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素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检测对胰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2017-11-17 12:58:33张珉王云检尤国华李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激活剂酶原纤溶

张珉 王云检 尤国华 李琼

(1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河南郑州450008;2河南省新乡医学院 新乡453003)

存活素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检测对胰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张珉1王云检1尤国华1李琼2#

(1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河南郑州450008;2河南省新乡医学院 新乡453003)

目的:探讨存活素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检测对胰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60例胰腺癌患者所切除的组织为研究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析存活素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评估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随访3~24个月,术后意外死亡的失访人数有6例,失访率为10.00%;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 11.38个月;1、2年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43.33%(26/60)、28.33%(17/60);Survivin及 uPA 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是否远处转移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经 Spearman 分析,分化程度(RR=2.618,P<0.05)、临床分期(RR=1.714,P<0.05)、淋巴转移(RR=1.496,P<0.05)及 Survivin(RR=0.516,P<0.05)及uPA(RR=0.644,P<0.05)过度表达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存活素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胰腺癌;存活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检测

近年来,胰腺癌是临床上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趋势显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较差的预后,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1]。胰腺癌早期确诊率较低,手术死亡率较高,且治愈率偏低。据调查发现[2],胰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小于5%。因此,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3],存活素(Survivin)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联合检测,可对胰腺肿瘤部位、病程、有无转移及邻近器官累及等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本研究探讨Survivin和uPA联合检测对评估胰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6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中被切除的病理组织为研究样本。其中,患者年龄 31~78岁,平均年龄(58.27±5.39)岁,其他临床和病理资料见表1。

1.2 纳入标准 已进行胰腺癌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胰腺癌;未患有其它肿瘤且未接受任何生物治疗;病例资料完整。

1.3 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要仪器和试剂为高速低温离心机,uPA活性测定试剂盒(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系提供),酶标测定仪,Morach-2000自动生化分析仪。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在检测前严格按照文献标准制备组织抽提液。Survivin和uPA活性根据试剂盒提供的程序测定。蛋白质浓度使用Morach-20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4 观察指标 3~24个月随访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分析其病理资料与Survivin和uPA表达的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转归分析 随访3~24个月,术后意外死亡的失访人数有6例,失访率为10.00%;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11.38个月;1、2年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43.33%(26/60)、28.33%(17/60)。

2.2 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Survivin和uPA表达相关性分析 Survivin及uPA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是否远处转移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Spearman 分析,分化程度(RR=2.618,P<0.05)、临床分期(RR=1.714,P<0.05)、淋巴转移(RR=1.496,P<0.05) 及 Survivin(RR=0.516,P<0.05) 及 uPA(RR=0.644,P<0.05)过度表达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Survivin和uPA表达相关性分析(例)

3 讨论

胰腺癌是一种术后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病程短、发展迅速和快速恶化的临床特点。研究结果发现,60例胰腺癌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11.38个月;1、2年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43.33%(26/60)、28.33%(17/60),说明胰腺癌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是胰腺癌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同时和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通过联合检测Survivin和uPA,可对患者肿瘤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及邻近器官累及等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肿瘤的转移和分化一直是胰腺癌领域的研究重点[4]。研究结果显示,Survivin和uPA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经 Spearman 分析,分化程度(RR=2.618,P<0.05)、临床分期(RR=1.714,P<0.05)、淋巴转移(RR=1.496,P<0.05) 及 Survivin(RR=0.516,P<0.05) 及 uPA(RR=0.644,P<0.05)过度表达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两者对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增殖功能效果显著,若两者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Survivin作为一种作用最强的凋亡抑制蛋白,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细胞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性,对肿瘤的增殖与化疗耐药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血清中Survivin浓度对胰腺癌的预后起到预测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易复发或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进行识别和检测。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可与受体结合,纤溶酶原被激活转变为纤溶酶,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被降解,进而促进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和血管新生,可存在于多种多样的肿瘤细胞内,即uPA表达与胰腺癌预后呈负相关[5]。综上所述,采用Survivin和uPA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王成锋.精准医疗在胰腺癌防治中的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3):161-164

[2]王怀涛,郭鸿飞,谭晓冬,等.纤溶酶(原)级联蛋白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23):2258-2266

[3]张蓬波,丁伟超,张秀忠,等.老年胰腺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8):669-671

[4]杨桂斌,沈孟贤.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肿瘤转移[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3):141-175

[5]康志强,姜斌,李平,等.尿激酶型纤维溶酶原激活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8):S4-S5

R735.9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10.0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U1404820)

# 通讯作者:李琼,E-mail:aprilliqiong@163.com

2017-09-01)

猜你喜欢
激活剂酶原纤溶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