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演变与服务业结构变迁效应分析
——以天津为例

2017-11-22 06:47
生产力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生产性生产率

胡 琨

(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134)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演变与服务业结构变迁效应分析
——以天津为例

胡 琨

(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134)

近年来,去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天津服务业实际劳动生产率持续降低。服务业内部各分类部门实际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异质性,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服务业。天津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持续推进;就业结构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服务业整体结构更趋于协调合理。文章通过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天津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并没有对其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偏离——份额模型分解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其内部各行业内生增长效应,总结构变化效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笔者认为,天津没有必要把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作为产业政策的着力点,提高服务业各行业的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才是关键。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结构变迁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天津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服务业总量显著扩大,2015年实现增加值8 604.71亿元,占GDP比重52.15%,占全社会就业比重56.92%,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6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7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工业产业主导,转向了由工业与服务业共同支撑的格局。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 142.96亿元,占GDP比重37.1%,比2010年提高5.8个百分点①数据来自《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并且天津“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其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到‘十三五’末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0%以上。”

尽管如此,去除价格因素影响天津服务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却呈持续下降态势。2015年服务业实际劳动生产率2 861元/人,比2010年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下降了20.2%,比2000年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下降了33.4%②根据《天津统计年鉴》(2016年)有关数据计算而得。。金碚(2010)[1]、曾世宏(2011)[2]等人曾指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各产业之间比例的高低,而是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发展质量低下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天津服务业发展似乎有点像是“数字游戏”,其规模迅速扩大,代表着服务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方向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但其发展质量却不断下降,呈现出一种低效的增长模式,这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当前天津经济进入了稳增长、调结构、增动力的新常态,带动天津经济近30多年高速增长的产业动力从工业转向服务业,那么,如何提高天津服务业发展质量?如何发挥服务业结构转换效应,实现“速度”、“结构”与质量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正因如此,本文选择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服务业结构变动”作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服务业结构变化效应的研究文献回顾

(一)关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研究

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传统观点认为服务劳动本身就是最终产品,服务产品的质量直接以劳动的数量来衡量,服务部门被视为一个整体,其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制造业,并且服务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滞后于制造业部门。然而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研究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服务业不断出现,服务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生产率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研究表明某些行业的生产率增长甚至比制造业还高,如Triplett&Bosworth(2004)[3],Wolfl(2005)[4]等人研究证实,面向最终服务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的生产率水平较低,面向生产者的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生产率水平较高,服务业生产率存在结构差异。Fernandes(2009)[5]研究发现高频率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和高技能劳动者的服务部门,如通信、交通、某些商业和专业服务、金融中介等部门生产率较高,并且对总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大。程大中(2008)[6]认为中国及其绝大多数地区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存在所谓的“成本病”。庞瑞芝、邓忠奇(2014)[7]采用 1998—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服务业和工业的生产率及其增长情况进行测算,认为对于中国服务业低效率的提法并不成立。邱小欢(2010)[8]对1993—2008年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及各省市服务业增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于第二产业。李建华、孙蚌珠(2012)[9]将服务业分为可标准化服务业和不可标准化服务业两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可标准化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率低于工业生产率,可标准化服务生产率增长率高于工业生产率增长率,因此,他们认为我国服务业规划应重视服务业结构及其异质性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王恕立、胡宗彪(2012)[10],王美霞(2013)[11],崔敏(2015)[12]等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细分行业生产率存在较大的行业异质性,服务业生产率平均高于工业。

(二)关于服务业结构变迁效应的研究

经济结构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按照peneder的观点,经济体的总生产率是各产业部门生产率关于自身结构份额的加权之和。在一个经济体中各部门之间生产率总是存在巨大的差异,当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时,重新配置形成的新型的生产要素投入模式会促进经济总体生产率提高,即带来所谓的“结构红利效应”。自“结构红利假说”被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Salter[13]对于英国1924—1950年间制造业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此期间英国制造业生产率提高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而非技术的进步。Singh(2004)[14]对韩国 1970—2000年制造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结构红利”并没有发生在这一时期的韩国制造之中。郭克莎(1993)[15]、蔡昉等(2002)[16]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要素流动带来的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造成事实上的促进作用。吕铁(2002)[17]对我国1980—1997年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内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跟劳动力的流动并无直接关联。尽管如此,就目前研究状况看,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三次产业之间结构变动效应和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效应的研究,对于服务业内部结构变迁效应关注很少,如Peneder(2003)[18]对于欧盟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欧盟国家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产业内部的增长效应,服务业内部结构转换效应作用很小。顾乃华(2010)[19]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结构奖赏”和“结构负担”假说的并存,但是二者叠加总的结构效应很小。袁富华(2012)[20]认为2001年后我国经济增长随着服务业比重提升逐渐放缓,存在“结构性减速”问题。马风华、李江帆(2014)[21]对 1990—2012年期间,查贵勇(2013)[22]对2004—2012年期间的上海服务业内部结构转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上海服务业内部结构转换有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但力度有限。

