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MOOC背景下地方高校公选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以“智慧树”教学平台为例
杜 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MOOC的普及,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模式也更加多元化。引进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技术支持,开展混合式教学运行模式的实践,以期对地方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MOOC;公选课程;混合式教学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MOOC的概念进入大众的视野。MOOC即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1]2012 年被称为慕课元年,世界许多顶尖高校开始开设网络课程。在教育部的推动下,由网易和爱课程网合作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智慧树”网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课程运营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平台在国内拥有众多的高校会员。“智慧树”网在为高校分享和观摩优质课程资源的同时,也致力于帮助高校自身进行课程建设和促动高校优秀教师内生动力的提升。[2]2015年学校在公共选修课模块引进了数门“智慧树”平台混合式教学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上课学生的好评。
通识教育课旨在为学生提供均衡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健全学生心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建设,并且把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为五大类:自然科学门类、人文社会科学门类、教育科学门类、艺术体育门类、外语门类。随着慕课网络平台技术的进步,学校在鼓励教师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公共选修课同时,根据课程资源情况引进一定数量、国内知名大学教授主讲的网络在线学习课程。网络共享课程的引进使学校的课程结构更加优化,课程资源也更加丰富,并且可以进一步带动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学校在最近几个学期与“智慧树”网教学平台进行合作,开设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公共选修课程。
互联网教学平台模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不仅给原有传统课堂带来勃勃生机,而且也可以让许多普通高校学生通过共享课程教学平台认识更多的知名教授,并与国内或国际顶级学者有个“亲密接触”。[3]“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了基础服务设施,建立了专业的服务团队,制作了优质的课程内容。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模式,将一些创新、前沿、经典的课程传授给高校的学子,并且在交流互动过程中使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有进一步提升。
(一)学生选课环节
在校学生登录学校“教务系统”,从系统中可以选择1-2门课程进行修读。其中,理论型课程班级人数最低为60人、技能型课程班级人数最低为30人,如未达到,该课程将不能开设,学生可另选课程。对于网络教学课程学校未设最低选课人数限制。选课名单确定后,学校将名单发送给“智慧树”课程专员,课程专员将名单导入“智慧树”网的系统。选课学生可以在“智慧树”网首页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号或学号进行登录。
(二)教师导学课
选课学校指导教师的导学课一般是在网络课程开课以前进行。首先,导学课应对课程背景、课程简介、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且分章节对网络课程进行提纲挈领的讲述。其次,在教学要求中提醒同学们及时登录“智慧树”网站进行注册和学习;并要求同学们加入课程教学班级qq群和微信群,以便及时沟通和交流。再次,向学生明确纪律要求和课程的成绩组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网站论坛活动,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踊跃参与课上竞猜题问答;并要注意学习进度,做好课后练习。最后,根据“智慧树”网站和开课学校教学团队教学安排,公布见面课直播互动时间表。简要介绍每次见面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将选课学生进行分组,选出小组长,以方便后期教学作业的完成和讨论互动。
(三)见面课
每个学期见面课次数为四次。每次见面课会根据网络学习的进度,设定一个主题。见面课前任课教师会把作业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发给选课学生,学生按照导学课时的分组进行完成。见面课一般分为四个环节:直播教学环节、题目竞答环节、作业展示环节、小组讨论环节。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巩固前期学生网络学习的知识点,又可以通过任课教师的直播互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题目竞答和作业展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赶超的学习氛围。
(四)成绩评定与修读证书
“智慧树”网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与权重:在线视频与作业占40%,见面课的出勤、讨论、发言、回答占30%,期末在线考试占30%。鼓励同学参加线上论坛,对在论坛表现好的同学,可以给予加分。“智慧树”网站开设的有些课程由学生自愿申请修读证书。比如,由同济大学杨如增教授开设的《珠宝鉴赏》课程,如学生达到了修读要求,可以获得由同济大学宝石教育中心颁发的修读证书,深受选修学生的喜欢。
学校从2015年开始和“智慧树”网站合作,共同致力于高校共享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在最近几个学期的实际教学运行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完善。
(一)选课方面
选课时学校学生使用学校内部的教务系统进行选课。由于学生在第一周试听时段内可以退选和补选,所以会造成教务系统的学生数据和“智慧树”网站的学生名单不同步,给任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麻烦。要想打破这一瓶颈,就需要将学校的教务系统和“智慧树”网站进行对接,实现学生选课数据的实时更新。
(二)成绩的评定
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智慧树”网站成绩评定模式还有待于完善的地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视频学习占40%,所占的分量过重,导致见面课所占的成绩比例只有30%。四次见面课的成绩为30分,平均每次课任课教师只有7.5分的操作空间。并且7.5分中,考勤占了5.5分,而回答问题的表现只有2分。这样老师给同学打分时就没有区分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同学上课积极性。现在高校课程考核评价逐步由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所以网络共享模式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也应当适应课程考核趋势,调整考核权重,注重过程和效果评价。
(三)加强教学团队的沟通
“智慧树”教学平台应组织一些教学组织、管理研讨会,加强开课学校与课程核心教师团队沟通。开课前明确本学期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以及在开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开课过程中认真完成教学要求和相关工作。课程结束后总结本学期课程开设情况,并作好课程的整体情况分析报告。邀请学期优秀教学团队分享教学经验,让新入教师心中有数。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打破了发达地区对优秀教育资源的垄断,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将被动摇,现有的高等教育格局也将发生变化。[4]现有慕课教学中还存在缺乏有效的课堂监控、教学质量保障规范、合理的考评方式方法等问题[5]。如何使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进行有效的融合,成为教学改革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个性化学习是网络在线平台的优势,但是有接触、有温度的教学感觉却是传统教学的亮点。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线上的“视频教学”和线下的“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对两种教学模式的一种积极的思考。学生获取知识的 “主干道”为MOOC的在线学习,而对知识的巩固、内化、吸收和提升则是在传统课堂的“支路网”。“支路网”的有效讨论、互动、疏导、消化功能,更加速了“主干道”学生大规模、碎片化、多模式抓取知识点的动能。[6]“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在多校区之间开展课程教学,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势必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1]张家军.慕课:未来教育的曙光? [J].课程·教材·教法,2016,(2).
[2]刘畅,曹峰梅.高校MOOC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实例[J].教育探索,2016,(5).
[3]何迪,王慧,周从庆.MOOC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融合式教学方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6).
[4]崔贯勋.“互联网+”教育模式下 MOOC 的教学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1).
[5]安颖.MOOC在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9).
[6]曾敏,唐闻捷,王贤川.基于“互联网+”构建新型互动混合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5).
杜 娟(1980—),女,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教育史。(江西赣州 341000)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6-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