是那些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小人物”,主要创作手法是由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体系,音乐多为无调性或自由调性的音乐,有勋伯格的学生贝尔格创作的悲剧《沃采克》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宗教音乐;声乐音乐;歌剧
西方音乐整体上来讲是由两条线索而发展的,即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在声乐的范畴中也可以这样来划分。在最初的阶段,宗教音乐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此期间,声乐音乐又是宗教音乐的核心,最早的宗教声乐作品便是格里高利圣咏,最初的格里高利圣咏是单音节音乐,之后乐师们为平衡音乐,于是在圣咏下方加入了一个平行四、五度的曲调,形成了一种既能衬托原有圣咏的旋律又能丰富其音乐表现力的一种复音音乐形式——“奥尔加农”,其后这种音乐形式被广泛应用在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中,并由之前的两个声部逐步增加到三个甚至更多的声部,这种多声部合唱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巩固了西方音乐的基础——复调音乐,此后,西方音乐便按照这个思路一直发展下去,并出现了“经文歌”、“孔杜克图斯”等音乐形式。到了文艺复兴中后期,宗教改革对声乐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逐步建立的和声概念以及创作规则的形成,使得西方音乐进入到了主调音乐的创作模式中。与此同时,“歌剧”诞生了。
古典主义时期,出现了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三位大师,他们的音乐作品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与此同时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喜歌剧”以及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喜歌剧产生于18世纪上半叶,它是在意大利幕间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歌剧中的人物一般是社会的中下阶层,场景也多为观众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歌词口语化,音乐生动,并具有幽默性,意大利的佩格莱茜的作品《女仆作夫人》被认为是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歌剧过分注重声音以及炫技,便显得它与“自然”原则方枘圆凿,这时,对正歌剧改革的思考格鲁克便是众多艺术节家中的一位代表,他受歌剧改革思潮的影响,认为歌剧旋律里过多的装饰音显得华而不实,并且认为音乐应当在戏剧烘托下简洁自然的陈述出来,清晰明了应是歌剧音乐永远遵循的原则。他与诗人卡尔萨比基先后合作创作了《阿尔切斯特》、《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等歌剧,将其对歌剧改革的设想融入其中,而他的歌剧美学观点深刻影响着后世作曲家对歌剧的创作。
浪漫主义运动起源于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崇拜本能和情感,以主观的角度感受事物。浪漫主义的音乐富有抒情行以及细腻的和声,更能直观的表达出人们的情感。19世纪上半叶,欧洲重要的歌剧中心都汇集于巴黎,巴黎的中产阶级们在大革命时期都经历了被压迫到解放,因此“拯救歌剧”成为了他们的最爱,拯救歌剧的故事情节大都是爱人为了救身陷囹圄的英雄甘愿冒一切危险。在这之后还出现了大歌剧、抒情歌剧等,这个时期,一批批杰出的作曲家涌现,并带给世人很多作品,比如德国作曲家梅耶比尔的《非洲女》、《先知》、《恶魔罗勃》等作品;古诺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和《浮士德》;圣桑的《参孙与达里拉》;以及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卡门》,值得一提的是《卡门》这部歌剧,歌剧《卡门》旋律色彩富有表现力,并有着异国情调,音乐在表现人性本质的表现方面相当成功。作曲家在选材方面用现实主义的题材替代当时歌剧中伤感的情节,其出现意味着19世纪末的歌剧将迎来一股新的潮流,是现在最流行的一部法国歌剧。
20世纪初,先锋音乐开始出现,有一些作曲家试图借用语音语调来放弃已有的调式音乐体系的结构。这个时期出现了印象派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等乐派。其中印象派音乐则是影响较深的一种音乐流派,作曲家着重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客观描写,表现人的感观世界的瞬间印象,其中一个代表作曲家就是德彪西。表现主义音乐于20世纪初由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立,并由他的学生贝尔格与韦伯恩继承发扬,勋伯格的声乐作品继承了自穆索尔斯基以来极为小众的创作模式——语言和旋律完全融合在一起。表现主义音乐强调直接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它的主人公主要是那些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小人物”,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创作手法是十二音体系,这种手法由勋伯格创立,音乐多为无调性或自由调性的音乐。
作为声乐起源的意大利在整个声乐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歌唱艺术早在13世纪就有了初步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声乐艺术完成了由原来理性的宗教艺术到感性的感情艺术的过渡,从17世纪末开始,意大利歌剧更加注重于声乐炫技,使得花腔和装饰音的演唱方法日渐成熟,一直到18世纪时,声乐演唱的技巧达到了顶峰。
在学习音乐以及声乐的过程中,笔者已经接触到不少歌剧,也演唱过其中的一些选段,对常见的传统的歌剧还算比较了解,但是表现主义的歌剧是在罗艺峰老师的这门“西方声乐艺术史”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而给我映像最深的就是贝尔格创作的悲剧《沃采克》,课堂上听过这个歌剧的两个片段,起初接触的时候觉得音乐枯燥无味,十分阴森诡异,画面也很压抑,而且几乎没有调性旋律可言,比较反感这部作品,但是在仔细研究过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后,开始慢慢对这部作品感起了兴趣,在多次的聆听作品和深入了解作品后慢慢的感受到了作曲家所捕捉并表达出来的绝望与恐惧感。
