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7-11-15 16:45沈粉年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沈粉年

摘要:小学语文中具备丰富的情感因素,小学生具备明显的情感特征,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情绪与思维习惯,语文学科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情感的因素,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文章的情感极其意境,与文章的作者产生共鸣。本文将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情感教育的概念以及作用,突出情感教育实施策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缺失,没有办法体会文中的感情,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形势下,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树立情感教育的目标,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文章的情感上的表达,在学习中多一些情感上的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将其付诸实践。

一、情感教育的界定

情感教育属于态度体验,以人的情感来反应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能够激发小学生情感的内容,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具备良好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要求教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阅读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注重学生的审美情情趣与个性品位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具有迫切性,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升华学生的情感,达到教学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构建教学的情境。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的时期,在情感上具有不稳定的情感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因为教材中的故事与情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这些特征,在教学中构建教学情境,积极的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首先,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与教师在一定的情境中到情感交融的效果,将教学情感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将情感寄托于声音之中,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感受文章的思想。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研究语文教材,感受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作者因为情感而出的,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文章,通过文章体会文章的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挖掘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睿智的目光,抓住情感点引导学生追求感情上的共鸣。

2.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根据最新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小学语文教材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于培养学生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情感类型有友情、亲情、民族情感、爱国之情、赞扬名人的高尚情操、世界风情以及科学自然等景观,教师应该深入的挖掘每篇文章的、诗歌、对话中的深刻内涵以及教育的意义,将内容与情感进行有效的结合,制定出有效的计划和规划,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

3.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关爱学生。小学生除了在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接触教师与同学,教师的关怀对学生感知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树立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苦难,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让学生成为情感体验的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學生的体验与理解,其次,要给与学生充分的尊重。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违法规定的学生要耐心的引导,切忌进行人格的侮辱,这对学生的未来与情感具有不利的影响。小学时期正是学生的习惯培养的重要的时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是独立的思想主题,需要在尊重学生的情况下,塑造学生的健全的人格,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明白处世之道。

4.以情引教,寓情于教。生活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的根源,虽然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体裁与形式,但是都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将语文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积极的鼓励与引导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的体会文章中的情感,有助于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生活的细节,寻找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享受生活的乐趣。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还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情感教学的本质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融入教学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及感受,纠正学生的情感认识,塑造学生的审美素质,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情感境界,培养学生的高尚的人格品质。

5.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享誉世界,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展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可以展现中国的语言美,展现中国人的情感与意志,展现我们历史悠久的精神财富,树立小学生的远大理想,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挖掘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晓敏.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16)

[2]曲行舟. 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01)

[3]卢家楣. 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赋予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 .2000(06)

[4]张巧英.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J]. 吉林教育. 201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