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松旭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电影《世界尽头》是英国邪典电影“铁三角”埃德加·莱特、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共同创作的,《世界尽头》包含了两个同等分量又风格不同的故事,而编剧最终竟然将这两个故事线肩并肩地向着同一个方向推进,共同完成了影片统一主题的表达。《世界尽头》的双线故事设计方法绝对是前无古人的,是对公共期待视域极限的挑战。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很多国家的娱乐消费者的娱乐审美水平和倾向都趋于同化,所以在国际上投放的娱乐产品,越是符合这些消费者的普遍审美心理定式,产品可投放的市场就越大。余秋雨说,审美心理定式是一种巨大的惯性力量,不断地“同化”着观众、艺术家、作品。①一部电影只有一个主题,这是观众的审美经验,是公共期待视域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没有人敢触碰甚至修改这个原则。然而《世界尽头》的双故事线并行设计就狠狠地打击了这个原则,而且巧妙地缝合与并行设计,竟然更好地表达了两个故事共同的主题。
《世界尽头》先是将第一个故事送入观众的视线,观众不费力地在脑中构建着故事脉络,用姚斯的意思来解释,就是影片循序渐进地使观众建立起影片中间与结尾的期待。影片在其前半部分,已经让观众产生了对影片的习惯性把握和期待。而第二个故事分支却超出了观众的审美经验,使观众顿时大脑一片空白。在经验的作用下,观众一时间在脑中胡乱地翻阅着记忆,试图帮助影片解释刚刚看到的那一幕,各种从期待视域里搜寻来的解释,如做梦、幻觉、神经质等,都被观众拿来贴在影片上对照。但事实是,这些解释都不对,因为这样的双故事线碰撞,在公共期待视域里是不曾存在过的。
影片前半部分所铺垫的故事是通过豪饮之旅,重拾童年,赞美自由。由主角盖里·金姜讲述了在1990年,他和另外四位好朋友试图完成一项壮举,那就是一夜间喝遍家乡牛顿哈芬的酒吧街上的12间酒吧,从“第一站”酒吧到最后的“世界尽头”酒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能完成这豪放的计划。已经年过40的盖里突然想要重温年轻时的感觉,并逐一说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们,带着他们回到久违的故乡,重新开始豪饮之旅。豪饮之旅的故事主旨是赞美自由,抨击社会化,通过逐步剥离社会化的枷锁和模具,来体现自由的美好和伟大。这个故事线需要一位自由的代言人,就是主角盖里·金,他与社会规则格格不入,随心所欲,说话、做事不讲究规矩。盖里的人生意义就是自由,从学生时代到不惑之年,活得开心就是他的人生目标,任何人都改变不了他。只有像这样对自由有着白痴一样执着精神的人,才能发起并带领已经被社会驯化了的昔日好友走完自由的发现之旅。
从豪饮之旅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些被社会化的主要角色虽然有看似难以挣脱的枷锁,但心中追求自我和自由的火苗还没有被完全熄灭,也正是这星星点点的自由火种,才让他们在起初接受了盖里的邀请。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从重聚的那一刻起,他们的旅程就伴随着乐趣和盖里带来的问题,而那些问题,也正是逐渐引导朋友,更是引导观众认识自由的载体。影片接近一半的时候,四位朋友社会化的属性在频繁遭受挑衅后,终于由安迪带头,决定终止计划。然而突然出现的奇异事件让五位好友重新踏上豪饮之旅,安迪也结束了16年的戒酒生活。如同机器人的居民成了五位朋友共同面临的问题,这把本来勉强相聚的他们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同时,酒精的作用松懈了社会化的禁锢,促进了自我的释放。豪饮之旅故事线的最高潮是盖里饱受摧残的自由人生的表露,当安迪发现盖里曾几度自杀和曾住进精神病院的事实时,观众也彻底明白了,盖里不惜舍命地要完成豪饮之旅的目的,观众理解了盖里那“活得开心”的简单人生目标,在这样的社会里受到了多少排挤和非议,当社会无法同化盖里这样的人时,社会就要给予自由毁灭性的打击。观众在这一刻对自由的赞美和对社会化的痛恨达到了顶峰。
在影片接近一半的时候,豪饮之旅面临终止,这时影片的第二个故事突然出现。盖里一行人在斗殴中发现看似正常的居民,实际上都是体内充满蓝色液体的机器人,难怪他们感觉镇上的人都有些木讷、诡异。面对恐怖的未知,本应溜之大吉,但盖里等五人为了掩人耳目,不得不继续豪饮之旅,伺机逃跑,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了事情的真相。这个故事看似一个常规的外星人侵略地球的科幻故事,但里面包含的恶世界的意识形态的洗脑和人性的反抗,使这个故事具有颠覆类电影的性质,这种故事选择实际上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影片赞美自由的主题。
颠覆题材的基本构成就是在强大的恶世界的意识形态里,出现正义的觉醒者,带领反抗者颠覆恶世界。如《黑客帝国》《逃出克隆岛》等都属于颠覆类电影,这类题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引导观众在潜意识里将影片故事与现实生活同步,增加观众的观影参与度。因为在现实生活里,自由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斗争是普遍存在的,对意识形态权威性的怀疑和对自由的本能追求驱使着人类总是思考现状以外的问题。
《世界尽头》中恶世界的统治者是一个叫作星系网络的力量,它试图将每一个星球打造成符合道德标准的理想世界。星系网络要祛除人性的各种缺点以及人类经常引发的混乱、战争等问题,把人类打造成完美的文明人。不愿受任何拘束的盖里当然不可能成为木偶,这个无拘无束、和文明社会脱节的怪人,在与恶世界对抗时却成了人类的代表,人性的代表。星系网络认为人类还是孩子,惹是生非,人类需要教导和看管,而倡导自由的盖里毅然回绝:“认了吧,我们是人类,我们才不要有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最后恶世界在人类自由的、不可理喻的行为下愤然离去。
