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瑶族“度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探析
——以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吴村平地瑶“度戒”为例
陈丹
“度戒”是瑶族传统民间信仰,也是活态的生活方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瑶族民众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度戒”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制定度戒“非遗”保护的措施必须以其具体情况为依据,从传承场的拓展、度戒文化内涵的重新诠释、竞争机制的设立与合理的文化重构等方面入手进行统筹,方能实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度戒;非遗保护;保护路径
“度戒”瑶语免语方言称作“陡赛”,是大多数瑶族及部分壮族民众中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信仰。在瑶族社会中,“度戒”是瑶族男性个体成员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一活动,参与仪式的师男①师男是报名参加度戒仪式的成员在度戒期间的身份名称。不仅可以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有权参与村寨的管理或从事相关的宗教职业活动,而且在死后还可以获得“神职”;度戒也是瑶族家庭“承宗接祖”的需要。所谓承宗接祖就是继承祖先统领过的“阴兵”,把他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使自己和家庭成员都能平安、幸福;此外,“度戒”在瑶族社会中还发挥着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维系家庭稳定和塑造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因此,“度戒”历来都被视作瑶族社会中最隆重的盛事,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瑶族适龄男子都要参与“度戒”。
作为瑶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事象,民主改革后“度戒”也曾受到过极“左”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在全面兴起的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大潮中,“度戒”逐步走向复苏。但是,近年来受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各地“度戒”仪式在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就已经发生了巨变,从而导致各地“度戒”仪式在传承上的千差万别。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著名的“南岭民族走廊”腹心地带,东与广东毗邻,北与湖南交界,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聚居区之一。贺州市下辖富川瑶族自治县及黄洞、两安、花山、仙回、大平等五个瑶族乡。2013年贺州市瑶族人口共计为27.89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②www.gxhz.gov.cn贺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贺州瑶族支系众多,主要有平地瑶、过山瑶和土瑶。三个族群均属于操“免”语的瑶族支系。“度戒”在贺州瑶族各大支系中均有流传且影响深远。目前,贺州瑶族举行“度戒”仪式大多以临近的几个村为单位,有时也以乡、镇为单位联合举办。参与“度戒”的师男则不受居住地域和支系的限制,只要愿意都可以参加。举行仪式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后至春节前。但受“度戒”开支大、每年参与“度戒”的人数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各地举行度戒的频率并不一致,多则每年举行一、二次,少则三、五年才举行一次。
