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汗腺汗孔瘤恶变1例

2017-11-22 01:49王月刘玉萍白朝
关键词:汗腺真皮鳞状

王月,刘玉萍,白朝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小汗腺汗孔瘤恶变1例

王月,刘玉萍,白朝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汗孔瘤;小汗腺;恶性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因右大腿伸侧黑色疣状肿物半年,于2016年1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伸侧出现绿豆大小黑色肿物,无明显症状,分别于3个月前,2个月前在当地医院做冷冻治疗,皮损去除。冷冻治疗1个月后,同一部位新生米粒大小黑色结节,逐渐增大为黄豆大小的黑色团状肿物,边界清,形状不规则,呈椭圆形,表面不光滑,无明显症状。边缘区1个大小褐色结节,质硬,无触痛。遂来我科就诊,于我院门诊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诊断为“小汗腺汗孔瘤恶变”。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大腿伸侧可见直径约1 cm的褐色疣状肿物,表面不光滑,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明显症状,周围尚见米粒大小褐色结节,质硬,无触痛,见图1。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见成片向真皮延伸的瘤细胞团,瘤细胞索相互吻合,达真皮网状层;瘤体与正常表皮细胞及真皮间境界清楚。瘤细胞体积较小,呈均匀一致的立方形,核圆形或者椭圆形,胞质少、嗜碱性,部分细胞向鳞状细胞分化。部分瘤细胞核深染,形态不规则,有明显的异形性,可见核丝分裂象。部分区域可见管腔样结构,未见瘤细胞坏死。见图2~5。

图1 大腿伸侧皮损及手术切口示意

图2 皮肤组织病理像(HE染色×1)

图3 皮肤组织病理像(HE染色×2)

图4 皮肤组织病理像(HE染色×10)

图5 皮肤组织病理像(HE染色×20)

2 讨论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又称小汗腺汗孔癌,是常见的恶性汗腺肿瘤,约占小汗腺癌的一半。本病可一开始即为恶性,或发生于时间较长的良性肿瘤基础上,常见于老年女性,表现为疣状的斑块或息肉状,好发于肢体和头皮。该病的死亡率是7%~11%。组织病理:肿瘤可仅限于表皮内(原位小汗腺汗孔癌),但大部分常伴有真皮内侵袭性生长。此瘤可见于原先汗孔瘤处,或其邻近。若属原发,则局限于表皮内或扩展至真皮。肿瘤低分化区,由不典型嗜伊红鳞状细胞样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而以前者为多,瘤细胞核大,深染,形态不规则,可有多核或形成瘤巨细胞,病理分裂象多见,坏死较明显,细胞胞质内富有糖原,PAS染色阳性。瘤巢内可见充分发育的导管,或正在形成导管的空泡化透明细胞。因末端汗管瘤细胞为亲表皮性,故上方表皮常受侵犯,表皮内瘤细胞巢大小不一,成Paget病样,周围绕以增生的鳞状细胞,真皮扩张淋巴管中有瘤巢,提示淋巴管转移,有时可见肿瘤细胞沿神经周围转移。肿瘤细胞表达EMA和CEA,p53。

本病在组织病理学上需与鳞状细胞癌Bowens病、脂溢性角化病化脓性肉芽肿或侵袭性基底细胞癌鉴别。鳞状细胞癌已分化的鳞状细胞胞体较大,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胞质丰富,导管分化和管腔形成Bowens病很少表现为表皮内巢状改变,有非典型性和角化不良细胞,且无明显的导管分化脂溢性角化病可形成巢状或鳞状窝,且无导管分化现象侵袭性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基底样细胞组成的团块,可与表皮相连,癌团周边细胞排列成栅栏状,与正常组织间有裂隙形成。

肿瘤易出现溃疡、出血。肿瘤容易局部复发,或沿淋巴管扩展到周围及内脏转移。较多的异性核有丝分裂、淋巴血管浸润和肿瘤较厚提示预后不良,侵袭性生长的肿瘤比膨胀生长的肿瘤复发率高。宜早期手术切除。

[1]沈博,李琛,刘曦光,等.小汗腺汗孔瘤恶变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13(3):180-181.

[2]邹勇莉,杨智,郑博文,等.头顶部恶性小汗腺汗孔瘤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6):394.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69.

R739.5

B

1672-0709(2017)05-0454-02

2017-01-03)

猜你喜欢
汗腺真皮鳞状
中国皮革协会重磅推出真皮标志宣传片
“真皮星尚我做主”微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小汗腺汗囊瘤六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别给真皮汽车座椅穿“马甲”
天热时,为什么狗会吐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