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宇 蒋龙龙
电针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伯宇 蒋龙龙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辩证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均采用中药辩证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共治疗4周,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症状体征分级标准及Jane Scott 10 cm目测疼痛分数尺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6.1%;治疗组患者的控显率为91.9%,对照组为4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均呈下降状态,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呈下降状态,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膝痹方”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疾病的进程,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电针;中药;膝骨关节炎
作者单位:101301 北京,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社区医院(张伯宇);300380 天津,天津市西青医院(蒋龙龙)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属于中医“骨痹”范畴,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目前没有根治此病的办法,治疗目的是减轻日常疼痛,矫正关节畸形,部分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笔者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了8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8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均来自牛栏山镇社区医院,年龄40岁-75岁,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Excel生成随机数字表,填写随机分组卡片,按就诊时间顺序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与单纯中药组(对照组),治疗组40例(47膝),男性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3±7)岁,平均病程2.2年,对照组40例(48膝),男性1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2±9)岁,平均病程2.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X线分级及各种观察指标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表2。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其在2007版中推荐的KOA诊断标准:①最近30 d内膝关节反复疼痛;②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有变窄现象、关节缘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③关节液(不少于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上);⑤晨僵少于30 min;⑥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声音或感觉。符合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既可诊断为膝关节OA[1];采用Kellgren和Lawrecne根据放射线所见将骨关节炎分为0级-5级[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同时符合K-L分级为0级-II级,③自愿加入项目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方可纳入该研究组别。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标准患者;②具有关节炎相关症状的疾病,如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③有关节受伤史者;④有心脑血管、肝、肾、脾胃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⑤90 d内接受过激素治疗者;⑥凡未按规定治疗患者;⑦现正在接受其他疾病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疗效观测的患者;⑧年龄>75岁及<40岁的患者;⑨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精神疾病者、其他不合作者。
1.4 方法
1.4.1 针灸治疗 治疗组患者采用仰卧位、屈膝、腘窝下置枕头、放松膝关节、保持膝关节屈曲位置。取犊鼻、阳陵泉、内膝眼、足三里、血海、梁丘、阿是穴,进行穴位消毒,取0.35 mm×50 mm毫针,避开血管,快速插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犊鼻穴、内膝眼接长城牌KWD-808II全能脉冲电疗仪,采用频率20 Hz,连续波,以患者能够耐受的电流强度,留针30 min,两日1次,每周3次,4周为1疗程。
1.4.2 中药治疗 口服自拟“膝痹方”,中药成份:桑寄生(30 g)、川断(20 g)、牛膝(20 g)、木瓜(20 g)、杜仲(20 g)、乳香(10 g)、红花(10 g)、没药(10 g)、乌梅(6 g)、甘草(6 g)、麻黄(6 g)、制川乌(6 g)、制草乌(6 g),肝肾亏虚较重者加用熟地、菟丝子、山茱萸、淫羊藿等,淤血较重者加用川芎、桃仁、土鳖虫、水蛭等,伴有湿热者加用苍术、黄柏、泽泻、薏苡仁,寒湿较重者加用附子、桂枝、乌梢蛇、威灵仙等,均采用中药颗粒剂,冲服,每日1剂,分2次服,共服药4周。
1.5 观察指标 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规定的症状体征分级标准逐项评分;②疼痛程度评价:采用Jane Scott 10 cm目测疼痛分数尺来测定患者疼痛程度,使用方法参照文献[4],治疗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
1.6 疗效评价 按照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规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来作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控制:症状逐渐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正常,病情轻重程度积分为0分-1分。②显效:关节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够正常活动和工作,病情轻重程度积分下降≥2/3。③有效: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屈伸活动逐步恢复正常,日常活动或工作劳动能力有所改善,病情轻重程度积分下降≥1/3。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由未参加研究的专业医疗统计人员进行盲法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来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完成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治疗组丢失、剔除3例,对照组丢失、剔除4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积分均有所下降,和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说明电针结合中药有利于减轻疼痛。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评定积分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呈下降状态,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说明电针结合中药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体征。
2.4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7.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控显率为91.9%,对照组总控显率为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说明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Mean±SD,分)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KOA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中国60岁-75岁的人群中,KOA的发病为50%左右,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80%[5]。中医理论认为膝者,筋之府,肝藏血以荣筋,肾藏精以养骨,故膝痹一病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加之外感风寒湿邪及劳损,导致瘀血、寒湿阻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西医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遗传、生活环境、激素分泌水平等因素有关,病理主要与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结合酶、骨内压、血液流变学等有关[6]。
传统针灸属于中医外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尤其是电针,具有可靠的阵痛效果,动物研究表明,电针可以提高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痛阈,具有较好的外周阵痛作用[7],此外,针灸治疗炎症有明显作用,对病变、老化的软骨具有很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8-11]。自拟中药“膝痹方”以中成药“风湿骨痛胶囊”药物为基础方,加用补肝肾、强筋骨之品以标本兼治,方中以牛膝、杜仲、桑寄生、川断为主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使退变的骨质得到精血的滋养而修复,以治其本,川乌、草乌为辛热之品,能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止痛,以治其标,以上两组药物共为主药,麻黄祛风散寒,红花活血散瘀,血行则风自灭,木瓜平肝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三药以助主药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共为辅药,乌梅敛肺清虚热,生津,佐治川乌草乌之辛散温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12]。
电针配合“膝痹方”对早期KOA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疾病的进程,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KOA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本次研究并未报到患者的远期疗效,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Mean±SD,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评定积分比较(Mean±SD,分)
表5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1 邱贵兴.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7,27(4): 30-32.
2 Lequesne M.Indices of severity and disease activity for osteoarthritis.Semin Arthritis Rheum,1991,20(6 Suppl 2): 48-50.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49-353.
4 周忠良,孙奎,程红亮,等.隔药灸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 45-47.
5 邱贵兴.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进展.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12): 22.
6 张国有,王淑珍,张庆萍,等.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近况.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2): 176-178.
7 杨介宾,宋开源,梁繁荣,等.不同针灸疗法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外周镇痛机理的研究.中国针灸,1999(6): 43-47.
8 王道海,孙华,包飞,等.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bFGF表达的影响.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2): 106-109.
9 包飞,孙华,吴志宏,等.针刺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中国针灸,2011,31(3):241-246.
10 王道海,包飞,吴志宏,等.针刺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中国骨伤,2011,24(9): 775-778.
11 包飞,王道海,王凤琴,等.电针对实验性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 345-346
12 陈仁寿.国家药典成方实用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