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造物的设计观念解析*

2017-11-22 11:36黄建福
广西民族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造物壮族民间

黄建福

壮族民间造物的设计观念解析*

黄建福

壮族民间造物观念可以分为实用为本观念、因地制宜观念、因材施技观念、因人设计观念以及融入传统文化的观念。壮族民间造物观念对现代设计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壮族;民间造物;设计观念

以传统的民间造物观念来审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同样,以现代设计的视野来看待我们的传统造物设计,对于构建新时期的设计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提倡的“工匠精神”,更加说明对民间造物设计的研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民间造物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设计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相互借鉴、融合,是当下新时代设计所提倡的。基于上述思考,本文试图归纳出壮族民间造物的主要观念,并阐述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作用。

一、实用为本观念

壮族在造物过程中,遵循从单纯的自然直接取用——半自然半加工造物——纯粹设计造物的发展脉络。在此过程中,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是壮族造物设计品的基本属性,也是壮族人们造物制器的原动力,这就是壮族民间造物的实用为本观念。

壮族造物的实用为本观念,首先体现在其突出了高效、方便、准确、安全、可靠等特性,好用的造物设计品意味着能够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时候以较少的能量消耗来取得最大的工作效率。如在桂北和桂西北山区缺牛的壮族地区,人们使用的踏犁就充分考虑了南方山地耕作的实用特点。踏犁上端设握杠,下端往前曲,设置铁嘴。使用踏犁翻土时,须手握柄的上部,左脚踏住柄下部的横木,用力压犁入土,手操柄将土翻起。踏犁的前身为蹠铧,约出现于西汉时期。[1]148宋代周去非撰《岭外代答·风土门》载:“静江民颇力于田,其耕也,先施人工踏犁,仍以牛平之。踏犁形如匙,长六尺许,末施横木一尺余,此两手所握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脚所踏处也。踏犁可耕三尺,则释左脚两手翻泥,谓之一进。迤逦而前,泥垅悉成行列,不异牛耕。予尝科之,踏犁五日可当牛犁一日,又不若牛犁之深。于土问之,乃惜牛耳。牛自深之耒、不耐苦作,桂人养之不得其道,任其放牧,未尝喂饲,夏则放之水中,冬则藏之岩穴,初无栏屋,以防风雨……南中养牛若此,安得而长用之哉。若夫无牛之处,则踏犁之法胡可废也。又广人荆棘费锄之地,三人二踏犁夹掘一穴,方可五天,宿木莽巨根,无不翻举,甚易为功,此法不可不存。”《宋史·列传·陈尧叟传》记载陈尧叟曾上奏朝廷建议推广踏犁,云:“踏犁之用可代犁耕之功半,比耕之功则倍。”可见,历史上人们对踏犁的实用性评价颇高。至今广西都安等石山地区的壮族仍在使用。

其次,实用为本的观念还体现在人们为了提高工作效能,对器物的形状、大小、结构等进行设计和改进,使器物更加适合人类工程学的要求。如壮族先民对打制石器进行磨制处理,设计出规则的大石铲,使之更加适用于稻作农业的生产,磨光、规则的大石铲比起不规整的石斧、砍砸器等,其使用功能大为增强。又如壮族根据石山地区耕地面积小、劳动空间有限以及谷物存储习惯等特点,设计出了与汉族地区普遍镰刀不同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收割工具——手镰,其呈半椭圆形,有成人大半个手掌大,其平端的中间有一块铁片,有齿,齿形向下方斜,用于收割糯谷、粳谷及割野草。使用时,将工具抓在手中,锯口向外,背套绳子,用中指将稻茎往内搂,触到锯口即被剪断。人们使用手镰收割稻穗,将之捆成把,一把把带回,在楼上砌成长墙形以收藏。这种工具常见于武鸣、上林及桂西、桂北等地。

二、因地制宜观念

因地制宜设计观念指的是依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其中“地”是指某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在壮族民间造物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壮族造物的因地制宜设计观念是人们日常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制约的一种关系。壮族的建筑、服饰以及各类器物的设计等,只有适应壮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才是人们需要的造物设计。如壮族居住地区一般都在山区之内,人们会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景观,规划设计自己家附近的景观,如在村口,人们往往会种上大树,作为村里的景观树。如果村寨背靠大山,村后大山上的树木是不允许砍伐的,因为后山的树木既可以作为景观树木,也是防止泥石流的重要屏障。

