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影像类公号如何突围、彰显优势?

2017-11-22 22:39朱御凤
中国记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公号摄影记者传统媒体

□ 文/朱御凤

传统媒体影像类公号如何突围、彰显优势?

□ 文/朱御凤

从信息相对匮乏、内容为王的时代到当下内容、渠道并重,强调社交化传播的网络时代,技术革新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造成了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体形态间的迁移。本文就如何利用新媒体受众特征,促进传统媒体影像类公号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摄影记者 纸媒摄影 影像类公众号

近年,很多传统媒体、知名记者纷纷建立影像类公众号,试水新媒体市场,尝试融合转型。在与其他非新闻人建立的影像类公众号竞争时,出现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即传统媒体摄影人的专业能力明显更胜一筹,但传统媒体的众多影像类公号却未取得与之相对应的竞争优势,公众号变现能力较弱,尚无法成为媒体集团融合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媒体人需要在传播策略、互动模式、市场细分、内容卖点等方面及时根据微信用户的特点做出调整。

一、打造符合新媒体受众需求的摄影互动模式

在强调互动、参与的移动互联时代,摄影记者是否只能提供精彩的新闻照片?尽管传统的新闻专题摄影仍是主要的新闻图片传播模式,但不可否认,这种传统模式无法做到就某个主题与粉丝共同参与,共同经历,更难以展开线下活动,将粉丝转化为用户。因此,无法满足新媒体发展需求。

(一)打破内容生产者的定位

在用户追求互动、分享的理念下,摄影记者可以从内容生产者转变为一个“粉丝吸纳器”,切入细分影像市场,将摄影记者的技术、思路与用户需求对接,带领用户一起“玩”。

在此方面,很多摄影实力不如传统媒体的商业公司反而占得先机。例如,以主打免费公开课,讲述时下照片流行的拍摄模式、拍摄技巧的“蜂鸟微课堂”为例。该公号每周推文,吸引用户讨论,同时及时开设相应培训课程,吸引有学习意向的粉丝参与课程,实现粉丝导流变现。

(二)观察摄影潮流,建立权威话语权拢住粉丝

一部分传统媒体摄影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忙于埋头拍摄,疏于“发声讲话”。而微信这种以“爆款”为特征的传播媒介,跟风、随大流的病毒传播模式更渴望捕捉权威声音,并不断放大。解析当下摄影走向和流派特征,在粉丝群体里树立“带头羊”的形象,是摄影类公号吸引粉丝的手段之一。

以微信公号“玩转手机摄影”为例,讨论的很多主题是摄影记者日常工作的基本课题。例如《想学好构图,先学会欣赏构图!》等,此类文章阅读量均超1万+,有的甚至3万+。

二、找到用户、黏住用户的思路与方式

(一)平视受众,聚合受众

新媒体产品强调的核心是迭代,不断调查用户的特点,触摸用户的需求,并以此做出调整实现迭代进化。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会不断增强忠诚度,逐渐变为新媒体的重度用户。公众号也符合这一特征。以都市快报社微信公号“快拍快拍网”为例,他们的口号是“快拍快拍,做中国最不正经的图片小区”。口号一贯延续了“快拍快拍”系列媒体形态的风格和人性化特征,讲求平等的对话语境,让用户成为社区的一分子,增强归属感。例如,该号近期举办的“我的一张家庭照片”,以每个人都有的家庭影像为由头,以情感为红线,辅以触摸生活的文字,进行网络呈现。活动呈现出门槛低,易于参与的特征。

(二)撬动爆发式传播的内容点

有研究者曾提出,20%的用户到微信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微信朋友圈呈现出爆发式传播的明显特征。在涉及食品安全类、情感道德类选题时,这种特点更加明显。往往一篇文章,会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此类话题,粉丝参与度高、评论积极,极易形成爆款,扩大公号影响力。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公号摄影记者传统媒体
阅读数、点赞量齐跌,公号们如何自救?
——出版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7月~8月)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拒绝“标题党”,时政类公号还能怎么拟标题?——北青报政知系列公号操作经验谈
公号界的“世纪难题”,如何破解?——以“政已阅”公号标题制作为例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