上述文献对认识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以及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有关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服务业整体以及细分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特征的关注很不够;二是,对服务业结构变动特征关注不够,实际上,服务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往往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三是,对于服务业结构转换效应实证分析很不够;最后,对于城市层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城市是服务业的最主要集聚地,城市经济也是服务经济,尤其对于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超大城市更是如此。有鉴于此,本文以下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分析天津服务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变化特征及其内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分析服务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总体结构变化特征;第二部分,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证检验服务业结构变动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采用shift-share模型分解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构成因素,测算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来源,进一步解析服务业结构变动弱效应的原因。

三、天津服务业分行业劳动生产率异质性的考察以及其结构演变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服务业的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分类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本文借鉴姚永玲(2008)[23]对北京市服务业分类方法,将天津服务业类型划分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服务业以及政府公共管理四个层次①具体的1993—2002年期间传统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3个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3个服务行业;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服务业包括: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2个行业;政府公共管理包括: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业,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2个行业。2003—2015年期间传统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个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5个服务行业;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服务业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个服务行业;政府公共管理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2个服务行业。,分析1993—2015年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以及服务业结构变化特征。之所以选择以1993年作为分析的初始年份,一方面是因为1992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这标志着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导向;另一方面考虑到四个层次服务业包括具体细分行业在天津统计年鉴中2003年前后变化的对接问题。另外,为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本文将行业增加值数据口径差别较大的2003年数据予以剔除,以尽量减少误差。所有增加值数据均利用1978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进行处理,以去除价格因素影响。以“年末从业人员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测算劳动生产率。数据来自《天津统计年鉴》(1994—2016)。

(一)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特征

第一,天津服务业和工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形变化态势。由图1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的至本世纪初,天津服务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均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其后均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与最高值相比,2015年天津服务业和工业的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分别降下了-33.4%和-38.64%②根据《天津统计年鉴》(1994—2016)有关数据计算得到。。同时根据有关数据计算我们还注意到,尽管天津服务业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工业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见图1),这与已有文献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分析观点一致,但是天津服务业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工业,这与程大中(2004)认为“相对制造业,中国整体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是滞后的”的结论向悖,与顾乃华对1992—2007年全国服务业发展趋势实证研究相似。

图1 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对比

第二,天津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由图2可以看出,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③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服务业以及政府公共管理等四大类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为其内部细分行业的平均数。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类服务业数倍。并且天津各细分行业之间劳动生产率也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根据有关数据计算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金融业是最低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5倍多。传统服务业细分行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明显小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之间的差异,但是其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最低的住宿和餐饮业的2倍多。

图2 服务业各类行业实际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

(二)天津服务业结构变化特征

第一,天津服务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持续推进升级。以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自上而下的共识,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服务业结构高级化的主要表现,因此这里我们选择生产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作为衡量天津生产性服务业高度性(TS)的指标,如果TS值持续提高,说明天津服务业结构在向高级化的方向推进,服务业结构不断升级。

由图3和表1可见,1993—2015年期间,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TS值)明显持续提高。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TS超过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个百分点,这说明天津服务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持续推进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支持天津服务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导力量。

图3 天津服务业产值结构变化趋势

表1 天津服务业高度化指标TS(1993—2015年)

天津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天津经济以及天津服务业发展历程是相吻合的。改革开放之初,天津城市定位是希望成为拥有先进技术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多功能、开放型经济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城市①。因此天津的产业结构基本上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总体规模较小,并且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2006年是天津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国务院提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为天津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天津的发展进入新的上升期。为了尽快实现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新的城市规划,明确提出要重塑城市功能②,调整产业发展方针,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十二五”末实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之后2011年天津市《“十二五”规划》和《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正因如此,2006—2015年期间天津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发展,服务业结构趋于高级化。

