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火山:用一夕生命缔造万年景观

2017-11-21 11:51王海雪
今日海南 2017年3期
关键词:儋州火山海南

文|王海雪

海南火山:用一夕生命缔造万年景观

文|王海雪

王海雪,1987年生,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发表于《天涯》《山花》《创作与评论》《黄河文学》《小说界》《中国国家地理》《文学港》等刊物,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新华文摘》转载,获海南省2014-2015年海南文学双年奖之新人奖、2016紫金·人民文学之星中篇佳作奖,出版小说集《失败者之歌》。

当岩浆喷射而出,天空壮丽,其色赤红,世界改变了,多少年后,这些红色在时光的漫长变化中,生长出浓郁的绿色。

有说六千多万年前,海南岛和大陆是相连的,之后的地壳运动,让相连的部分塌陷,海水侵蚀,形成古琼州海峡。而后,火山开始喷发,海南岛北部的大片地区在慢慢扩大。另一种说法,则是先有火山喷发,地壳深处的熔岩露出地表,再接着发生了塌陷,琼州海峡形成。先塌陷还是先喷发,要怎么去考察清楚?这两个说法,都说明海南岛的今日,曾和火山喷发有着很深的关系。

如今被绿色环绕的海南岛,你能想象吗?在万年之前,这里曾经是火山频发、熔岩流淌的不毛之地,是一个火之岛!海南岛北部地区有火山100余座,其中规模较大的有86座。地质学家考证,这100多座火山在第三纪、第四纪地质年代中,共计喷发了十期共59次,使琼北地区成为我国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最强烈、最频繁、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火山海岸:石牙交触恍惊雷

一次火山爆发,燃烧的岩浆突破地壳,喷涌而出流向大海,冷却后的岩石,历经万年海浪撞击、冲刷,在儋州、临高的后水湾一带留下了奇异的火山海岸——它们与海南东部的海岸线截然不同,海蚀地貌特别明显,被旷日持久的时光和潮涨潮落的海水雕刻的嶙峋怪石在沙滩绵亘十余里,遍布浅海。位于儋州的火山海岸就是琼西火山海岸的代表。

或许是因为远离市区,并未过度开发,区内天然植被和自然生态保护较好,儋州峨蔓镇的火山海岸“龙门激浪”经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组考察后被认为是海南滨海莽原带之一,如今已经成为儋州市重点发展的旅游项目资源。清代举人文冠斗所题诗作《龙门激浪》云:“龙门春暖浪频催,簇拥桃花次第来。海面纷飞疑喷玉,石牙交触恍惊雷。腾空直起争风势,拍岸斜翻卷雪堆。鲤化定然烧尾去,莫教点额抱珠回。”道出了此地的山海雄奇之大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万年之前就已开始雕琢这片海岸,海蚀崖上的赤红在低沉的天空中将周围印染成红色。“红花印”在“龙门激浪”附近,是儋州火山海岸的一块海蚀柱,在海水日夜雕刻之下,它周身已经遍布棱角,如刺,如刃,赤红的身体像一位与浩瀚海洋搏斗的巨人。

从红花印附近望过去,远处大海苍茫,岸边是大大小小或黑或红或黄或灰的石头,沙滩上粗硬的鹅卵石让人想到三亚海边细腻的沙滩,二者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天地之间,山海之间,水火之间,经过时间的淘沙,竟也有握手言和的时候。

在海南偏远的西部,相较资讯发达的外界,它们自我封闭成另一个世界。人们一提到沿海地带,通常会想起琼海、文昌、万宁和三亚,却鲜少会想到西部,西部遭遇的地质运动太过猛烈,所以需要很长时间来沉睡消化。儋州有山、有海,临高也一样,它们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文明。儋州调声独特的地域风格、历史的源远流长,让它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高渔歌“哩哩美”不仅是海南民间歌谣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的渔歌,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西部,多年来的沉默造成了多年的孤独,多年的孤独孕育了相同的地域背景,却诞生了不一样的人文风情。

