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文课程改革

2017-11-15 16:43申颖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申颖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是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未来的幼儿的启蒙老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本身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本文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的必要性进行切入分析,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语文应用能力;课程改革

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非常重要,为将来学前教育语文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简称《大纲》强调指出,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培养语文的运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等语文的应用能力,调整当前的语文课程设置,创建高效教学模块,保证语文教学能够快速发展,希望可以为实际的教学活动提供一点建议。

一、学前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

语文学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绝对不是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另一个新起点,在毕业后多数学生会更进一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或其他形式的教育,这些教育都需要其有扎实的专业及文化基础,语文正是这些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幼儿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学的活动性,主要是在活动中开展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融入幼儿的活动中。但是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语文课程 教学过程中,设置课程的时候专业化和学科化比较严重。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选文内容的接近来进行归类,“以精美文章为 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另一类是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 或体裁不同来编排,力图通过对文学史的梳理提高 学生对文学发生发展及各类文体的认识。这两种编 排方式各有优势,但都有过多关注大学语文的审美 性、人文性,而忽略其基础性、工具性的缺憾。著名学者余秋雨指出:“语文能力是现代人健全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 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素质的高低。”只是教师在单方面地进行知识传授,却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步骤的教导,学生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思维方式,导致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学生缺少注重思考和领悟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助 于人文素养、人格修养的提高,并且必将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是幼儿学习的老师,在幼儿语文学习中,激发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使其能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同时有效保证幼儿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的互动性。高职高专学生的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充分利用原有教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利用有限课时,灵活处理教材,淡化学科本位,彰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促进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

教师在实习的时候,没有真正地进入一线工作,充其量就是一种形式化的工作。这样就会使教师缺少真正的实践感悟,其专业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不能够有效感受到真正的幼儿教师工作内容。缺少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开展幼儿教学时,有紧张和尴尬的情绪,更加不知道怎么正常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会使教师不能够真正了解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最终与教学实际脱轨,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的知识不能够应用到实践中,最终影响教学有效性。出现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不强,专业知识欠缺。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欠缺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第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将语文能力培养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大纲》要求;要不断学习更新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与保健等专业知识,主动收集幼儿教育中的典型事例,并根据需要加以运用;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仅仅依靠几十个学时就能取得明显成效的。走出课堂深入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中的环境创设、区角活动 等情况,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学习,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教学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程本身,而应从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也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为目的,可以在课堂上组织知识竞赛类的活动,在课堂上组织模拟情境类的活动,像演讲比赛、儿童故事创编表演、模拟幼儿园课堂教学、职场应聘,激发学生专业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起来。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弥补大学语文课时少、针对性不足等缺陷。在基础的教学中,有效增加 一些专业的选修課程,从而有效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改革的前提是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且具有综合教育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更加有效地开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使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提高,从而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有成就。

总之,对于幼儿教师来说,他的语文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受启蒙的幼儿。实现前教育专业语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问题,宜采用多次测试的方式代替目前单一的试题考试方式,把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职业口语能力、幼儿文学解读能力、幼儿文学作品创编能力等编入考试范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思维过程和能力的养成,是今后教学研究改革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幼儿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李欣,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

[2]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素养的培养途径,马晓琴,教育教学论坛,2016.8

[3]学前教育专业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罗丽丹,语文建设,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