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柔:父母应当成为早教内行

2017-11-18 08:39小单
现代家长 2017年11期
关键词:早教婴幼儿家长

小单

【戈柔简介】

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02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苏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受聘担任苏州市“心灵守护者”成员、平江区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太仓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指导导师、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编《亲子活动手册》一书,参与编写《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园管理》《幼儿学习论》等教材。

戈柔女士从事幼教工作十几年,承担了多个省市级重点课题,参与编写了多部早教教材,是国内著名早教专家,对我国的早教发展有客观的认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深刻的看法。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早教现状不乐观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早教专家,请问我国0~3岁早教的状况如何?

戈柔(以下简称戈):调查显示,我国0~3岁婴幼儿入托及受教育的比较少,95%以上的婴幼儿是由父母、祖辈和保姆看护的。多数看护者没有受过家庭教育的基本培训,只是凭借主观经验带孩子。保姆的文化层次偏低,不懂得应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早期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因此也谈不上有目的的指导和训练。有些婴幼儿进入托儿所,家长主要是解决照看问题,并没有教育意愿。总之,我国针对0~3岁幼儿的早期家庭教育水平和看护者的教育素养普遍偏低。

记:看护者教育素养偏低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请举例说明。

戈:由于看护者教养方式的不科学,造成婴幼儿发展中出现种种问题。例如:两岁的孩子还叼着奶瓶喝水;多数家长怕孩子磕碰,剥夺孩子爬的权利,致使许多两岁的孩子仍然不会爬;过多保护造成孩子动作发展迟缓、性格孤僻;零食过多、甜食过量以及偏食,造成孩子过早地出现了肥胖或营养不良……总之,父母对孩子物质上的投入大大超出了教育投入。

记:教育投入指的是什么?

戈:所謂教育投入,是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投入时间和精力上的程度。

记:据我所知,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视,期望值也很高。

戈: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关注程度高、期望值高,并不等于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投入高。比如,虽然家长都会保证有一定时间陪伴孩子,近六成的家长能做到每天陪孩子玩3个小时以上,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不知道需要玩什么样的游戏,只是一味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对孩子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与帮助很少。这样的家长,只是尽到了看护者的责任,没有尽到教育者的责任。

记:社会上有不少早教班,是否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戈:调查发现,社会上许多早教班的教师以兼职为主,专职的很少,所以流动性也非常大。教师的培训机会不多,培训质量不容乐观。教师多数是在机构内部进行专业化成长。较正规的早期机构,教师有一定的机会接受上级机构的培训,而小型的早教班,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全依赖于机构内部的传帮带。

记:早教班的教育质量如何?

戈:调查显示,社会上大部分早教班是以婴幼儿认知、动作发展为主要指导内容,较少涉及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及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在早教内容方面,绝大部分家长表现出重认知与语言发展,轻情绪情感与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倾向。44%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传授知识”,23%的家长则认为是“发展语言”;大多忽视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有的甚至剥夺婴幼儿体验愉悦情绪的机会。这些有失偏颇的早教内容设定和方法可能会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指导教师熟知0~3岁各年龄、月龄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围绕营养与健康、认知与语言、感知与运动、情感与社会性等内容设计活动。调查发现,有些早教班设计的活动是借鉴幼儿园的形式,教育实效性较差。比如,有一个早教班安排17~22个月的幼儿玩“绕障碍物运小球”的游戏,即让幼儿用乒乓球拍托住小球,绕过小凳子,把球送到对面的老师那里。这个活动对0~3岁婴幼儿难度太大了,这是幼儿园小班的体育活动。

另外,社会上的早教班,活动内容大多针对婴幼儿,很少有针对早期教育的主体——家长的指导内容。很多家长不明白教师为什么要开展某项活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会回家以后举一反三。因此,早教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家长的教育水平也没有得到提高。

尊重规律和差异

记:既然家长是早期教育的主体,那么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教,您认为家长应该关注些什么?

戈:我认为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发展过程。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是带着先天的成熟时间表降生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够俯仰爬坐和站立行走,是预置在生理过程中的程序的展现。只有在神经系统、肌肉和关节发展成熟之后才会迈步行走,只有在脊髓、膀胱和肠道的神经发展连接完成后,孩子才会控制排便。在心理的某些方面,诸如原始情绪、感觉能力和部分知觉的开始显露,也表现出生物成熟的特征。即使那些看起来是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心理特征,也是在相应生理机制成熟的基础上完成的。可见,对生命初期的个体发展来说,成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当了解了婴幼儿的早期发展非常依赖脑、神经系统和身体各个部分的成熟度,我们就能够理解,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成熟时间表,就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应该持消极态度,相反,由于成熟对发展的影响是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显现的,成熟的速度也多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婴幼儿的脆弱又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同时婴幼儿生长的这个环境又有极强的人为性,因此家长的首要任务就是创设符合孩子成熟规律的条件,配合孩子的生长程序,引导其发展。这就要求家长以极强的发展意识,把握孩子成熟的规律,以高度的敏感关注孩子的成熟时间,为其发展做出及时而有效的应答。endprint