由于靠海的缘故,不管是儋州还是临高、文昌一带,大多数人都以捕鱼为生。沿火山带的住民通用的语言都和省内通行的海南话有所区别。这大概可以追溯到冼夫人带兵平定海南时期。冼夫人的士兵多来自古百越一带,平定战乱后,士兵多留在了当地,民族的交融开始发生,形成了现在说方言的西部人。西部火山地带的洋浦千年古盐田,便是人类利用自然的结晶。7000多块大小不一的火山岩石安静地呆在那片开荒出来的土地上,以一种对抗时光的姿势,诉说着盐田人历经千年的生存故事。千百年来,人们把海水挑来,倒在磨平的石块上,阳光暴晒,水分蒸发,盐分结晶便成了。人们内心深处认为,阳光和海水经过简单的相互作用,所生成的这白花花的结晶,是一种生命的给养,也是天地馈赠的厚礼。在很长的年月里,他们都不会想到,这些石头,曾经是地底滚烫的岩浆,经过愤怒地涌射,红色的流体冷却,变成了黑色的石块。是人们适应了自然,还是自然按照着不可逆的发展,引着人们走向一个难以说清的未来?

羊山地区:此消彼长的火山文明

琼北第四纪火山区的石山、永兴一带分布着大小30多个火山,琼北火山口明显地呈北西方向排列,形成典型的中心式火山群,是琼北最新期火山。这里的火山锥体保存完好,火山口轮廓清晰,熔岩流边界明显可辨,裸露于地表的各种火山喷发物,如火山渣、火山弹和熔岩流的流动构造都保存极好。位于海口城郊的雷虎岭和马鞍岭即为典型的现代火山口,许多研究者也都根据火山的地形、地貌和地层学关系等研究将其置于全新世火山之列。

火山的喷发和沉寂,是一场此消彼长的生命过程。迁徙而来的人们,在漫长休眠期中的琼北火山孕育出独特的文明。

海南火山群落的民族聚居,以海南北部的火山人较为典型。琼北火山区域1000平方公里的群落聚居地,被称作羊山地区,曾经让这片土地一片阴霾的火山灰早已变成肥沃的土壤,孕育出1200多种植物,从飞机上俯瞰,你会惊叹这座城市的“绿动”。但是,你知道吗?这里的干旱曾经困扰当地居民数百年。而这一切,又都和火山地质运动有关。火山岩石多有气孔,雨水渗入地表,经气孔又渗透到地下,所以羊山地表缺水,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火山岩掩埋了土地,僵硬的火山岩石让当地人为寻找水源而费尽心机。每到下雨的时候,放在屋檐下的大缸便派上用场,积蓄的雨水用来淘米做饭洗衣。屋檐下水缸排列,在下雨时,汇成了一场交响乐,汇成了一场狂欢。人们都饥渴地盼望着水缸流溢——满溢的雨水,可以让人们在很多天内省下找水的时间,感受在此安居的闲适。羊山的井也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才挖掘出来。一般都挖到几百米的深处,井口几百个火山岩台阶承载着一个村庄的日常生活运转。火山深处的水甘甜清凉,可直接饮用,是天然的矿物质泉水,这些井水被赋予浓郁的火山生活色彩。在火山人随处可见的简陋神社中,也渐渐有了“井公”的一席之地。万物有灵,自然地,也有“井公”在管着这片村落的几口小井,守护着从父辈的父辈的父辈……那里延续下来的日子和生活。火山人对神灵的崇拜,除了源自古老的百越习俗外,还多受中原道教文化影响。

漫山遍野随处可取的火山岩石成了羊山人的建筑材料,火山岩石多气孔,通风纳凉,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在石山、永兴、龙塘等镇,至今保存着完好的火山村落。抚摸这些有着几百上千年历史的石屋、石磨、石盆……人们顽强地面对着自然,希望把自然所赋予的一切,都用到日常的衣食住行中。随着自然而产生的习俗,只要自然还没有发生改变,便很难一下子去除殆尽。或许,今日在羊山地区还盛行的某个习俗,千百年前已经存在。这种在野地里顽强生长的习俗,便是文化,便是孔子所说的“礼失求诸野”的那个“野”。

火山脚下的人们,并不担心它什么时候会苏醒,他们只是欢欣于火山带来的充沛雨量和繁茂的数不胜数的植物。作为海口的“绿色之肺”,它带领火山人创造了太多奇迹。火山人对火山这片土地,充满敬畏与热爱。他们一代一代用自己的语言唱歌,在节日里进行各种仪式,敬祖爱神,小至花草树木,大到山川河流,都是他们崇拜和尊敬的对象。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的赋予,人们只能与自然和谐共存,彼此呼吸。

本文责编/曹秋秀 邮箱/364801105@qq.com

猜你喜欢
儋州火山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有趣的火山图
海底火山
火山
儋州宣言——2017年12月16日“苏东坡与文化儋州”全国专题学术报告会通过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热带宝岛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