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电影审美范式浅论

2017-11-16 02:41朱洪波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电影文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典型性英美真实性

朱洪波(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战争是人类世界的一个特殊、非理性状态,同时又展现为永恒的主题,所以作为电影题材,尤其适合被接合成为一个承载叙事常规、价值理念、人性显现、文化冲突和视觉处理方法的体系,极大限度地展示电影艺术的“何为和可能性”。作为电影的基本类型之一,战争电影既可以通过对战争场景或战争事件的再现,来帮助人们记录历史、感悟历史,又可以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述,来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引发关于人性的思考,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大卫·西恩认为,战争题材电影是“文化和民族性表现的最佳武器”。电影作为文化艺术的形态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族群的生活状况和情绪意识的反映。战争电影作为英美国家对于战争的看法和思考的表现形式之一,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极高的赞誉。而且,英美战争电影无论是从外在形式的呈现,还是内在思想的表达,都表现出其固定的审美范式,并依靠这种范式成功地吸引了大批观众。文章从影像的真实性、人物的典型性以及主题的多样性三方面,来分析英美战争电影的审美特征。

一、影像的真实性

电影是集视觉与听觉于一身的艺术,声音和画面成为观众获取影片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画面所承载的信息又占据绝大部分。因此,画面在电影中所占据的分量比声音要大,电影在发明初期是无声的,依据画面来承载信息,从这一点上就可以得到证明。

首先,英美战争电影在影像上展现出极大的真实性,成为其审美上的重要特征。当人们在观看英美战争电影的时候,会不约而同地有一种画面异常真实的感觉,这就成为英美战争电影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电影中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节,让观众觉得如身临其境。影片中出现的场景如同现实社会一般,这正得益于英美战争电影追求画面的真实性。正是由影像上的真实性,才大大增加了战争电影视觉上的冲击效果。引导观众以特定的视角来解读战争,这也成为英美战争电影区别于其他国家战争电影的重要特征。例如,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SavingPrivateRyan,1998),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影片画面的真实性,无论是在表现战争场景上,还是人物的表情动作上,都与实际战争接近。影片通过中近景特写以及融入大量主观镜头的形式,采用镜头的跟拍,带领观众穿梭在战场之上,给观众带来一种亲临战场的感觉。影片开场便将时间定格在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在法国的诺曼底大规模登陆。奥马哈海滩上,联军与德军发生了激烈交战,子弹从士兵的身边呼啸而过,大量士兵中弹。炮弹将士兵炸飞,残肢断臂散落在海滩上。此时,镜头上甚至都喷上了血点,而海水也被战士的鲜血染红。紧张的战斗画面营造了一种压迫的氛围,仿佛观众就在参与战争,没有任何思考和喘息的时间,死亡随时可能发生,没有时间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观众沉浸在战场氛围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死亡的恐怖。

其次,英美战争电影注重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来营造影片画面的纪录风格。当然,英美战争电影纪录风格的形成,与画面所追求的真实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战争在镜头运用和选择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影片纪录风格的形成。从一般意义上说,彩色的画面所形成的视觉冲击效果要高于黑白画面,而且彩色画面的表现力也高于黑白画面。但是黑白色构成的画面诞生得更早,如果战争影片所反映的内容也是时间较早的话,黑白影像会产生很强的纪录风格。如,《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List,1993)中就采用了黑白色作为影像的主基调,来展现犹太人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影片大胆地运用黑、白、灰来构造画面,再加上后期的加工,所形成的视觉冲击效果不亚于彩色画面的表现力,甚至给观众的心灵带来了更大的震撼。影片中许多血腥场面,一改惯常采用的鲜红效果,黑白虽然没有红色来得刺目,但是黑色的鲜血,无形中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纪实性画面所带来的冲击效果更加深入人心。画面看上去朴实简单,但其所带来的震撼却直击观众内心深处。

二、人物的典型性

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电影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发展,还是主题思想内容的表达,都离不开特定的人物。英美战争电影正是通过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来凸显影片的主题思想。

首先,英美战争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与战争背景息息相关。战争是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与财富的摧毁,它反映的社会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倒退。在战争中,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放大,与此形成对比的善也更加鲜明。其一,从英美战争电影的题材上来看,写人的战争电影占据了绝大部分。英美战争电影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写人和叙事两种类型,写人的电影意在通过战争的过程或者场景,乃至于某段战争时间来塑造某一人物形象,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野战排》(Platoon,1986)等;叙事的战争电影意在突出某一战争事件,或者某一历史事件如何发展并引发战争,但在叙述过程中大多通过战争中的人来表现这一事件,如《特洛伊》(Troy,2004)、《阿拉莫之战》(TheAlamo,2004)等。其二,英美战争电影擅长根据特定的主题来塑造典型性的人物。以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光荣之路》(PathsofGlory,1957)为例,战争的荒谬性和讽刺意味充斥全片,保罗·米利奥将军下令进攻安特山(Ant),但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士兵们无异于直接送死。而将军将失败归结为士兵的问题,并逮捕三名无辜的小兵(遴选方式是“抓阄”或上司“推荐”)。影片中的陆军上校达克斯是具有正义感的军人,但在与权力的对抗中,他充满了无力感。他极力辩护,仍无法挽回三人被枪决的命运。此后,达克斯又奉命率领士兵重上前线。从战争电影存在的意义来看,这类题材的电影主要是通过战争这一事件来反映某种社会矛盾,而关注社会矛盾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才是战争存在的根源。因此,人们讨论战争、关注战争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对于战争的反感以及对于战争事件的各种态度和看法。