近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瑶族“度戒”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16年,贺州瑶族“度戒”被正式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作为2017年度向文化部推荐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候选项目。这一重大举措对瑶族传统文化保护意义十分重大。情境之下,2016年12月15日-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大平瑶族乡吴村(笔者依照惯例为该村所取的学名)传统的“度戒”仪式在时隔四年后再次举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大平瑶族乡位于贺州市平桂区南端,距贺州市政府所在地八步区64公里,是贺州瑶族平地瑶支系的聚居地之一。吴村是大平瑶族乡八个自然村中规模较大的一个村寨,该村四周群山起伏,地势偏远、交通闭塞。受此客观条件的制约,直至改革开放以前,吴村瑶族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因此,多年来吴村一直被广西贺州当地民众视作瑶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根据村中老人口述材料的推断,吴村至今已有大约三百余年①据当地一邓姓老人介绍最早到吴居住的家族在此地已经繁衍的代数推算,其中以每代间隔25岁计算。的历史。截至2014年12月,全村共有人口204户共860余人,全部为瑶族(平地瑶)。该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目前以林木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兼种少量的玉米和水稻。
民间信仰是民众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生根于民众的基本需要,并始终以一种活态的方式存在。正如高丙中先生所指出:“民间文化在现代文明主宰下的社会里是边缘的、弱势的。‘民间’之‘民’的典型意义是指充分现代化之外的人,其中农民最具有代表性。”[1]75当前,受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革的影响,民间信仰的主体也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在吴村度戒活动中也有突出的体现。参与此次度戒仪式的人中除11名师公和4个助手(徒弟)、38名师男、15名后勤人员及本村若干村民外,还有20余名来自各地的观摩、学习者。经笔者现场调查统计发现,参与此次度戒的师男平均年龄为36.32岁②据参与此次活动的赵姓师公介绍,过去参与度戒的师男相对年轻,一般平均年龄多在30岁左右。。最大年龄68岁(来自桂林市恭城县的黄某),最小年龄7岁(大平瑶族乡吴村的邓某);从文化程度上看,参与此次度戒仪式的师男中有大学文化程度2人(邓某、赵某均为贺州市八步区人);大专文化程度1人(步头镇赵某);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2人,初中文化程度9人,其余为小学文化程度。从师男职业结构方面看:有自由职业者8人,公务人员1人,村医1人,工程技术人员1人、司机1人、工人1人,其余多为因身体健康原因或其他原因而在家务农者;此次主持度戒仪式的师公共为11人(徒弟不计算在内)。其中正度师1人,引度师3人,通行师、茶煮师、开教师、保举师、诵经师、书表师、证明师各1人。师公最大年龄者82(诵经师邓某),最小年龄28(引渡师邓某)。平均年龄58.63岁。从业平均年限31.6年,从业年限最长者为保举师龙某(40年)和诵经师邓某(40年),从业年限最短者为引度师邓某(3.5年)。从文化程度来看,有初中文化程度3人,初小文化程度8人。从职业上看,师公中有教师(退休)1人,自由职业者3人(多在广东佛山、东莞等地),其余因年龄大而不便外出,在家务农(个别年事已高者已无法从事农业生产)。
以上情况表明,目前参加“度戒”的师公、师男群体不仅在文化程度上有了整体性提升,而且从业结构也更趋向于多样化,另一方面,无论师公还是师男,在眼界的开阔性方面较之过去的师公、师男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度戒”是耗资巨大的活动,因此历史上吴村瑶族度戒长期依附于“还盘王愿①也称“跳盘王”“还盘王愿”“祖宗愿”等。主要流行于蓝靛瑶和过山瑶年等支系中的传统节日和宗教活动,相传为祭祀始祖盘瓠而举行。时间多在十月以后至年前,但各地并不统一,大多数为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节期三至七天不等。届时,主要杀牲、跳长鼓舞诵盘王大歌祭祀盘王和其他一些神祗。”(瑶语称作“奏宕”)的祭祀,但它又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独立的主题。