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颖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一直受人们所重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更加重要的是,互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的主题性。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好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体性;教学建议;思考尝试
在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强调对学生的学习主题性的突出,通过突出学生学生的学习主体,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进行思考。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只有这样,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才能够真正的得到发挥,真正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
一、整体感知 阅读质疑
这一阶段属于感知阶段,包括通览全文,理清思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类型的熟悉程度,让他们自主选择朗读、默读等不同方式(也可采用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和教师范读的方法),边读边想边记,引导他们获取初步印象,如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教师应提前交给学生根据语境揣摩语言含义,挖掘深层含义的方法;教给学生通过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的方法;教给学生对文本阐发评价的方法。每接触一个新文本,首先给学生留足读书时间,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朗读或默读后的感受,这就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由感知的权利。让学生在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致力于对文本的研究探索,并把研究探索过程中那些阻碍信息接收的一系列问题记下来。一般的说,阅读中产生的问题难度越大,其对信息的分析、综合、判断的复杂性也越大,其质量往往也越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充分的阅读思考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在学习材料(教材文本)所提供的典范语言的深处,与之展开真情的对话,才会逐步形成美好的、敏锐的和深刻的情感,才能积淀起丰厚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阅读主体能自由充分的亲近,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真意、深意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凝神屏气,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不是饥不择食、囫囵吞枣,而应精耕细作,细嚼慢咽。在阅读中,学生可以用批注的方式随时把自己不理解的疑难问题记下来。一般来说,学生会提出大小数十个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能较为深刻,有的较为肤浅,但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真正的调动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为下一步的分析研讨打下基础。
二、讨论交流 点拨释疑
小组讨论交流。首先,要组合好学习小组。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调整,使小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合理组合,组成一个有“差异质”和共同目标的小组。每个小组力争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所能”的格局。各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四至五人为佳,以保证人人参与,最大限度的发挥合作的作用。在探讨的问题比较多或难度又普遍比较大的情况下,各小组也可以自主选择、接纳问题,或在教师指导下各自承包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在分组讨论中,教师要巡回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加入某一小组中适时点拨。如果有的小组讨论气氛过于沉闷,教师应问清原因,与他们共同探讨,找出问题的所在,将讨论引向深入。如果有的小组讨论过于热烈,有些争执已超出了所讨论的问题的范围,干扰了其他小组的正常讨论,教师就应该迅速采取措施,加入到他们的小组中,查明原委,把他们的讨论引到正题上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真正使讨论有实效,而不是只走过场。
三、鼓励思辨 创新阅读
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辨的主要形式是以问题发起讨论,以合作探究和辩论交流等形式对文本的各个层面,包括字词句或内容、主题等,进行解读。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讨的机会并相机引导思辨方向。
首先,仍以鲁迅的《祝福》为例,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之后,文中对她的状况有一段看似普通的描写,“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初读这段描写,似乎并无深意,一般会认为是在称赞祥林嫂的勤勞,但若对《灯下漫笔》有所了解,或熟悉鲁迅的三种时代的论述,应能感知到此段描述的深层意蕴。鲁四老爷家提供的微不足道的物质条件就能让祥林嫂如此满足,做稳了奴隶便无“非分之想”,这仍是深刻的哀其不幸而又怒其不争。解读鲁迅作品,教师需要敏锐的文字感觉,从平凡无奇的语句表层发现深层蕴涵,比如说,祥林嫂为何在新春死去,而不是其他时间呢?可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与讨论将文本解读引入深层。新春这一时间点是有深意的,祥林嫂人生的几个重要转折均发生在春天,本该是生气蓬勃的春天却带着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她永远不可能拥有鲜妍明媚的春天,也即祥林嫂这样的底层小人物在封建思想笼罩的社会中是不可能有春天的。
实施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要以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为出发点,需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教师应从精心设计问题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初入文本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敏锐抓取作品的关键点,充分利用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其中的空白、缺失、省略、遮蔽、矛盾等设置疑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切合文本主题的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探讨,综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