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左娜
何立强:与世界青年遇见“中国学”
文/本刊记者 左娜
2017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者何立强(John Holden)(摄影:倪天勇)
2017年7月5日,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阳光帅气的美国小伙儿艾文的演讲赢得了阵阵笑声和掌声。他用流利的中文分享了自己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生动又幽默地讲述了3个在北大学习生活中的小故事,说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应该用开放包容的心态认识和理解彼此。
艾文是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第一批毕业生,他获得的学位——“中国学”硕士有点特别。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立于2014年5月5日,是一个为国内外优秀人才开设的“中国学”硕士学位的项目,旨在培养沟通中国和世界的人才。首批99名新生来自全球一流高校,其中不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入学后主要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燕京学堂的学生还享有“燕京奖学金”的全额资助,经过学习后获得“中国学”硕士学位。
在毕业典礼上被艾文的演讲逗得开怀大笑的观众中,有一位特殊的美国先生——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前副院长何立强(John Holden)。他的笑容中,除了开心,还有一丝欣慰,因为包括艾文在内的第一批燕京学堂毕业生,都是他当年精挑细选送进北大的。
何立强是国际关系专家,也是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创始人之一,现任中美强基金会CEO。2017年9月,何立强因对中外教育交流合作事业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
在成立燕京学堂之前,何立强就是科班出身的资深“知中派”。
何立强大学学习的就是中文专业,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之后,他又选择到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并于1976年获得中国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
徜徉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洋里,何立强时常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的深邃思想和浪漫情怀所打动:他在道家深奥而幽默的哲思中感悟真理,从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汪洋肆意里体会“嬉皮士”般的洒脱,在“天人合一”的指引下探索大自然的神秘和奇妙……
从斯坦福毕业后,何立强赶上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在中国启幕。“我这个会说中文的美国人,有了参与中国发展的机会。”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何立强一直深耕商业领域,先后在北京、香港及美国等地从事中美间的贸易、咨询、投资等方面的工作,曾一路做到了伟达公关北京办事处总经理、嘉康利中国集团主席、中国美国商会北京理事会主席。
除了在商界的成功以外,何立强还有另一项更为重要的事业:推动中美外交、经济、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从1998年至2005年,何立强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长达七年。该协会是最早关注美中关系的美国非政府组织,被公认为是美中政治、商务和民间交流领域的权威。
任会长期间,何立强曾多次参加中国领导人访美接待工作,曾受到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等领导人的接见。此外他还策划了美中青年领袖论坛,创立了美中学生领袖交换等项目,为中美青年人的友好交流牵线搭桥。
2013年,何立强开始思考下一步的人生规划。他本想在美国东北部“找一个漂亮的小城市,在大学里教教书”,没想到,一位北大老友带来的筹建燕京学堂的消息彻底改变了他的计划。
2014年1月,在老朋友的介绍下,何立强与时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蔡洪滨在纽约会面,蔡院长介绍了燕京学堂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何立强在中美交流方面的经验和人脉刚好能派上大用场。
“太有意思了!我当时就说,只要你们觉得合适,我一定来!”就这样,六十岁出头的何立强再一次回到中国,加入了燕京学堂“创业队”,出任学堂副院长,负责国际招生、大学合作、人员配置等工作。
凭借中美合作交流领域近40年的经验,何立强变身“空中飞人”,美国、法国、加拿大……他几乎动用到所有的人际关系,把燕京学堂带到了许多国外的知名大学,为学堂造声势、挑人才。
2015年5月7日,燕京学堂首批96名新生报到,其中国际及港澳台学生有72人,来自3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5所高校,其中不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
“何立强是个非常沉稳、值得信赖的伙伴。在燕京学堂筹建初期,是他顶着各种非议,顺利完成了首届招生。”燕京学堂院长袁明感慨地说。
如今,在何立强的主导和努力下,燕京学堂的国际合作版图持续扩大。截至2017年,燕京学堂与全球31个国家(地区)的104所知名院校建立了不同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东京大学、多伦多大学、爱丁堡大学等。
燕京学堂坐落于北大静园四号院。这个位于北大校园中心、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集合了最纯粹的北大风物:深灰砖墙、朱红色大门、碧绿的爬山虎,待春深似海时,紫藤花瀑布倾泻而下……
若不是走进门就看到宽敞明亮的现代装潢,以及宣传栏里肤色各异、语言各异的学生们的照片和留言,很难将这里和“国际学院”联系起来。
来自世界各地幸运的燕京学子们,就是在这里,在北大的“中心”遇见中国的。
“燕京学堂采用集中住宿的形式,就像一个学生社区。我们在静园上课,宿舍也在不远处。他们既是燕京学堂的学生,又是北大的学生,充分依靠北大这个大环境一起探讨、分享、学习有关中国的一切,国际上很少有像这样的项目。”
何立强介绍,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为学生提供人文、社科领域一系列和中国问题相关的跨学科课程,共设“哲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等6个方向的选修课程体系。
“从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培养方向来看,我们采用国际化的标准。大部分课程都由北大的著名教授学者进行英文授课。在学术导师、论文导师指导下,学生们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可以选择学习方向、制订学习计划、开展独立研究,甚至可以到地方实地考察研究。”
回想起在美国大学学习的经历,何立强说,那种钻进文献资料埋头研究的西方中文专业只是为了培养能在大学里教书的汉学家,而燕京学堂“中国学”的学生们都要在北大学习,能真实地感受现代中国的方方面面,更直观地了解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
在风景如画的北大学习,有全额奖学金资助,如此诱人的燕京学堂,招生标准是什么?