20世纪初的德国,社会矛盾非常严重,一方面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而另一方面国内也对劳动人民更为压迫。不少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这种动荡不安感受颇深,但是他们也并不知道该怎样来改变现状,因此这些人陷入了无限的悲观绝望中,他们只相信自己的感受并且认为只有自己的这些感觉和情绪才是真实可靠的,于是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就随之出现,他们把对世界和社会的一系列情绪用主观而又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卢那察尔斯基说:“表现主义是可怕的社会绝望的产物。①”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他经历了奥匈帝国的衰落,他的创作灵感被当时的社会背景所激发,贝格尔十九岁师从于勋伯格并跟随勋伯格学习了六年。1914年的战争爆发时,他与当时其他许多的知识分子一样,认为通过战争能够解决社会危机和矛盾,因此后来他应征入伍并且被调到了维也纳的作战部,这令他十分的兴奋,由于长期的军旅生活,战争让其信念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使得他变成了一个“反军国主义者”。《沃采克》这部歌剧是他在军营中时产生的创作念头,贝格尔对他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沃采克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这部作品完成于1922年,并于1925年12月在柏林国家歌剧院上演,这部歌剧的上演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也使得这使贝尔格一举成名。
《沃采克》是贝尔格根据毕希纳的戏剧《沃依采克》而改编的,是贝尔格的力作,《沃采克》把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卑贱者作为主人公,是一部有强烈社会批判性的作品。贝尔格的歌剧作品《沃采克》以主人公沃采克和玛丽的不幸的爱情故事展开,故事描写了一位军营理发师沃采克为养活情人和孩子,赚着3分钱一天的薪水并经受着一切身体和心灵的折磨的时候,情人玛丽却被军营里的军乐长诱骗失节,因此主人公沃采克在绝望中亲手拿匕首将他的情人杀死,然后自己也选择了投湖自尽。这部歌剧中最令人心痛的一个场景就是最后一场,他们的孩子对父母的死一无所知,还在与其他小孩玩耍,直到同伴呼唤自己说“你妈妈死了”他才犹豫了一下,麻木的从木马上下来跟着其他人去看热闹吗,这样的剧情发展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的死似乎一点都改变不了生活,整个事情变得毫无意义并且没有什么特别,而且也好像预示了新的悲剧又要开始还要继续。该剧主要使用无调性音乐以及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手法,但在作品里面也有部分传统的调性,这些传统调性使用了瓦格纳式的主导动机。这种音乐手法的穿插使得音乐具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歌剧作品《沃采克》反映了底层人士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畸形且非人的生活的痛苦绝望,同时也体现了欧洲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孤立无助。在创作上,作曲家采用了多种结构的自由方法,在作品中加入了一些有不太明显调性的和声,使得他的音乐比起其他使用十二音技法作曲的作品更能让观众接受。作品最后一场的音乐是以一个八分音符律动为基础所作的创意曲,一尘不变的节奏和旋律烘托出一种冷漠的令人心酸的场景,试听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贝尔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表现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但是他又不愿意把自己局限在一种“表现主义作曲家”标签之下,整个歌剧的音乐并不是完全使用了纯表现主义的手法,作曲家同时也在作品中穿插了不少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乃至印象主义手法特征,贝尔格在作品的创作中在情感表现的基础上力求一种理智的对作品的约束控制力,因此他的音乐既有新潮的革新过后的特点与过去传统的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以真挚认真的态度使音乐清晰地表现出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感受到的一切事物。
为了突出剧中情节和人物性格,作者贝尔格采用了节奏朗诵式的演唱方式,这种方式更加注重节奏感以及音调,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让人物更直白的度观众选将他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从而更只管的引起观众的共鸣,这部歌剧的创新价值在于作曲家在无调性音乐与大规模的乐曲之间找到交叉的契合点,歌剧共有三幕十五场构成,在整部歌剧中音乐中反复出现一些传统的音乐片段,仿佛是想要缓解一下整个格局的沉重感,但是歌剧中那些不断重复的节奏又让人回到现实中,体会到沃采克的人生悲剧在当时麻木不仁的社会中根本掀不起波澜,让作品的悲剧性更直观的表现出来。
事实上这部作品应该是要表达作者对底层人民所遭遇的悲惨命运的刻画,以及作者对他们这种生活的同情惋惜,但是,这部作品里也充斥着过多疯狂、绝望等负面的情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表现主义的消极性和病态性。■
注释:
① 勋伯格《五首乐队作品》之一《预感》音乐材料分析。
[1] [美]约瑟夫·克尔曼 著,杨燕迪 译,作为戏剧的歌剧,
[2] 徐国弼,张弦,申文凯等.西洋歌剧名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 余志刚.探索与转变.
[4]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5] 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6] 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