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2017-11-22 19:16高适
美文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诗风乌纱帽玄宗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①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②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釋:

①已,停止。就,接近,将要。

②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白衣,此处用白衣送酒的典故——某年重阳节,陶渊明家贫没酒,心情特别烦闷,独自在篱笆边散步,一个穿白衣的人奉王弘之命前来送酒,陶渊明心中大喜,接过酒立即尽饮至醉。乌帽,即乌纱帽,唐时贵族戴乌纱帽,后来上下通用,成为闲居的常服,隋唐后多为庶民、隐者之帽。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但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二十岁到长安求仕不得,又北上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也没有结果。此后,他在梁宋一带过了十几年“混迹渔樵”的贫困流浪生活,曾经和李白、杜甫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天宝八载,他将近五十岁,才由宋州刺史张九皋推荐,举有道科,任封丘尉。他不甘作这个“拜迎长官”、“鞭挞黎庶”的小官,弃官客居河西。后由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推荐,掌幕府书记。安禄山之乱发生,他被拜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守后,他奔赴玄宗行处,见玄宗陈述军事,得到玄宗、肃宗的重视,连续升迁,官至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最后任散骑常侍,死于长安。史称“高常侍”。

高适和岑参诗风相近,都以“风骨”著称。他们都曾投身军戎幕府,都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而且诗中充溢着愤激不平之气。但高岑诗风有所不同,高适的诗歌更多现实主义倾向。高适关注现实,在梁宋时期,虽然生活贫困,作风却非常豪侠浪漫。他的诗,有的对当时的边事表示的深深忧虑,有些作品则反映了百姓的疾苦。高适诗风格雄厚浑朴,笔势豪健。杜甫说他的诗“方驾曹刘不啻过”,并且赞美他的诗才如“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殷璠《河岳英灵集》说他的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风乌纱帽玄宗
论李商隐诗风的形成上
百姓也戴“乌纱帽”
狡黠
百姓也戴乌纱帽
来华景教徒与怛逻斯冲突之形成
盛唐精神的缩影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析论
皇上面子也不给
“乌纱帽”的由来
论贾岛与唐宋清苦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