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天下英才 建设人才强国
编者按
过去这五年,我最关注的是中国在教育领域的成就。没有好的教育,经济、科技的发展必将落后。现在中国的教育质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我认识不少外国专家,他们都在积极与中国同行合作,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
我在中国待了20多年,我和家人都热爱这里的生活。中国人民对外国人很友好,也很尊重不同的文化。我是穆斯林,饮食习惯比较特殊,但是中国的朋友们非常尊重我的宗教信仰,我总是能够找到合适的食物。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的友好开放以及现在的发展成就告诉世界至关重要。面对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我们要把真实的中国故事讲出来。比如说“雾霾”,虽然环境污染的问题的确存在,但实际上中国政府做了很多,环境也有所改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来说也很重要。现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并处于领导地位,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世界提供了又一中国方案。这次很多外国的媒体也参与了中共十九大的报道,因为世界需要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天下之事无论大小,不分难易,皆由人为。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是大珠三角发展区域的中心地带和建设“一带一路”创新走廊的核心区域。作为深圳市的产业大区,宝安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宝安、质量型创新型产业名城、宜业宜居活力之区”的目标奋进。宝安处于新发展阶段,对人才有新的需求,尤其需要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为此,宝安区对标国际,决心以国际化视野将宝安区打造为人才高地,助力宝安经济社会发展。今后几年,宝安国际人才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优化政策,以诚引才。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不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凤凰工程”“紧缺人才1000工程”以及《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等人才政策,形成了从人才评价到人才激励再到人才保障的完整政策体系。同时,在人才资助补贴方面加大投入,在市级资助的基础上再按1:1比例给予区级补贴,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政策的叠加效应。海外人才经认定为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可享受320万至600万元不等的市、区两级奖励补贴。
二是善用平台,专业引才。宝安区政府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成立的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落户宝安,将打造为深圳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创新项目聚集的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并负责承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建立海外高端人才、海归人员信息库,承办深圳赴海外人才招聘活动等。宝安将充分利用这一国家级引才平台,大力推动宝安人才工作的国际化。
三是瞄准高端,汇聚“大咖”。宝安将成建制、整团队引进诺奖得主和院士科学家群体,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大力发展“院士经济”,着力打造“院士宝安”。目前,宝安区已经签约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九位两院院士入驻宝安石岩湖国际院士村。下一步,宝安将继续下大力气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两院院士,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推动宝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四是建设载体,全球引才。为打造“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先行区,宝安区以宝安中德(欧)产业发展合作联盟、中德(欧)产业示范园建设为契机,与德国高级专家机构合作,聘请德国高级专家、工程师来宝安对区内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实施德国专家柔性引进计划。今年以来,已成功引进多名德国专家,与区内企业在设备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
推进加拿大(留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宝安区与加中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深圳宝安人才园,建设加拿大(留学生)创新创业园,促成“人才+项目”落地创业园,并共同设立创新孵化引导基金,为引进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未来,宝安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的部署,努力将宝安建设成为新的国际人才高地。
中土集团:为“一带一路”储备人才赵佃龙 高级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原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党委书记,曾担任多个海外大型项目的项目经理
作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先锋队,中土集团公司积极响应中央“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把人才国际化作为人才强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增强公司国际竞争力。
中土集团公司90%以上的业务在海外,因此始终把当地人才培养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一方面重视提高员工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当地员工中国化和国际化水平。目前公司业务覆盖海外86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雇员超过3万人,不少当地员工作为管理人员参与公司当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司使用当地人才的思路也从简单的招人即用,变为现在的立体式培养,公司在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当地市场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与刚毕业的同届中国员工在海外同吃同住,一起接受集中培训,然后作为管理培训生分赴各项目进行磨炼。同时,公司不断为当地人才提供来中国接受短期技能培训的机会。近期我们联合尼日利亚交通部与国内高校合作,共同筹建尼日利亚交通大学,把当地人才的培养阵地前移,使人才属地化建设的根扎得更深更牢。通过公司的精心培养,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帮助当地解决就业的同时,属地人才不但得到了自我价值提升,更与中国员工有了文化上的共识,这对于推进中国标准的铁路等工程项目“走出去”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土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公司将按照“复合化、国际化、市场化、属地化”原则,积极推进各级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运作和项目管理高端人才队伍。计划在35岁以下青年中,累计培养200名左右的海外专业化骨干人才,在30至40岁青年员工中培养50名海外领军人才。比如在项目层面,对于担任和拟担任项目经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履职素质和专业背景外,还要进行项目经理任职培训。培训以“中土人自己讲”或者聘请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对于中高层员工和业务骨干,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扩大视野,提升格局。不断加强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BIM(建筑信息管理)、国际商务、投融资、海外税务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此外,公司今年已连续举办了7期英语讲座,两期每期90天的英语集中强化高级培训班,效果突出。
同时,中土集团公司还通过制定颁布艰苦地区津贴、配偶子女随迁等相关配套政策,解除人才后顾之忧,实现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一带一路”储备人才,同时让世界各地的员工共享“中国梦”带来的成果。
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王辉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 C G)主任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和整个国家事业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提法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从世界70亿人中选取最优秀人才为我所用,这一人才理念越来越成为我们的共识。特别是在全球对高端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和多次强调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仅关系我们的用人政策,更关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改革探索用人制度,扩大选才范围,积极推动国际人才的引进和吸收,已经形成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趋势。
多年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一直专注于对国际人才的研究,并致力于推动吸引国际人才的各项政策的落地。我相信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在人才引进尤其是国际人才的利用上会更加开放,更加系统化、制度化,会有更多更高水平的国际人才加入到我们的国家建设中来。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国梦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我的坊间观察马克·力文 2 0 1 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此时认真客观地分析中共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效非常重要。
2012年中共十八大设定了很多目标,其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项确实在不断推进。尽管我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去进行精确的评估,但从我在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游历经历来看,倒有许多使人印象深刻的坊间观察。
我曾去过像湖北、湖南、江苏、安徽、云南、广东等省的农村地区,也包括北京的郊区,所到之处,农民的居住条件明显得到改善,新房屋鳞次栉比,并且粮食富足。
许多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国外求学。学子们不仅可以在国外学到知识,还使驻在国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医疗保健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花费昂贵,医疗保健领域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牙科护理。我曾在中国35所大学讲学,发现最近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注意口腔健康了。
同样地,教育水平对提高生活水平也至关重要。良好的教育不仅能使被教育者自身受益,反过来也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现在许多大学扩大教育规模,在主校区附近的郊区或是其他城市建立了新校区或分校。这不仅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也增加了教职员工的就业机会,同时创造了更多消费,拉动了附近社区的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发展也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优先发展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
不同领域的专家正在通过“千人计划”和以更容易取得“中国绿卡”的方式等被大量引进。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科技在许多领域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记得刚到中国时,学生们普遍有这样一个困惑:大学生可以创业吗?现在看来,这个问题有了很好的答案。政府和大学正在帮助大学生创业,尤其是那些创新的商业模式会得到更多的支持。政府支持学校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它们发展迅速,从我住处仅5分钟的步程,就有三所创新创业中心分布在三所不同的高校里。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本刊特邀请各界人士包括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畅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