因地制宜设计观念还体现出了壮族民间造物对和谐自然观的追求,如壮族建筑强烈地体现着人们与大自然相和谐与融合的追求,壮族建筑多取材于自然,不论是用于建造房屋的木,还是使用的竹等,都透露出天然、质朴、简约的审美意识,其建筑也体现了和自然相融合的形式与观念。建筑的结构布局也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遵循着与自然环境协调相融合的原则。壮族的干栏建筑都依山就势,左右相连,与山势融为一体。壮族村落建筑在空间容量较大的山坡上,不占用耕地。建造干栏之时,先在山坡上开辟出一个平台作为房基,然后在台基上立柱架楹,构建成干栏。村落周围种植树木、竹子,附近有水资源,村民通常不任意砍伐树木和污染水源。通常,村落中的建筑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设计布局既能够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作巷道,又便于用房屋前的空地来修建晒谷坪,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再者,房屋之间留有空间,有利于居室的通风和空气的流通,符合人们对房屋风水的要求。

因地制宜设计观念还要依据壮族地区的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又因各个地区风物的差异而对设计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壮族民间造物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如壮族民间造物其造型多以自然现象和自然物为元素,人们在造物之时,自然而然地吸收自己熟悉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为元素,如水波纹、云雷纹、太阳纹、蛙纹、船纹、羽人纹、翔鹭纹等装饰图形设计。壮族先民的石器设计从旧石器时期的打制石器发展到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器,再发展到后来的石刻雕塑等,其造型都以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为元素并且不断得到丰富,从简单的半球体、球体发展到有口、颈、肩、耳、腹、足、盖等复杂的形态。

三、因材施技观念

因材施技设计观念指的是造物设计首先选用合适的制作材料,其次选用合适、有效的技艺对材料进行加工设计。

材料是造物的基础,《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见,在造物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从古至今都是人们重视的环节。材料的多样性形成了壮族民间造物的多样性,从利用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的造物设计过程,人们都根据不同的材质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例如壮族利用动物羽毛制造出羽毛服饰,利用大麻和苎麻等植物纤维织布制衣等。古代壮族民间造物从选材、设计制作、装饰等过程,与人们当时的技术水平及对自然的认识密切相关。如壮族利用当地制作竹木器技术制作出富有特色的木屐、竹屐。木屐的制作多选苦楝木为材料,因为苦楝木质量轻,而且纹路美,走起来声音响亮。竹屐是用小竹条镶拼在一起,再用小竹钉固定制成,穿起来凉快。

壮族民间造物还随着材料、技术和工艺的变化不断涌现出新的形式,新造物形式的出现还契合了时代背景、地域环境变化的要求。例如人们利用壮族铜鼓、壮锦等元素设计出广西民族博物馆,以新的材料赋予了传统造物新的时代特色和内涵。又如改革开放后,壮族地区如宾阳、靖西、德保、天等、大新等县的人们利用竹编、藤编、草编等技艺,设计制作出大量的设计艺术品,既有传统造型的编织设计品(如竹篮、竹萝、竹箕等),也有现代造型的编织品(如藤安全帽、藤手篮等),这些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创汇。宾阳的竹编艺人甚至受到美国友人的邀请,赴美国进行现场编织表演,对方提出的任何器物造型要求,艺人就能马上用竹篾编织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四、因人设计观念

