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巍
【摘 要】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学生的创新创业信念等三项工作作为重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呼伦贝尔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0-0193-01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必须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实际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还要有特殊的实践环节,这样才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一、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不是在短时期内形成的,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思维等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有科学的课程体系,还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个专业教育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为此,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其教育目标不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专门人才。”
二、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良好的环境影响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创新创业环境。
政府要政策配套,建立服务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政府应当提供以下服务:一是提供创新创业资金。大学生创新创业难,起步更难,特别是第一桶金所需要资金的支持,政府应当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金的支持。二是加强各类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机会,通过培训可以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政策、法律、财务等方面的知识。三是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的变化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这就需要政府加强指导,从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机会。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想创新创业,人人能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
高校是教育的主体,担负着教育的主要职责。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還需要贯穿大学生四年的各类学习环节中。要将创新创业素质的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各类课外活动中,要从大学一年级起开设创新创业课,使学生尽早了解创新创业的内容,从一进校就培养学生“做老板”,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掌握市场信息,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我国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较大。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理解。大学生毕业后开始创新创业要得到家庭的支持,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创新创业当中去;另一方面,家庭的创新创业思想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如浙江人的创新创业精神大部分是受到家庭的影响,从而走上创新创业之路的。因此,大学生父母要营造有利的创新创业环境,要鼓励他们思考社会所需和自己所能,扬长避短。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精神,在创新创业中锻炼自己,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学生的创新创业信念
人类的活动都是有一定的动机和需要的。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人们之所以建构理想并为理想献身,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需要,并以自己的主动性,通过实践去满足这些需要。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就业压力和社会的竞争,普遍存在着为生存和发展奔波,纯精神性的目标暂时置后的现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世界潮流对我们的影响不可避免,西方青年正在经历的世俗化过程也必然影响到我们。但并不能说人们心中已经泯灭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去引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想,坚定其为之奋斗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孙忱.“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
[2]沈文青,孙海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4(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