相对于还盘王愿——“奏宕”主题的仪式,瑶族称提升个人社会地位并“承宗接祖”的这种仪式为“陡赛”。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采取支持、鼓励和积极引导的政策。国家在场由此成为影响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语境。在此次度戒仪式中,作为基层组织的吴村村委会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也是监督者和引导者。在通往法堂的路上,以村委会名义打出的多幅巨大横幅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活动的参与者:“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传承瑶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而在完全由瑶族“装坛师”搭建起来的法堂大门上“民族风情千秋在,宗教文明万代扬”,“道教兴隆”(横批)的对联则表达了广大师公和师男们希望借助国家宗教政策来获得活动的合法性诉求。就参与度戒的师男而言,笔者现场调查发现:希望通过参与度戒仪式“承宗接祖”的有3人;希望通过参与度戒仪式“传承民族文化”的有7人;希望提升自己度戒级别(但不一定做师公)的有7人;认为度戒是“民族风俗习惯”而需要遵守的7人;受家人驱使而来的有3人;专门为巩固婚姻“结印”而来的有2人;直言将来要做师公的有2人;其余个别为不愿透露消息者。相对于传统的度戒中师男希望借此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社会成员资格、抵御对死亡的恐惧和满足死后化作神灵的期望②后一种心理也正如日本学者竹村卓二所指出的那样“瑶族人深信通过这些功德修成仪式(度戒仪式——笔者注)有利于他们在神灵世界中的地位。其具体表现是‘阴兵’观念”。来讲,在此次度戒仪式中,师男的心理诉求更为多样化。而对师公们的现场调查表明,尽管师公们在回答类似“为什么要举行这次度戒”这一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解释,但绝大多数师公都一致表达了类似“将度戒瑶族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心愿。可见,举行“度戒”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着变化。正如金泽教授所指出“当下活跃的民间信仰是以一部分民众为载体的,民间信仰虽然是一种历史的传统,但当下的承载者却不是上一代人或前几代人的简单复制,而是有了很大的变化。新一代人有新的生存环境、有新的自我意识、有新的文化诉求。所以人们不是被动地复制历史,而是带有不同意向和不同主动性地创造历史。”[2]349-350可见,受主流话语的影响,参与“度戒”的瑶族民众已经普遍接受了将“度戒”作为瑶族传统文化,并通过“度戒”仪式来展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这一事实。
“宗教禁忌,说到底,与这些界限,或说这些‘空中楼阁’有关。禁忌是不许人们做这个做那个的行为规范,实际上是在强化和维系各种文化范畴的界限性,禁止人们随随便便地模糊或逾越这些界限。”[3]141因此,禁忌不仅具有强化神圣与世俗之间界限的重要功能,而且还具有规范、塑造崇拜者个人态度和精神性状的作用。
同绝大多数瑶族支系的度戒仪式一样,吴村瑶族的度戒仪式贯穿着多个禁忌,其中“斋戒”“净身”是最基本的内容。道教认为学道修斋必须保持身心的清虚和恬静状态,即《云笈七签.三天内解经》所云:“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藏清虚,降真致真,神与道合居。能修长斋者,则道合真,不犯禁戒也,故天师遗教,为学不修斋直,冥如夜行不持火烛”[4]232。因此,仪式前和仪式中的斋戒是必须严格遵守、不可或缺的,否则得不到神力的支持。根据当地师公的介绍,历史上吴村瑶族度戒所要遵守的禁忌是非常严格而繁琐的。报名参与度戒的师男通常要提前一个月左右开始斋戒,且必须遵守每日淋浴、不许说脏话、不许吵架打架,及夫妇不得同床等禁忌。待迎接师傅进入法堂后,在仪式中必须听从“师哥替”的指挥,不得进厨房、不得杀生、不得随地大小便;另外,在度戒过程中师公、师男必须穿本民族传统服装等。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建构,无论其建构还是其文化的再生产,都不是孤立进行的。除了内部的互动之外,还有外部的互动。宗教形态的这种外部互动,使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诸多非宗教因素,参与到宗教的文化建构及其再生产过程之中”[2]350。