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造物设计采取不同的设计方式、方法、形式和手段,从而体现出所需群体不同的社会阶层、身份和背景。人在社会之中的地位、身份、性格特征的不同,使得其在日常行为之中对设计产品的占有产生区别。丰富多彩的设计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群体需求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反过来,不同的设计产品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壮族传统服装有着男女之别和社会地位高低之分,体现了壮族社会的宗族观念、文化认同观念、社会地位等。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捍卫自身利益长久化,在服饰上和被统治阶级进行区别,对服饰的质料、色彩、款式、纹样等进行规定,使服饰形成一定的形制。壮族服饰也反映出壮族阶级社会里的等级差别,如在土司统治阶段,“壮族土民的衣服只准穿蓝黑两色,土官及其亲属穿绸、缎料子,读书可穿灰、白色,考中秀才者,可和土官一样穿大襟长衫马褂。”[2]107清代,百色德保壮族土司规定,壮民衣服颜色限定为蓝色、黑色和灰色三色,且规定“绅士衣冠皆中法度,村氓男子裹帕,妇女短衣长裙、跣足。”[3]647

壮族服饰是区分性别、年龄、婚姻的标志。壮族服饰的性别区分,既是受了男女之间在礼仪差别上的影响,也是由于男女之间社会分工的差别和男女生理上的不同需要。清顾炎武撰《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〇五《广西》载,明清时期“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人也着黎桶,下围花幔。”可见,明清时期壮族男女服饰的差别其实不大,皆为短衣短裙。清代之后,男子服饰日趋简单,且逐渐弃裙穿裤,或裙裤都穿,妇女服饰则逐步追求华丽,装饰繁缛复杂。男子穿裤,妇女穿裙也成为人们日常的服饰行为习惯。

壮族服饰因年龄大小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在服饰上也形成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其主要表现在发型、头饰以及服饰式样的大小、图案纹样的多寡和色彩的艳丽或素朴之上。龙州县一带的壮族姑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梳不同的发式,如小姑娘头上梳刘海;已经有对象的或已经结婚尚未生育的女子则把刘海梳向右边;成家并有小孩的女子则将头发往后梳起,结成发髻。那坡县黑衣壮女子在成年前的发式可顺其自然,成年后须将头发梳成绾髻,置之脑后。用白布巾沿发际将头发垫上,发髻上插班簪、头笼、头叉、头花等银饰。未婚姑娘和已婚但是未落夫家的妇女头插6朵头花,已落夫家的妇女则只插头叉。[4]105

五、融入传统文化的观念

对于壮族民间造物而言,其文化功能是设计物和使用者的共同作用,蕴含人们智慧的设计物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寓意,往往会影响和制约着使用者。反过来,使用者也会根据文化传统和自身需要,改变或者重构设计物,从而设计出全新的造物设计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迁,生活器具等设计物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部分设计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逐渐消失,部分设计物由于人们仍然在使用而继续传承和延续。因此,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近现代的壮族民间造物,实际上都蕴含着深厚的壮族传统文化内容。例如民间造物与壮族宗教文化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历史上壮族先民们的认识能力和生产力水平都较低,其思想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先民们遇到许多不容易理解的自然现象时,便容易形成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信奉多神的信仰观念。在历史和现实中,壮族崇拜的自然物主要有太阳、河流、山石、树等。人们进行造物设计之时,将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崇拜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融于其中,体现了人们自然崇拜的观念,形成了我们所见的植物图形、太阳图形、云雷图形、水波图形、山石图形等。壮族在原始信仰观念的基础之上吸收了道教和佛教成分,形成了以麽公、道公和师公为核心的巫、道、佛三教合一和多神信仰的格局,其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壮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就充斥着强烈的敬神祈福的宗教内容,如壮族干栏的营造,从选定基址、备料、破土动工、砍伐主柱、加工木料、立架安梁等多道工序,都有相应的习俗仪式,这些仪式体现了人们的宗教观念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居顺利建成和对平安生活的祈求。

另外,壮族民间造物融入传统文化观念的同时还强调认知功能,通过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习俗设计出来的器物,能够让人很容易就认出其功能和形式上的要求。例如壮族的铜鼓,人们在铜鼓的表面刻画出本民族的图案装饰纹样,使铜鼓让人一看就知道其不仅是乐器,还是一种圣器。铜鼓的图案装饰纹样让人赏心悦目,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同时也达到了功能、形式和宗教象征内涵的目的性统一。