第二,天津服务业就业结构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与其他生产要素(资本、技术)投入后形成特定要素而不能从特定行业退出不同相比,劳动力可以更容易的从某一行业退出。因此,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可能对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更显著。

由图4可见,1993—2015年期间天津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一直最高,并且传统服务业细分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个行业的就业比重最高。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远低于传统服务业。这说明天津服务业就业结构以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传统服务业为主体。

图4 天津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化趋势

第三,天津服务业整体结构趋向协调合理。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某一行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说明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有吸纳就业的潜力;如果某一行业的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说明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有相对劳动力过剩压力。如果国民经济各产业都是开放的,处于完全竞争状态,那么通过市场对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会使各行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趋于一致,该产业整体结构将趋向均衡合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供基础,而高度化则推动产业结构更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为此这里我们借鉴马风华(2014)构造的服务业总偏离度系数计算式:来衡量天津服务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TL绝对值越大,表明服务业结构越失衡;反之表明服务业结构越均衡。

表2 天津服务业合理化指标TL(1993—2015年)

四、天津服务业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与1993—2002年期间相比,2004—2015期间天津服务业向高级化方向持续推进升级,整体结构更趋于协调合理,但是实际劳动生产率却持续降低。那么服务业结构调整对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发挥了怎样的影响作用呢?他们之间关系如何?为此我们这里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因果检验之前,我们对TL、TS和实际劳动生产率三变量的对数值进行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三变量对数值水平序列均不平稳,一阶差分后均呈平稳性,因此我们对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了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TL、TS与实际劳动生产率之间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在1993—2002年和2004—2015年两个时间段,TL变化和TS变化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均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说明天津服务业整体结构变化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作用,服务业整体并没有从其内部结构转换上获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五、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来源的分解——对于结构变迁弱效应的解释

天津服务业细分行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差异性,但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那么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究竟来自哪里,由什么决定的?为此,本文接下来选用偏离—份额(shift-share)分析动态模型对劳动生产率变化进行分解,解析这一问题。

(一)偏离—份额(shift-share)分析动态模型

动态偏离份额法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上标t表示时期;下标i表示部门;LPt表示 t时期服务业总体劳动生产率;Yt表示t时期服务业总产出;Lt表示t时期服务业总的劳动投入部i行业(部门)劳动占服务业总劳动的份额;n表示服务业细分行业数目。

(二)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

运用式(1)本文对 1993—2002年以及 2004—2015年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计算,具体结果如图5所示①由于篇幅所限此处略去根据式(3)对1993—2015年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计算的具体数据结果,如有需求,与作者联系,作者愿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供。。

模型实证结果显示:

1.天津服务业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主要来自各细分行业自身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内生增长效应。由图5可见,除了2006年以外,内部增长效应与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变化趋势高度吻合,这说明单纯性服务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影响很小。这也进一步验证了TL、TS变化与实际劳动生产率变化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论。

图5 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分解

2.天津服务业内生增长效应呈现下降趋势。由图5可见,1993—2002年内生增长效应,3个年份为负值,8个年份为正效应,平均为0.04;2004—2015年内生增长效应,7个年份为负值,5个年份为正值,平均为-0.016,尤其是2012—2015年连续4年均为负值,这说明天津服务业发展质量呈现降低的趋势。

3.总结构变动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天津服务业静态结构变动效应除少数年份(1997年、2001年以及2008年等3个年份)为很小的负值以外,其余均为较小的正值;动态结构变动效应均为很小的负值,二者并存正负抵消总结构变动效应微不足道。同时我们也注意到2006年出现异常变化,动态结构变动的“结构负利”效应贡献率达到365%,远远大于内生增长效应和静态结构效应的贡献率-149.78%和-115.26%。造成动态结构效应异常变化的原因是,与2005年相比,2006年14个细分行业中,9个行业实际劳动生产率下降,5个行业实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9个行业就业比重提高,5个行业就业比重下降,即2006年劳动生产率降低的行业吸纳了更多的就业,因此,表现为异常大的动态“结构负利”效应。

