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阅读课程初探

2017-11-17 06:02
物理通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理科文本情境

琚 鑫 强 艳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北京 100054)

岳凌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54)

高中物理阅读课程初探

琚 鑫 强 艳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北京 100054)

岳凌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54)

中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而且阅读能力也是今日社会所必备的一项能力.认识阅读,要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进行,我们提出了一套物理阅读的理论模式,并且付诸于实践.

物理 阅读 心理学

2015年,我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全民阅读”的基础上又提出建设“书香社会”.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能是基于下列一个事实为依据的:2012年,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总成绩全球第一,其中数学、科学均获第一,但阅读成绩并不理想.虽然这只是一个个案,但却从一个侧面指出了我国教育中对“阅读”的不够重视,因此上海学生的PISA考试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就我们中等学校而言,最直接面对的就是考试,梳理一下2004年-2016年的北京中、高考物理试题的字数,兴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如图1所示,2003年北京市开始收回中考命题权,但由于当年的非典,2004年的物理题才是北京市第一次自主命题的中考物理题.在2004年-2014年的11年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的字数始终稳定在4 500字左右,但从2015年开始,字数陡然增至7 900字左右,原因在于加入了两篇阅读理解的文章,以及科学实践课的内容.目前中考物理对于阅读考查的特点是“文字量大,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有困难”.

下面再说高考,如图2所示,北京市自2004年开始独立命题理综试卷,高考物理试题字数特点相对稳定,2007年-2010年文字量相对稳定,2011年以后字数呈现振荡上行的特点,但最多也没有超过2 800字,一个是物理试题数量较少,再一个要考虑与化学、生物相平衡.高考物理对于阅读考查的特点是“文字量适中,但信息量大,学生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有困难”.

图1 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字数

图2 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字数

图3 科学阅读教材

我们在教学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因此在教学处的协调下,物理组与化学组联合开设了“科学阅读课程”,已经成书(图3),其中物理部分共8讲,分别由强艳老师和琚鑫老师完成,化学部分共6讲,全部由师虹老师完成.这本书是我们的一次初步探索,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妥和不当之处,但是也积累了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有益的尝试,因此名为“初探”,在此同大家分享.

笔者报告的内容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

(1)理科阅读的特点;

(2)影响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

(3)阅读课教学设计;

(4)成效与反思.

其中“(1)”是对阅读文本的处理和分析,“(2)”是对阅读者认知特点的讨论和分析,然后在“(1)”和“(2)”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个阅读的思维机制,“(3)”是在此机制上给出一个具体的教学设计,最后的“(4)”则是对整个课程的反思.

(1)理科阅读的特点

1)理科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有标准答案的

与文科不同,理科阅读的最终理解结果会有唯一答案,因此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判定标准,学生想的“对与错”,这是一个终端的判定结果.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2)理科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模型或明确条件

理科阅读是要从文字中抽象出情境,然后建立解决问题、解释现象的模型,或者从中分析出所给模型的具体限定条件.这一切是为了将问题模型化,模型化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其符号化,符号化其实就是抽象化的过程.在此多说一句,人类认识事物抽象化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第一个过程是从具体数目到抽象数字的抽象,比如1棵树、1头羊、1支笔到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的数字“1”,第二个过程是从具体的数字1,2,3,…到字母a,字母a可以代表任意一个复数域内的数字,这就完成了符号化,符号化就使得问题可以定量化,无论是解析的定量,还是数值计算的定量.

3)理科阅读,思维要发散,行为要闭合

阅读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也就是面对同样的文本,不同人因为知识背景、认识水平不一样,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尽相同的,但是理科要求必须要建立同一个模型,因此他的行为必须是闭合的,也就是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操作上,才能得到同一个模型.

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阐述我们是如何处理文本的:如图4所示,这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中第6章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这一节如果上成阅读课,我们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我们针对这3页课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假设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圆形的,试根据相关知识推导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表达式.

设计意图:看懂原文思路,找出关键信息,并能够重复.

问题2:如果要验证上述表达式是否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之间,需要测量这些卫星运动的哪些物理量?如何验证?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设计意图:在新的情境下(“行星-卫星”),深入理解文章的推导,能够明确哪些规律是普适的,哪些规律是依赖情景特定条件的.

问题3:什么是“月-地检验”?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目的是什么?具体如何进行?需要验证哪些量之间的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从“太阳-行星”到“行星-卫星”的推广,结合具体可验证的实例“地球-月亮”,再次加深对上述推导的理解.

小结:对该文本提出的上述3个层面的问题组(提出问题→建立理论→验证理论),恰恰反映了牛顿的思维历程,即像科学家一样想问题.

图4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材截图

(2)影响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

1)抽象词的出现

所谓抽象词,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说不清楚的词.举个例子:

【例1】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并且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求小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

这是学生初学“动量”时的一道中档题,它之所以是中档题,原因就在于长度仅为50个字的题干中,就有3个抽象词,分别是“自由下落”“弹性碰撞”和“动量的变化量”,如果把这3个词的内在含义全部写出来,写在题干里,这道题可表述如下: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小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反弹的速度与其落地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求小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与方向.”

题中的3个过程分别对应“自由下落”“弹性碰撞”和“动量的变化量”,这样虽然文字量增加到了88个字,但是阅读难度却降低了,因为占用大脑内存小了.