六、余论:壮族民间造物观念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设计产品与消费者、自然资源的矛盾紧张关系日益突出,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设计为民”的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可以考虑吸纳民间造物的理念和智慧。民间造物和现代艺术设计都是以服务人们的需求为目标,它们都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都是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进步和人们精神生活追求的变迁而不断演进。事实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包括壮族造物设计在内的民间造物已经同我们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但是民间造物中所蕴含的造物设计观念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现代设计同样需要借鉴民间造物的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因此,壮族民间造物观念对现代设计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壮族民间造物实用为本的观念追求简洁外形和实用的内部结构,如壮族干栏建筑、家具设计等,无不具有简洁的外部造型和实用的内部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壮族人们的实用需要,其与现代艺术设计强调功能至上、形式服从功能的观念相契合。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出功能主义,强调功能是设计的中心和目的,突出设计的科学性、方便性和效率性。其基本的美学观点就是产品设计不需要附加装饰,通过产品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来表现美,强调设计造型必须要有目的且符合功能的需要,产品需廉价、结实、耐用和高质量。从包豪斯到乌尔姆设计学院,其设计理念也都直指设计的实用目的,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的功能。现代设计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如今更加强调合理的理性追求,面向普通的民众,以合理的设计去满足大众的实用需要。

壮族民间造物因材施技观念对现代艺术设计也有借鉴意义,其启发了现代设计对设计材料的合理利用以及对传统材料的再思考、再开发和再利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材料的合理选择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设计计划、设计方法、设计目的等诸多因素是设计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与壮族造物设计的因材施技观念异曲同工。如现代设计提倡使用竹、木等对环境没有污染的自然材料,设计过程中注重对材料本身材质形态、质感、机理的表现,从而发挥材料自身的独特美感,这正是壮族造物设计中物尽其才、量材加工的原理。

20世纪80年代末期设计界出现了一股绿色设计潮流,其强调生产与消费力争对环境影响达到最小,主张设计应该考虑有限资源的使用,应该融入保护环境资源的理念,要求所设计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能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中必须按照环境保护的指标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尽量做到“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的“物尽其能三原则”。[5]135壮族的铜凤灯、干栏建筑等造物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其对现代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在现代设计看来,壮族民间造物融入传统文化的设计观念实际上就是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对象所处的文化生态背景。现代主义设计之所以在后期饱受诟病,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代主义采用同一的、单调的设计对待不同的设计问题,忽视了人的要求、审美价值、文化需求以及传统的影响,如现代主义建筑风靡全球,也使得全球的城市建筑趋同化严重,丧失了地域和文化的特征。壮族民间造物观念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融入宗教、信仰、地方性知识等文化,遵循文化的主导作用,加强对设计产品文脉的强调。事实上,这正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理念。

学界对人类生产、生活和技术的分析与阐释,以及对民间艺术、工艺背后蕴含的地方性知识、文化意义和功能的分析,无疑是给壮族民间造物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壮族民间造物所体现出来的功能至上观念、因地制宜观念、自然观念、因材施技观念、因人设计观念、融入宗教观念,往往会影响和制约着设计产品的使用者。反过来,使用者也会根据文化传统和自身需要,改变或者重构壮族民间造物设计,从而设计出全新的现代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迁,生活器具等设计物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部分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设计物逐渐消失,部分设计物由于人们仍然在使用而继续传承和延续。因此,秉承壮族民间造物的设计观念可以更好地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设计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也能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壮族民间传统造物设计。

[1]都贻杰.遗落的中国古代器具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那坡县志编纂委员会.那坡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德保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德保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4]何毛堂.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5]方怿,瞿孜文.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AN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CONCEPT OF DESIGN IN FOLKLORE ARCHITECTURES OF THE ZHUANG PEOPLE

Huang Jianfu

The concept of design in folklore architecture of the Zhuang peopl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uch concepts as practical, suitable to local conditions, specific skill required by material,designation accommodate to a person,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etc.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to the practice of modern design.

the Zhuang people;folklore architecture;concept of design

G112【文献识别码】A

1004-454X(2017)03-0119-005

﹝责任编辑:黄润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壮族设计艺术史及其文化研究”(11YJA760055)。

【作 者】黄建福,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宁,530022

猜你喜欢
造物壮族民间
针刺无骨花灯的造物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Cat’s book》
壮族山歌
以木造物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