《世界尽头》的两个故事的分量旗鼓相当,如果一定要分主次的话,可以说前半部分的豪饮之旅故事应该算是主导,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豪饮之旅故事却成了辅助线。这样的故事设计在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两个同等分量的故事在一部电影里,就相当于两只虎同处在一座山上,是很危险的事情。观众对不识别的事物会产生排斥心理,而《世界尽头》里的两只虎却在相遇后自然而然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和谐并行,不仅完满地完成了各自的故事内容,还合作将自由的赞美推向了顶峰。
《世界尽头》双线并行的创举所产生的一大奇观发生在两个故事第一次碰撞的时候。当盖里将青年人的头撞飞,蓝色液体随之喷出的一瞬间,观众和盖里合为一体。虽然拉近观众和影片角色的做法经常出现,但此前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将观众和角色的距离缩短为零距离,也就是合为一体。那一个瞬间,观众无法在自己的期待视域里找到任何线索来解释眼前看到的一切,观众和盖里一样震惊和不知所措。余秋雨在解释期待视域时说,接受者的心理并不是一种真空,而是早就有了预置结构。这种预置结构由明明暗暗的记忆、情感积聚而成,与作品的结构相撞击,并在撞击过程中决定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并决定是否突破这种预置的心理结构,把审美活动推向新的境界。②姚斯也说,一部文学作品,即便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文本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实现。③皮洛也指出:“感知不是外部世界的简单快照,而是我们每个人依据一切可用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构成的复合形象。”④他们的理论都强调了观众的审美经验是期待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的特殊性和吸引力要在期待视域的基本范围内才能成立,为了新奇而脱离了观众的期待视域,会导致观众无法识别而放弃欣赏作品。
为了保证双故事线被观众接受,让双线和谐并行,还要保留双线碰撞的震撼效果,两条故事线的缝合工作一定要恰到好处。必须在影片中,在两个部分的故事里为另一个故事做足够的铺垫,要让观众在面对看似期待视域之外的设计时,有足够的符合期待视域的元素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影片,继续观赏影片,要让观众对故事有据可查。创新和意外可以超乎想象,但绝不能让人无法认知,审美规律还是不能彻底颠覆的。克拉考尔也说道:“像电影这样一种群众性的手段,不能不屈服于社会和文化的习俗、集体的偏爱和根深蒂固的欣赏习惯的巨大压力。”⑤首先,两个故事虽然是两种风格的两部电影的故事,但它们的正面立场是一样的,就是赞美自由,这样的立场既保证了两个故事的朝向一致,又很好地缝合了两个故事;其次,影片将两个故事进行了完美的互相渗透,使双线碰撞既出乎观众的意料,又有据可循,村庄的异常感觉是科幻故事对豪饮之旅故事的渗透,而盖里对计划的坚持是豪饮之旅对科幻故事的渗透。这样,科幻故事的出现虽然突兀,但并非与前面的故事断层决裂;豪饮之旅在后来虽然退居为次要目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支线,两个故事因此将主次位置顺利交接,平稳过渡。
本片对于自由主题的表达,在双线和谐并行的方式下圆满地完成。《世界尽头》的主题由于性格不变的盖里的身份变化,从两难转变成了绝对。豪饮之旅赞美对自由的追求,批判社会的驯化,赞美盖里始终不变的自由心态,抨击社会化对自由人性的抹杀。但是观众也非常清楚,社会的驯化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只有甘受驯化才能拥财富、家庭、资源,才能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追求自由就意味着放弃物质和地位,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盖里这个角色虽然可爱,但他的自由性格与社会规则背离,他在很大程度上令社会化的人不舒服。而等影片进入科幻故事后,豪饮之旅对自由的追求还在继续,逃避机器人的追杀成了开小差似的临时主线。在影片最后,盖里还是那个盖里,但是由于此时角色不是在自由和物质中选择,而是在自由和灭亡中选择,因此曾经让人又爱又恨的他成了英雄,使他令人讨厌的条件一扫而空,观众对他的两难态度顿时变得统一起来。
《世界尽头》虽然是一部商业娱乐片,轻快的节奏和浅层故事的选择,让本片在娱乐层面上获得了成功。对于只求轻松一笑的观众来说,本片没有让人失望,而本片在赞美自由的主旨上又达到了较深的层次。双故事线并行的设想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创作者通过恰到好处的缝合手段,将两个故事的碰撞变得既惊奇,又合理。本片的双线故事不仅完美地表达了主题,而且从两个角度去表达,就像两部电影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一样。可见,影片创作者对观众公共期待视域的把握是很精确的,观众的公共期待视域和心理定式在很深的层次,毫无察觉地被调用,影片使观众感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完美震撼。
注释:
①② 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第31页。
③ [德]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④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⑤ [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