根据笔者现场采访发现,现在师男斋戒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多数已婚师男是在仪式开始前一周左右才开始斋戒、沐浴等。加之此次参与度戒的师男近半数都是远道而来,而吴村当地的生活条件又艰苦,因此,客观条件限制了度戒期间师男的某些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依照传统,除在仪式的最后一阶段举行送神并开荤外,整个度戒期间师公和师男每日只能以白米饭佐以青菜、豆腐为食,以保持身心的清虚与恬静。但此次活动对“斋戒”作了大胆的改革:从度戒开始,每日四餐(早、中、晚餐及夜宵)均为荤素搭配,三荤一素,以荤为主。为此,某师公作出了如下解释:
“参与这次活动的客人大多是远道而来,我们作为东道主,也要表达一下我们的情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怎么能让贵客们吃素呢?再说,度戒仪式很费体力,无论师公还是师男都很难承受得起,过去吃素是没条件吃荤,现在有条件了改善一下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神会谅解……为此,我们还专门打卦问过神,神同意了才这样做的。”①访谈时间:2016年12月16日下午3:30;访谈地点:度戒法堂后菜地旁。受访人:邓某,现年三十五岁,初中文化,三戒师公,做师公5年。在场人:笔者,在读研究生张某、刘某。
此外,在整个“度戒”仪式期间,还有多条“禁忌”被打破。例如:由于法堂与厨房之间没有设置任何隔离物,仪式期间师男及前来参加“结印”的女眷时有出入厨房“试探”伙食的情况。因此,传统度戒过程中不允许师男进出厨房的禁忌被彻底打破。再如:在吴村传统的度戒活动中,临时性厕所和休息室也都必须依性别分开,不得混用②据本村一赵姓师公介绍,度戒中男、女使用的生活设施如厕所和休息室都必须分开。2012年吴村度戒时,也是依照惯例修建男女休息室、厕所各一,严格按照性别分隔使用。,但此次度戒中相关禁忌也不再遵循。或许,正是由于承受不起活动中传统禁忌被屡屡破除带来的压力,一位年长的师公在度戒期间多次到主坛前向神“赔罪”,请众神原谅师男们没按照要求遵守传统禁忌和规矩的冒失。
作为“度戒”场所的“五福法坛”是沟通“上、下天人”的神圣空间。因此,对度戒法坛的装饰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另一方面,正如梁永佳博士所言:“仪式空间是唯一受到当地人认可的空间概念,……仪式空间是真正的本土知识,它受到当地人认可的原因,在于它的非时间性”。[5]71为了保障仪式的严肃性和空间的本土性文化特征,瑶族度戒师公队伍中专门设置有一位从事法坛装饰的“装坛师”。装坛师必须由度过“三戒”以上的师公担任。传统的法坛装饰以各色手工剪纸为材料,工作浩繁而艰苦。据一位年老的邓姓师公现场介绍,仅剪出各种纸花就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如果再将这些剪纸贴好、装好,至少需要半个月。因此,掌握精湛的剪纸技艺也是成为装坛师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用于装坛剪纸的纹样都有规定,不得弄错。但此次度戒法堂的装饰可谓令人“耳目一新”。在法堂的正中央上方位置,传统的剪纸已经被当地民众戏称为“高科技”的喷绘所替代,法堂前方九宫门的装饰已经全部换成了文体用品店买来的彩色三角小旗拉花及机器生产的彩色玻璃纸拉花。过去供奉在法堂中央的神画像必须是专门的画师根据世代相传的《盘王一本》,用专门的矿物颜料精心绘制,且使用前必须“开光”。但此次活动中出现了多套用打印机“彩打”出来的神画像。一位年轻的引度师公带来一套自己的神像画,自豪地告诉笔者:
“现在这个成本就低了,节约了许多。过去弄一套神像画至少得两千块(钱),还容易坏(纸质的——笔者注),现在这套我只花了两百块左右,(塑料的材质)还防水。”①根据笔者现场录音整理。采访时间:2016年12月16日中午11:30许。地点:吴村度戒法堂现场。受访人:邓某,吴村人,现年33岁,瑶族,初中文化,引渡师。
此外,在笔者的访谈中,年轻的“装坛师”徒弟(“法堂”装饰的实际操作者)对“现代科技”的高效率表露出满意甚至带有几分得意。针对今年度戒法堂的装饰,笔者对其(赵某)作了一个“专访”,以下是笔者的访谈:
……
赵某:“我们这个装饰采用的是“高科技”,(从城里打印店)带回来往墙上一订,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半天就OK,比起过去要轻松得多。过去光是剪纸就是一周,又是买纸又是剪,累得腰酸背痛。”
笔者:“做法和从前大不一样了,老的师公没责备你吗?”
赵某:“不会的,我都搞了好几处了,桂林、百色和湖南都是我去弄的,也都没人骂,挺好的,还骂什么呢。”
笔者:“你以前学过画神像画吗?”
赵某:“没有,也没必要,都什么时代了……”
笔者:“那你知道这些神的名字和各自的职司吗?还有,为什么要这样画?”