第二,关注孩子多元智力和发展差异。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不同的区域在功能上有明显的分工,这种功能定位又呈现动态的变化,因而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逻辑数理、空间、身体运动、音乐、内省、人际关系等多种智能,而且每一种智能都以大脑的生理机制为依据。在孩子发育的早期,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提供或创造丰富、适宜的环境,促使婴幼儿的大脑以全面的方式成熟起来。

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要在多种智能相互联系中求得全脑开发和完整发展,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警示,那就是关注发展的差异性。就个体来说,完整发展不等于各个方面平均发展和匀速发展,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某一方面会有优势发展;就群体来说,每一个大脑都与众不同,其结构和生理、化学上的细微变化都决定了认知、行为和情绪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特点。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以自然的差异为基础,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和吸纳外界信息,这就要求家长能够敏锐地察觉孩子之间的差异,更多地进行个别化的教育。

第三,关注孩子的经验机会和发展潜能。众所周知,婴幼儿的某些行为和能力的产生,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特别容易,环境提供的相应刺激在促进这方面的发展上会显得特别有效。这个特定的时期被称为“关键期”或“敏感期”。脑科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并形象地称其为“机会之窗”。在视觉、听觉、空间知觉以及语言的获得方面,目前都有研究表明存在关键期,特别是视觉最为明显:如果出生起就缺乏有效的视觉刺激,有可能导致原本用于视觉的脑细胞萎缩或转用于其他功能,如果到了3岁尚未恢复,将终生失明。也就是说,在视觉获得的敏感期内,打开的机会之窗如果没有从环境中获得经验,此后机会之窗则紧紧地关闭。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证,但它告诉我们机会是重要的,而且大部分發展的机会均在生命的早期,家长必须密切关注。

家长在关注经验机会的同时,要认识到每一个机会中的经验只预示了孩子今后发展的潜能,不要追求某种能力目标的即时达成。例如,为让孩子获得跳的经验,可以为孩子提供诱其跳跃的高低悬挂物,但不必规定要在多少次训练后孩子一定要跳多高;提供跳的绳子,但不强求孩子跳多少个。家长必须树立婴幼儿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注意经验的延续性、发展的潜在性,看到婴幼儿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任何一种经验不仅显现眼前的发展状况,更潜伏着终生发展的能力。

宝宝贪玩又何妨

记: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让孩子从小学数数、认字、唱歌等,但孩子贪玩,让家长很苦恼。您认为对0~3岁婴幼儿来说,学习和玩耍哪个更重要?

戈: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因为玩耍带给他们快乐、自由和满足。家长不必焦虑,玩耍和学习其实是可以统一的,至少可以取得平衡。美国儿科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儿童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美好的自由玩耍时光。研究指出,自由玩耍相对于枯燥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孩子在自由玩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制作活动中会有技能问题,在与小伙伴玩耍中会出现冲突问题,在困难面前会出现自我挑战的问题,等等,不管是冲突还是困难,都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生活空间,孩子在这样的空间里是独立的、自由的、反思的,他们在解决冲突、协调关系、组织领导、战胜自我等方面会有出色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恰恰是在成人布置或预设好的环境中很难见到的。由此可见,玩耍对婴幼儿的成长具有独特而显著的积极作用。俗话说:会玩的孩子会学习。确实,玩得好,才能学得好。玩耍不仅能带给孩子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是有效学习的调节和保证,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以客观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玩耍和学习,统筹安排好孩子的玩和学,不能顾此失彼或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记:对于早期家庭教育,许多家长感觉无从下手,您有哪些指导性的建议?

戈:家长不应该依赖早教机构,应该都成为早教内行。关于具体做法,我总结归纳了“三多三少”原则,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第一,多满足,少要求。家长要尽可能满足婴幼儿游戏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语言认知和社会化等发展的需要,营造环镜和条件,让孩子玩个够、说个够。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少提要求。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用爱抚、搂抱等方式给予安慰。这样的亲子互动方式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各种需要的尊重与满足。

第二,多关注,少灌输。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发展状况和个性特点,给予积极的支持。例如多观察孩子的一般行为: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否产生了认知冲突?解决问题的困难是什么?等等。同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多元智能的差异以及个性特点。在观察、关注的基础上,予以因人而异、个性化的发展指导。

第三,多自然,少刻意。对于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应强调环境、材料的自然影响,倡导多提供能爬行自如、独自活动、平行活动的空间,多提供生活中的真实物品,让孩子摆弄、操作,多提供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开展户外锻炼的机会,多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与孩子沟通。在生活中引导学习,在蕴涵教育价值的环境中促进发展,是最有效的早期教育。

记:您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相信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戈:祝家长朋友们心想事成!祝贵刊越办越好!

【编辑:陈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教婴幼儿家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家长错了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