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明 任亚锋
(1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郑州450000)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
刘黎明1任亚锋2#
(1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郑州45000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偏瘫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偏瘫痉挛;中医综合康复法;临床效果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造成患者偏瘫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是确保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0例偏瘫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探讨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偏瘫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 17例;年龄 58~75岁,平均年龄(67.5±5.5)岁。治疗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3±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对偏瘫痉挛疾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的偏瘫痉挛病症是由脑血管疾病所引发;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高,能够顺利完成此次治疗,中途未退出;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有器质性病变或严重的身体系统病变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取西医康复训练。西医康复训练除了进行联带运动、抑制训练、上肢分离运动诱发训练外,还包括上肢近端控制训练、下肢内收外展训练、下肢分离运动训练和负重训练。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训练运动量,训练时间为0.5 h/次,3次/周,连续训练4周。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口服痉挛缓解方剂,组方为海风藤30 g,丹参、川芎、木瓜和白芍各15 g,炙甘草、水蛭和虻虫各10 g,1剂/d,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2)取患者上肢的手三里、手五里、外关、合谷、曲池五穴,下肢的中封、太溪、照海、血海、足三里和阴陵泉六个穴位,用毫针进行深刺,采用提、插、捻、转的方式,留针 10~15 min,1 次 /d;(3)采用推拿结合熏洗的方式进行治疗,熏洗药方为:鸡血藤和白芍各60 g,灸川乌、伸筋草、汉防己、杜仲、红花、苏木、姜黄和桂枝各30 g,冰片3 g,将上述药材浸泡0.5 h后,用水煎煮30 min,去渣后,将药汤倒入熏洗盆内,把患肢放在盆上进行熏蒸,待药液温度降低到40℃左右时,将患肢放入熏洗盆内进行浸泡,浸泡过程中可以对患肢进行推拿。每周治疗7 d,持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采用Ashworth肌张力评定等级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无效:肌张力评定等级未降低,甚至出现上升的情况;有效:肌张力评定等级下降1级;显效:肌张力评定等级下降2级及以上。(2)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进行评价,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总分为6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总分为34分,患者的评分和自身的肢体运动呈正相关。(3)用Barthel量表对患者的偏瘫痉挛状态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强。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分,x±s)
康复训练是治疗偏瘫痉挛的常用方法,临床上常常通过进行肢体动作训练,来缓解患者的痉挛症状[3]。但有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偏瘫痉挛患者体质上的差异,一些患者在采取康复训练后,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临床上出现了中西医综合康复法[4]。采用的痉挛缓解方用于治疗偏瘫痉挛,不仅可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而且采用针刺法对各个穴位进行针刺,在舒经通络的情况下,能够对患者的脏腑进行调理,并降低患者的肌张力,从而起到抑制痉挛的作用。同时,中药熏洗有助于活血行气、温经通阳、祛风散寒和消肿止痛,再结合推拿治疗,能够缓解血管紧张状态,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偏瘫痉挛的症状[5~6]。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林筠玉.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8):196
[2]王强,李铁山.脑中风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9-66
[3]靳玉东.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73
[4]马良福,鄂丽丽,方清玲,等.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3):97-98
[5]蔡浩狄,豆伟,姚燕.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1):88-89
[6]张文政.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分析[J].现代养生,2015,(12):217
R255.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10.039
# 通讯作者:任亚锋,E-mail:461297070@qq.com
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