“我们的定位是培养‘未来的领袖’,所以学业优秀、品德良好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我还需要他们回答好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到北大燕京学堂来读‘中国学’。”何立强解释道,尽管每个学生申请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必须对来中国学习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识。“比如‘想尝一尝中国菜’‘没去过中国想来看看’‘反正是拿奖学金的’,这类是肯定不要的。但如果申请者能说出自己对中国在世界重要性的理解,或者说他研究欧洲问题时经常涉及中国,因此不能不了解中国,这样的答案才是我们青睐的。”
不仅要把学生们“招进来”,关注年轻人发展的何立强还负责就业指导,他曾与上百名学生一对一谈话,用自己的丰富经历为年轻人答疑解惑,帮助他们顺利开启人生的新阶段。
“希望未来政府能为这些热爱中国,有志于投身中外交流的优秀外国青年提供更多在中国工作的机会。”何立强说,燕京学堂的学生一开始还不清楚毕业后何去何从,但很多人来了以后,觉得中国太有意思了,北京很酷,交到了很多朋友,大概有3/4的外国学生觉得,还没有待够,想延长在中国的时间。
“这些学生需要通过工作进一步了解中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可喜的是,现在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在这方面有所行动了。近年来,中国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的大门越开越大,上海、北京、深圳等都出台了针对外籍人才的新政,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人才签证等政策的推进,以及今年1月出台的《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新规未来将吸引更多优秀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
9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右)为何立强(John Holden)颁发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说起经营中美交流合作事业的经验,何立强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在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时,南斯拉夫联盟使馆事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他都赶上了。
“根据我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经历来看,我的结论是,中美之间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何立强有一张最喜欢的照片,那是1999年朱镕基访美时在晚宴上与一位美国友人喜笑颜开的场景。每当谈起中美关系,何立强总拿照片中的故事举例。
“其实,这张很欢乐的照片背后,有一个曲折的故事。那天下午,朱镕基去白宫与克林顿商讨‘入世’最后的一些细节。大家都以为不会再有问题,没想到一坐下来,克林顿就说,不好意思,国会支持这件事的人不够。回来后,我看见朱镕基脸色苍白,神色非常失望。但晚宴上,他见了很多朋友,慢慢脸色就好转了。照片上是当时一位美国朋友讲了一个笑话。朱镕基听懂了,笑得很开心。这个画面非常有历史意义,说明即使有分歧、摩擦、挫折,但中美之间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面对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贸易和投资领域频频出现的摩擦,何立强仍持乐观态度。
“中美两国的贸易和双边投资规模越来越大,2016年中美贸易额为5000多亿美元,还在不断创新高。贸易和投资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有这个在,这条船不会翻。”
正因为在中美关系,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中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分歧,需要澄清的误解,燕京学堂这种旨在培养“知中派”国际人才的项目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燕京学堂的学生走出北大后,带着对中国全新的认识回到自己的国家,美国、意大利、土耳其……这些‘知中派’的年轻人将成为中国对外交流合作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谈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何立强表示,中国的发展道路很清晰,在未来的五年中,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有经验等,都是可以预期到的。
“中国将在国际舞台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现在中国是联合国维护和平最重要的国家,去年在达沃斯习近平主席也谈到了中国将继续支持全球化,加上‘一带一路’倡议,我完全相信中国能够不断提高对全球的贡献。”
在燕京学堂,各国青年共同探索魅力中国
“我发现不同的文化大‘同’而小‘异’。”
何立强是跨文化交流的专家,他“跨”的还不只是中美,在法国、日本等地也曾有过丰富的经历。谈起多元文化经历,何立强说,大“同”帮助我们理解和接近彼此,小“异”则为分析问题提供了不同角度。
“从‘同’来讲,人类的感情大多是共通的,比如重视亲情,不仅中国人,美国人也是以家庭为中心的。而‘异’则使交流更有趣味,比如我说法语时更有逻辑一点,说中文时情感更加婉转、微妙。跨文化的交流让我们更有同理心和创造力。”
留学,正是很多年轻人跨文化交流的开始。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进入像燕京学堂这样的国际学院,他们不仅开启了对知识的探索,也打开了认识中国的窗户。
近年来,来华留学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在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而且,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不再只是走马观花。2016年在华攻读学历的留学生人数达21万,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7.4%。未来,将会有更多“知华派”外国青年,从跨文化的经历中掌握应如何才能更好地与中国交流合作。
何立强说,他最喜欢的朝代是唐朝,那时中国的国际化大城市“老外”扎堆,“身处长安,疑在异域”,社会文化丰富且包容。“现在,开放包容,文化交融的历史在今天的中国,在北大的燕京学堂重现了!”(感谢实习生刘畅整理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