赵某:“不知道,以前有这样一张纸(用手比划纸张的宽度),他们(老师公)给我的,现在都不知道弄到哪儿去了,让我照着画,也不知道是什么。我也没心思学那些,太复杂,也没必要。”
笔者:“好像是有一本专门介绍如何画的书……”
赵某:“我没见过。”
……
笔者:“你做‘装坛师’的徒弟几年了?”赵某:“四、五年了。”
笔者:“都到哪些地方去帮别人做过呢?”
赵某:“桂林、百色、金秀、湖南……好多(地方)都想不起了,做得蛮多的”。②根据笔者现场录音整理。采访时间:2016年12月17日凌晨6:30许。地点:吴村度戒法堂现场。受访人:赵某,吴村人,现年32岁,瑶族,初中二年级辍学。在场人:师男赵某,44岁,大专文化。……
此次吴村瑶族度戒仪式持续了四天三夜。整个过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天:迎接师公入坛、请神、砍幡,挂神像、吊榜文;第二天:师男树幡、施术变身(试上刀山)、发兵马、送法衣法帽、挂三台灯、给神像开光等;第三天:度水槽、上刀山、过火海;第四天:传授法术、颁发职位文书、授印、祭神、吃老君饭等。从仪式的程序安排上来看与过去度戒仪式大同小异。但是,整个度戒仪式中,除了上文提到的诸多戒律的破除和法堂装饰上的变化以外,还有许多的细节都体现了度戒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其一,诵经程序的简化。在师公喃经请神时,有相当部分经文除了所请神仙的名号各不相同外,格式都基本相同。但经书中的固定格式具有强调的作用,师公一般不随意删改。笔者及多位在场者发现此次度戒仪式中,一些师公对喃经做了“简化”处理。即在念经时,相同的句子只念一遍,而在念到所邀请的神祗名字时一次性将全部的神名念完;其二,师公及师男着装上的变化。在宗教活动中,着装通常被视作“圣化”仪式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度戒仪式中,要求师男必须穿民族服装,师公也必须要着师公道袍和本民族服装。但在此次活动中,除部分外地师男和外来观摩的瑶族同胞外,本村师男、师公的着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在迎神等仪式以外,师公多数时间是穿着日常服装,只是在背心处临时缝上一块方形的绣片,以“象征”自身穿了传统服装。此外,在仪式现场,师公们也一改过去矜持和威严的形象。如:度戒期间一些师公因见缝插针地利用喃经的间歇“争分夺秒”地玩手机游戏或微信。更有一位年长师公在喃经请神的过程中手机突然响起,于是他暂停下来,等接完电话后又继续喃经。这一滑稽的场面引起在场者的哄堂大笑。
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的珍视。全方位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多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立、专项资金的设立,所有这些都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因此,当前瑶族“度戒”正面临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此次吴村“度戒”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颇具代表性。总体上来看,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
1、传承人老龄化导致传承后继乏人。笔者迄今已多次观摩过瑶族“度戒”仪式,但发现在每次活动中,师公的老龄化都是十分突出的问题。正如上文所提到:有的师公虽年过八旬,但因缺少接班人而不得不在台上硬撑。另一方面,由于人手不足,师公队伍多为临时拼凑,而活动中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更是常见的事。这种情况导致师公在仪式中体力透支或因临时客串别的师公职位而难以保障仪式的质量,更有甚者干脆省略某些程序。或许,这正是上文提到的某些师公“简化”喃经程式的苦衷所在。
2、传承方式僵化、传承场单一。瑶族“度戒”师公的职业多为父子相传或师徒相传,但以父子相传的情况居多。当前,由于受到“非遗”的“产业化”保护的影响,“度戒”的商业化倾向已初露端倪,进而在传承人的培养方面“子承父业”以便“垄断”资源的做法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对于那些因祖上“度戒”级别低,但又希望成为传承度戒文化的人来讲,“级别规则”则是很难被打破的限制。再者,传承场的单一难以为成长中的年轻师公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要想成为一名师公需要多年的实践和磨炼,尤其是要牢记并熟练背诵所喃的经文更是需要下一番深功夫。而这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这种情况对于那些平时都在广东、深圳等地务工挣钱的年轻人来讲更是如此。他们除了年末回家过节外,平时也很少回家。即使在家时记住了一些经文,但长时间不“操练”自然也就生疏了。
3、传承人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此次“度戒”充分暴露出多数师公和师男对于“度戒”缺乏文化自觉。也就是说,作为“度戒”的主要传承者并不完全清楚“度戒”的来龙去脉,以及“度戒”在瑶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更不清楚“哪些应该保护?”“为什么需要保护?”以及“如何保护?”等。以上文提到的法堂及其装饰为例:作为“度戒”仪式的物质空间,法堂及其装饰包含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如:法堂如何选址?如何装饰?等等。但遗憾的是作为装坛师公并不具备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反而热衷于赶时髦,追求“高效率”。此外,由于多数年轻师公在成长过程中抵挡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整天忙于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和热情去学习相关经书的知识。更不用说像老一辈师公那样将经书背得滚瓜烂熟了。从而最终导致在师公的代际交替过程中“度戒”相关知识的保护、传承都发生了严重的断代危机。
