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教师的介入艺术

2017-11-15 16:10杨国慧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杨国慧

摘要:高效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适时介入,适度指导,还学生自主,给课堂精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适时介入

传统课堂中,老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渲染课堂的氛围,为了知识目标的达成,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了对得起“师者”这两个字。而现在高效课堂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是不是说教师已经不再重要了呢?我认为老师不仅不能退居“二线”,还应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只有老师适时地介入课堂,高效课堂才能够真正地高效起来。下面就老师何时介入、如何介入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自主探究时 耐心等待

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上难题,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彻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帮助他们发现认知上的误区,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答案强加给学生。

二、秩序混乱时 果断介入

高效课堂要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但不是不要课堂纪律,恰恰相反,良好的课堂纪律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是有效学习的保障。这就如同举办一场体育比赛,老师就如同严格执法的裁判,没有老师这个游戏规则守护者,比赛将陷入无结果的争论和无秩序的混乱。比赛精彩与否,不但要有好的团队和队员精彩发挥,也要有高水平的裁判果断介入,这样,才能引导整场比赛朝着一个百舸争流、自由竞技方向发展,比赛的主角---运动员才能够有机会有更好地发挥,比赛才会给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高效课堂也是一样,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乱作一团。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在做无用功。因此,当课堂纪律混乱时 ,老师要及时调控,维持好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节奏,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任务。

三、思维僵化时 适度点拨

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及时介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寻新方法。否则,学生就有可能因为问题难以解决而失去探究的兴趣。这时教师的作用只是引领,是点拨,不是告诉和灌输,教师给出的是方法的指导,是搭建“梯子”,是扶一下、推一把,路还是要留给学生自己去探寻。比如说《金蝉脱壳》这一课,要求背诵四五两个自然段,金蝉脱壳的过程以及金蝉脱壳后的变化。开始,我让孩子边读边想,虽然作者描写的非常细致生动,但学生并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也感受不到金蝉脱壳的神奇,学习积极性不高。于是我就找来金蝉脱壳的动画视频,放给孩子们看,看完一遍后,再让学生找出文中蝉身体各部分出来的先后顺序,圈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然后再次播放视频,这次很多同学跟着模仿蝉出壳时的动作,表现很兴奋。当学生在领悟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表达顺序,掌握了关键词句时,再练习背诵,就会容易得多,也避免了机械记忆。

四、思维发散时 巧妙引导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最活跃的。面对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和学生对话、沟通,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是怎样想的,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提高自己调控教学的能力。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师正引导学生一起品读、赏析课文《鸟的天堂》的第三段,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段文字,教师正要总结此段,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满脸疑惑地问道:“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早晨,怎能看到课文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情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乱”了起来。

师:从同学们的议论中,我就知道刚才那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不过马上回答可能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各自再读书,再思考,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于是学生再次投入到书本中。

五、出现错误时 及时指正

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面面俱到,知识生成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一节课下来,只见形式而未见内容,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让课堂高效起来呢?关键就是老师的引导点拨。如果孩子们的展示出现了错误,老师应及时打断,给予果断的纠正;如果,孩子们的展示形式大于内容,课堂热热闹闹,知识含量却很少,老师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而应该及时提醒他们展示的知识目标是什么,该怎样达成这些目标,及时做好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拨云见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六、课堂生成时 灵动出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所有的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当学习到“谈‘碰壁”这个故事时,于老师让学生练习评点、赏析课文。其中有一句“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于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师:如果你是一名语文教师,你现在正在批改你学生的作文,你会写下什么样的批语?

生:观察细心,描写细致,真乃好句!

忽然,有一个学生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句话可写可不写,能不能删去?”

于老师告诉学生:“简洁是一种美,具体生动同样也是一种美。”于老师还分别与两位代表握手,对不赞成删去的代表说:“假如你将来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的学生的作文一定是具体生动的。”对赞成删去的代表说:“假如你将来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的学生的作文一定是简洁凝练的。”

这是多么精彩、多么艺术的即时生成!

当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加以遏止,相反,要对他们的这种敢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的行为加以鼓励,从而使他们敢说、会说、乐说,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才会不断涌现,让课堂教学因意外而变得绚丽多姿、魅力无穷。

七、展示完成时 激励点评

每一组展示的同学都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点评,所以当展示过程当中出现亮点时,当一组的同学展示完成之后,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激励,老师的掌声和赞扬声就是学生的加油站,当然也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以防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当课堂接近尾声时,我们还应花几分钟的时间,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清晰学生的思路,再一次鞏固所学知识。

总之,在学生的展示课上,老师始终都应该处于一个战备状态,“该出手时就出手”,把握好介入时机,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 的动态生成》李云辉

《高效课堂之观课》周正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