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炎
手游玩家低龄化现象已引起很多国家的警惕,各国纷纷出台防治措施,帮助儿童远离手游上瘾,避免成为“游戏废人”。
德国:构建手游预警系统
“儿童不需要智能手机!”德国卫生部日前公布的名为《数字预防》的报告指出,儿童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沉迷手游,甚至患上网瘾,严重危害健康。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对儿童进行“数字化关怀”。
《数字预防》显示,德国6~7岁的孩子中,1/3有智能手机;10~11岁的孩子中,这一比例升至87%;12岁以上的孩子,智能手机已成为标配。医学专家的抽样调查显示,孩子用智能手机打游戏上瘾,有可能影响语言能力,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还会变得肥胖或多动,甚至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等。为此,德国政府药品专员马莱娜·莫特勒警告说:“不能让孩子处于孤独的‘数字宇宙里。低龄儿童并不需要智能手机,他们首先必须学会坚定地用双脚站在现实世界上。”
美国:游戏分级+家庭管束
行业机构的统计显示,手游未来几年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手机游戏大国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如果美国玩家花10美元玩网络游戏,其中就有3美元花在手游上,而到2018年将为4美元。同时,预计手游收入将从2015年的880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1100亿美元。对美國青少年来说,手游同样令他们着迷。
据报道,美国已采取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ESRB)游戏分级系统。如游戏设定为适合3岁以上、6岁以上、10岁以上、13岁以上、17岁以上、18岁以上及成人玩家6级。但现实生活中,实际操作同样很难,还是会有孩子想办法越过雷池。《赫芬邮报》日前报道,美国15岁少年德瑞克因沉迷手游而荒废学业,甚至拒绝跟别人交流,完全沉醉于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报道认为,最致命的是,玩手游上瘾的孩子如果成绩很差,很难会有大学录取他们。
记者查询最近的一些报道,发现美国没有什么关于“反沉迷系统”的报道。除游戏分级外,家庭的管束被提到得最多。美国“pumpic”网专门刊登的一篇文章《戒掉青少年手游上瘾症的最好方法》认为,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不容易解决,但作为父母,应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如:先和孩子交朋友,多谈心;自己也要降低使用手机的频率;减少或限定孩子用手机的费用和上网时间;等到孩子读初中后才给孩子买手机;进餐时严禁使用手机;等等。
英国:给孩子买简易手机
英国有500多家游戏开发公司,比德法两国的总和还多,在上万种网络游戏中手游占到八成,如知名的《古墓丽影》《侠盗猎车手》等。英国手游者年龄主要在20~40岁。据英国媒体监管机构通信委员会的调查,英国青少年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平均不超过10分钟,而且多数是教育类主题的游戏,如《史酷比快乐游园会》。为什么英国相对没有手游上瘾的青少年群体?这与英国的社会共识、学校与家庭教育都有关系。
英国利兹城市大学数字社会研究学者迈凯伦告诉中国记者,青少年手游上瘾在一些国家引发社会问题,根本上还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不够。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完全可以让青少年更感兴趣。他建议中国的教育机构和家长一起努力,让青少年少玩网络游戏,多参加各种探索自然的活动和社会实践。迈凯伦说,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要言传身教,自己不玩或少玩。另外,给孩子买简易手机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日本:出手挽救“游戏废人”
在日本,“游戏废人”专指那些因为着迷“智能端游戏”而不能自拔的人。记者在日本手游玩家专业网站看到,类似《王者荣耀》一类的历史人物大杂烩游戏很受欢迎,另外,也有不少玩家玩画面比较血腥和暴力的“生存游戏”,或通过游戏把未成年女性变成性奴的“恋爱游戏”。日本游戏公司大多赚得盆满钵满,如开发《智龙迷城》的游戏公司“GungHo”,单凭这款游戏每年就赚15亿美元。
“游戏废人”这一社会问题,引起越来越多日本家庭的重视。有的家长开始检查孩子的手机,为限制孩子玩手游拒绝支付孩子手机费用。有的学校还和家长一起重点查看青少年的上网记录,特别是有没有浏览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网站以及上网打游戏。日本政府还要求游戏公司监控每一个玩家每天的登录次数和游戏时间,如果在游戏中耗费的时间过长,游戏公司应主动要求其退出休息。此外,游戏公司还会提醒玩家投入金额不要过大。日本的电信公司也积极配合,让青少年用户的手机和电脑只能登入限定的安全目录内的网站。日本政府还整顿市场上的“网络咖啡”“漫画茶饮店”等可以随便上网的地方,禁止未成年人花钱上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