4、信众的萎缩。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瑶族民众对“度戒”的认同和期许也正随之变化,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主流文化的渗透,正在不断消解着“度戒”的光环。“有病求医”“事在人为”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道理。而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和本村主要经济支柱的变化①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已经转变为林木生产。传统的农耕仅仅是补充,且所占比重极小。,笃信依靠“度戒”即可确保整个村寨人丁兴旺、风调雨顺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对神的崇拜热情也正在下降。田野调查证实,适龄人群中参与过“度戒”的人不足三分之一,且地理分布不平衡。因此,因势利导地改革和创新,以增强“度戒”的凝聚力,确保瑶族民众对“度戒”的认同迫在眉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生活文化。实现度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和核心是做好传承。而要传承好“度戒”文化,使之“活”在瑶族民众的生活里,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
1、夯实“非遗”申报的基础工作,明晰保护责任和义务。当前,“度戒”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做好度戒的文化宣传、资源普查、传承人的遴选是当前的工作重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善相应的保护机制。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完全靠政府来运作是不现实的。但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纯粹依靠民间来操办也是不可取的。因此,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引导,采取民间运作,将传承和保护的责任与义务落实到人头,做到责任与义务明晰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度戒的非遗保护只能是一盘散沙。
2、提升文化自觉,加大研究力度。要保护好“度戒”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首先要有文化自觉,对“度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定位。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科学的行动,传承者就成了乱撞的“无头苍蝇”。“度戒”对于广大瑶族同胞来讲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活态的生活方式。因此,要真正认识“度戒”的文化内涵,并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度戒”在传承中的变迁,既不能将其视作出世的、神秘莫测的、令人敬畏的“制度性”宗教而不允许它有丝毫的改变;也不能因为它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对其进行随意的篡改或“创新”。加大研究,深刻认识“度戒”的文化价值和发展规律,是实现“度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要求。
3、重新诠释瑶族“度戒”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时代性特征。让民间信仰真正回归到民众的现实生活中,以提升群众的认同感是当前民间信仰传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迫切任务,瑶族度戒也不例外。因此,除了加强对度戒文化价值和保护理念的宣传,以提升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思想意识外,还必须在继承“度戒”一脉相承的文化精髓的同时对“度戒”及其文化内涵进行重新诠释,赋予“度戒”新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以缩短它与广大民众之间的距离。否者,传统的度戒只能走向萧条,最终被社会无情地抛弃,更谈不上对其进行“非遗”保护了。
4、平等竞争,轮流举办,建立内部交流机制。举办“度戒”仪式不仅花销大、持续时间长,而且工作量巨大。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扩大影响,同时也为保障仪式的质量,可以采取类似申办“盘王节”的办法来招标,让有条件的乡镇、村寨或师公团队平等竞争,轮流举办。这样做既可以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师公之间相互切磋,还可以在无形中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地域特色的瑶族“度戒”,开创“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新局面。同时也检验了师公们的真才实学,让有才干的师公脱颖而出。此外,还能为师公、师男提供更多与外面接触的机会,从而有利于突破传统的狭隘观念,增强瑶族的文化自信。而大范围的“度戒”的开展所吸引的参与者,也可对活动的东道者进行监督,杜绝仪式过程中“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
5、做好旅游开发和数字化交流平台,构建新的传承场。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民俗文化借助旅游资源开发不仅可以得到有效传承,而且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度戒”中有许多兼具社会和谐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文化事项。比如:“度戒”中有一个必须由夫妻双方共同自愿参与的环节叫“结印”。参加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希望借助神灵的庇护巩固婚姻的美满与幸福,同时表达夫妻二人希望今后“世世代代永为夫妻”的美好愿望。在瑶族社会中,“结印”对民众的婚姻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结印”不仅可以增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可以使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如果能在本地旅游空间中增加此环节来展演瑶族这种独特的婚姻文化,激发部分游客的参与,不仅可以传播瑶族的民族文化,并对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可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含量,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将“度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度戒的传承现状、各地师公队伍的情况、度戒使用的经书、仪式过程等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度戒相关数据共享平台,便于查询和学习。