其次,在英美战争电影中,透过外在符号化的形象设置来表现人物内在的命运和性格特征,人物的典型性也由此产生。如,《猎鹿人》(TheDeerHunter,1978)中所塑造的三个典型人物形象:迈克尔、斯蒂芬、尼克。第一,迈克尔。之所以说迈克尔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是因为迈克尔是一部分士兵的代表,代表着从越南战场上平安返回的美国士兵,这些士兵虽然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到了战争的打击,但是打击并不是永久性的,在离开战场之后,他们依旧能够比较正常地生活。第二,斯蒂芬。与迈克尔不同,他的典型性体现在,其所代表的一部分士兵是深受战争伤害的,主要是身体上的伤害,在退役后他们饱受身体残疾的迫害,不仅生活上不能自理,而且只能依靠政府的抚恤金生活,精神上也十分消极。第三,尼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体现在,他所受到的战争创伤最大,斯蒂芬这一类人虽然承受着身体上的残疾,但至少他们还能够思考,精神上是正常的;尼克所代表的士兵,虽然在身体上没有承受太大的伤害,但是他们却精神上失常,只能行尸走肉般活着。《猎鹿人》正是通过塑造这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来表现越战给士兵们带来的伤害,充分发挥了典型人物形象在突出思想主题上的作用。

三、主题的多样性

英美战争电影的审美特征,除了表现在影像的真实性和人物的典型性之外,在主题思想上也有自身的独特个性。英美战争电影擅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解读战争,将战争与死亡、人性、爱情等联系在一起,不仅丰富了电影的主题内涵,而且提升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首先,深化战争与死亡之间的联系,成为英美战争电影的突出表现之一。要生产一部电影,主创最先做的就是要确定影片的主题,而战争题材类的电影,更多的是通过再现战争的场景来展现其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此来引发人们对于战争的思考。英美战争电影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电影中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能够突破这一传统主题模式的束缚,表现出自己对于战争的独特思考,形成属于自身的个性和风格。在英美战争电影中,并没有单纯描述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和死亡,而是将死亡这一主题思想深入化。战争本身就与“破坏”“死亡”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乎所有的战争都伴随着死亡。在这一点上,英美战争类影片通过扩大死亡的数量、再现死亡的场景、表现死亡的突如其来等视觉上的冲击,来达到震撼观众的目的,引发观众更加深入的思考。例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细致地刻画了德军残杀犹太人的场景,将战争与死亡真正地联系在一起。在大屠杀的夜晚,灰暗的楼道中德国纳粹冲进犹太人的房子用机枪疯狂扫射。屠杀结束后,在月光下是遍地的尸体互相堆叠。画面的真实性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除此之外,英美战争电影还擅长将战争、死亡、人性联系在一起,这一主题思想的体现大多依赖于人物形象的转变来实现,战争既可以使人疯狂,同时也能使人性得到回归,这也成为英美战争电影所要表达的重要主题之一。

其次,将战争与爱情主题相融合,成为近些年来英美战争电影的重要主题。与战争电影一样,爱情题材的电影在英美电影发展史上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英美国家在创作电影时,把战争与爱情这两大主题联系在一起,既丰富了战争类电影的内容,突出了战争的危害性、反人性,又为爱情的演绎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促进了影视作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著名影片《魂断蓝桥》(WaterlooBridge,1940)就是将战争与爱情相结合的典范。影片没有着重讲述作为军人的洛伊如何在战场上奋勇作战,而是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洛伊的爱人玛拉在战后生活的场景。因为战争洛伊与玛拉必须分开,因为战争玛拉独自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因为战争玛拉失去了爱人……他们成为战争的受害者,战争之下的爱情必然是以悲剧结尾。把战争主题与爱情主题相结合,一个是残酷、伤害的象征,一个是美好、幸福的代表,两个主题的结合表现了战争给爱情带来的遗憾和伤害,更加凸显了人们对于战争的反感和厌恶,达到了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

综上,英美战争电影根植于英美文化价值资源,成为一种宣扬其价值光辉必将战胜邪恶和野蛮的政治、国家意识形态神话的重要手段。英美战争电影无论是在艺术层面上,还是在主题思想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在影像上的真实性、人物上的典型性、主题上的多样性,提升了英美战争电影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值得我们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为中国战争电影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

猜你喜欢
典型性英美真实性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广告的真实性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广南县一起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