4.2004—2015年期间,批发和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成为了主导行业。1993—2002年期间在服务业10个细分行业中,房地产业内生增长效应贡献率平均值最高为52.37%,其他依次是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为36.20%,社会服务业36.08%,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贡献率为29.52%,其余6个细分行业的贡献率均低于10%,由此可见没有那类行业是主导力量。而2004—2015年期间在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中,内生增长效应贡献率平均值最高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为105.08%,远远高于表示t时期服务业内其他各细分行业内生增长效应的贡献率。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52.37%,而在此期间,劳动生产率最高的金融业内生增长效应贡献率平均值仅为0.3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内生增长效应贡献率平均值为-9.24%,房地产业为-20.03%。这说明在此期间内生增长效应增长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内生增长效应的变化几乎可以全部解释服务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如上所述2004—2015年期间这两个行业的就业比重明显高于其它行业,从而使得内生增长效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六、主要结论

本文对1993年以来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变迁及服务业结构变迁效应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天津服务业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呈现倒U形变化态势,2000年后持续下降。天津服务业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工业实际劳动生产率。但是服务业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工业行业相比,没有出现“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的现象。

第二,天津服务业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的行业异质性。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传统服务业、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服务业以及政府公共管理。1993—2004年期间细分行业中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排在前两位;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较低;2004—2015年期间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较高,排在前三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第三,天津服务业结构变化突出表现为:产值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持续推进升级,就业结构以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传统服务业为主体,整体结构趋向协调合理这三方面特征。

第四,通过对天津服务业结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天津服务业结构调整变化对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的提高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第五,采用动态shift-share方法对天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变动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天津服务业整体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主要来自各细分行业自身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内生增长效应,而总结构变动效应可以忽略不计。2004—2015年期间,劳动生产率较高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内生增长效应影响力度有限。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内生增长效应成为了主导力量。

因此,天津服务业要用长远眼光来审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应在确保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特别是传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而非单纯地追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升所展现的短期效应。

[1]金碚,吕铁,李晓华,2010.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几个问题的探讨[J].经济学动态(8):14-20.

[2]曾世宏,向国成,2011.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是否合理——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4):26-31.

[3]Triplett,Bosworth.Productivitymeasurementissuesinservicesindustries:“Baumol's disease”has been cured[J].Economic Policy Review,2003(9):23-33.

[4]Wolfl,A.OECD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Sector[C].OECD Publishing:The Service Economy in OECD Countries,2005:565-579.

[5]Fernandes,A.M.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service sector in transition economics[J].Econom_Ics of transition,2009(17):16-501.

[6]程大中,2008.中国服务业存在“成本病”问题吗?[J].财贸经济(12):109-115.

[7]庞瑞芝,邓忠奇,2014.服务业生产率真的低吗?[J].经济研究(12):86-99.

[8]邱小欢,2010.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增长特征分析:对鲍莫尔“成本病”的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6):52-57.

[9]李建华,孙蚌珠,2012.服务业的结构和“成本病”的克服——Baumol模型的扩展和实证[J].财经研究(11):27-37.

[10]王恕立,胡宗彪,2012.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J].经济研究(4):15-27.

[11]王美霞,201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与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经纬(3):75-80.

[12]崔敏,魏修建,2015.服务业各行业生产率变迁与内部结构异质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4):3-19.

[13]E.G.Salter Wilfred.Productivity and Technical Change[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_sity Press,1960:75-90.

[14]Singh L.Technological progress,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South Korea[J].World Review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4(1):37-49.

[15]郭克莎,1993.产业结构关系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J].经济科学(1):26-30.

[16]蔡昉,王德文,2002.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5):41-54.

[17]吕铁,2002.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87-94.

[18]Peneder M.,Kaniovski,S.,Dachs,B..What Follows Tertiarisation?Structural Change and the Role of Knowledge based Servic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3(2):47-66.

[19]顾乃华,2010.结构奖赏还是结构负担?——我国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6):106-110.

[20]袁富华,2012.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3):127-140.

[21]马风华,李江帆,2014.城市服务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的经验数据[J].上海经济研究(5):93-100.

[22]查贵勇,2013.上海服务业“结构奖赏”与“结构惩罚”效应分析[J].科学发展(11):82-88.

[23]姚永玲,陈卓咏,2008.服务业分类方案探讨——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管理(6):86-91.

(责任编辑:D 校对:R)

F719

A

1004-2768(2017)10-0034-06

2017-08-07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资金保障问题研究”(TJYY17-018)

胡琨(196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服务经济。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生产性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