6、适当改革,扩大群众认同的基础。民间信仰是民俗的核心内容,民间信仰要真正回归到民众当下的现实生活“本位”之中,就不应当以“传统”的、“标准”的模式的来规约其传承。瑶族传统度戒仪式的产生具有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但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改变,仪式中一些传统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对这些不合时宜的枝节进行必要的改革,对扩大群众的认同基础是必要的。比如,民主改革前,一些瑶族同胞举行度戒时要举行近似残酷的“节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瑶族在历史上生存的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残酷的民族剥削,断粮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举行节食的严峻考验是为应对日后随时可能发生的断粮做准备。而今,国家繁荣,民族压迫不复存在。类似传统仪式中“节食”这样近似残酷的“戒律”是否还有继续传承的必要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这种社会变革不仅对瑶族“度戒”的文化生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给瑶族民众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生活态度、精神需求、文化认同、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带来了巨大变化。较之从前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那种简单的延续,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抢救和保护“度戒”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任务十分紧迫。让“度戒”这一民间信仰真正回归到民间,回到民众的生活中,实现对其“非遗”的活态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对“度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有效保护,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转型对度戒的影响,因势利导,寻求切实可行的保护办法。为此,我们不仅要更新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度戒传承的新机制,对度戒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诠释,努力扩大民众对度戒的认同感。同时,充分利用旅游开发和数字化平台,拓展新的度戒传承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对瑶族“度戒”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
[1]乔晓光.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2]金泽,陈进国.宗教人类学(第一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金泽.宗教禁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4]冯国超.道藏选粹[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5]梁永佳.象征在别处:社会人类学探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李 妍﹞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ON WAY ABOUT THE YAO’S DUJIE RITE:TAKE THE DUJIE RITE OF PINDI YAO IN WU VILLAGE OFPINGUI DISTRICT OFHEZHOU CITY OF GUANGXI AS AN EXAMPLE
Chen Dan
Dujie rite is a kinds of traditional folk beliefs,and a living life way to Yao ethnic groups.It Contains abundant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about nature and the univers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Dujie rite is undergoing dramatic changes,and many problems which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must be solved.The protection measures which develop 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Dujie rite must be based on it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and should be develop the heritage palace,renew and enrich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establish the system of competition mechanism,and reconstruct reasonably to realize the living inheritance.
Dujie rite;heritage protection measures;protection way
G112【文献识别码】A
1004-454X(2017)04-0107-008
【作 者】陈丹,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副教授。广西贺州,52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