当然,这个题如果这样写,也可以降低难度:

“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距地面高10 m处自由下落,并且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求小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

也就是把抽象的字母变成具体的数字,学生会觉得具体,难度就降低了.因此,专业词汇、用字母表示的量都是科学阅读中的抽象词.这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注意的.

我们的大脑拥有强大的纠错能力,这个能力是建立在我们对母语太过熟悉的基础上的,我们会自动纠错到熟悉的那个词汇上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考试时读题读错了的情况,物理中就有一个经典案例:“A和B的总动量相同,A和B的动量总相同”,就是“总”的位置不同,却造成了句子意思的大相径庭,第一个“总”表示求和运算,第二个“总”是个副词,表示程度.再比如“我们的大脑有拥强大的纠错能力”,这句话如果不是仔细读,你不会发觉写的是“有拥”.那这种现象如何避免呢,就是反复逐字地读和反复训练.因为有了这个案例,可能大家就会对后面的所有例子都认真研读了.

3)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情绪状态

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有3个,分别是“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情绪状态”.“知识结构”决定了哪些文本可以读,哪些文本不可以读;“能力水平”决定了可读的文本,他可以理解到什么水平,比如学生没有极限的概念,那么他对瞬时速度的解读就只能是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情绪状态”则决定了学生阅读的效果,也就是说,即使是阅读课,也要有相应的组织教学.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尝试给出一个阅读的思维机制,如图5所示.

图5 阅读的思维机制

对图5做一个简单说明:阅读者从阅读材料的文本中获取信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对文本初步理解的情境,但是这个情境往往是很复杂的,因此要进行简化,以便突出主要矛盾,因此将情境转化为一幅图画——示意图,这个示意图就可以跟头脑中已有模型(这一点也从侧面说明,阅读课不能用于起始课)进行对比,如果与已有模型的相似度低,阅读者就会重新回到文本再次解读,如果相似度高,就会根据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图,选择这个模型对应的规律,再根据从情境中找出的条件,综合规律和条件进行关联决策,最终完成运算操作,这里的运算操作应当是广义的,既包括数学运算,也应该包括逻辑的演绎.

因为物理学科中有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因此我们根据这个特点,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外显化”——制成表格,如表1所示.

在明确曲块中OTU个数后,利用Venn图可以展示样品之间共有或特有OTU数目,直观地表现出样品间OTU的重合情况。结合OTU所代表的物种,可找出不同环境中的共有或特有微生物。分析表明:在制曲不同阶段,共计发现100个OTU为各阶段曲块所共有;在T0、T1、T5期,曲块中特有OTU数目分别为10个、2个和28个;在T2、T3和T4阶段,无特有OTU(图4)。

表1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外显化”

将该程序性知识“牛顿第二定律”的思维操作外显化,让学生去完成这个表格,哪行表格完成不了,就说明他在这个思维环节上出了问题,他无法完成这个操作,就说明他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再举一个物理上的例子,这是2015年的北京中考题:

图6 例2题图

【例2】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6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经过一定训练的学生会很快把目光聚集在“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句话上.于是就根据这句话回忆相应的模型“物态变化”,如图7所示.

从知识结构图中发现,决定物质聚集状态的物理量是温度(注:其实还有压强,但初中阶段只讨论等压过程,因此暂不涉及压强问题),因此重新回到文本寻找与温度有关的信息:“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于是将上述碘的特殊条件1: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标在知识结构图中,如图8所示.

图7 物态变化模型

图8 根据第1个条件标示碘的沸点和熔点

题目还有一个特殊条件2:不出现液态碘,也就是不能发生熔化,如图9所示,不发生熔化的条件是温度低于熔点即可.于是我们就可以进行“运算”,找到一种可以控温在113.6 ℃以下的实验装置——水浴.怎么想到水浴的呢?原来在初二上“熔化”这节课中,用过这个实验方法,这就反观我们的教学,初二的新课教学是否到位,初三的复习教学是否到位.

图9 根据第2个条件进一步修改模型

下面再举一个高考的例子,这是一道2000年的陈题,但是它却把上述思维机制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这道题:

【例3】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大家读过题之后,头脑中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情境图,然后可以跟笔者的情境图对比一下,如图10所示.

但这是立体图,并不好分析,于是我们分别沿着东经98°面和赤道面各切一刀,就得到了2张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0 根据题意构建情境图

图11 沿东经98°切面图

图12 沿赤道面切面图

其中图11是学生在数学课上熟悉的情境图,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自然想到余弦定理,图12则是万有引力问题中的常规图,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3)成效与反思

阅读,即能够完成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是程序性知识.阅读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并且是有“路径”可循的,比如将思维过程“外显化”.我们自编教材,作为对传统教材的补充,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人-文”交互性,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比如链接按钮.

通过一年的教学尝试,学生接受并初步掌握了阅读的操作步骤.外在变化就是静下心来读题、审题,有了画图的意识,对于论述较长题目的畏难情绪有所降低.在一些题目较长,题意较为隐晦的题目作答上,学生的得分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进一步,应当再配合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讲授、讨论、对话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将阅读的效果深化并外显.

1 刘如德.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邦平.赢在会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017-04-07)

猜你喜欢
理科文本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