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2017-11-15 11:43杨鹏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杨鹏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将实行分层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的方法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但是同时又会面向学生群体。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当前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数学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点问题,在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兴趣都是有一定差异,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很多初中的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对于思维比较迟缓的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因此新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将会应用到初中的教学中,分层教学属于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不同水平采取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很早以前就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人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都是具有一定差异的,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的掌握能力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很多的学校都是通过分班进行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班教学,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智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的一些因素,导致整体的学习效果不佳,也降低了教学质量[1]。同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中考所带来的压力,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比较重视一些可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忽视了对其他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也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下,要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要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中,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都是具有一定差异的,因此,采用的教学方法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进行分层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对数学情况以及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基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在布置作业时,题型的难易程度都需要涉及到,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做题,这样学生可以衡量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时刻关注不同层级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之间分成一些小组,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层级的学生,这样学生之间可以形成互补,互相帮助,教师也可以出一些竞赛题目,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提高小组之间的合作效率,促进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

(二)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重难点部分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不断开动大脑,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3]。对于一些在某些章节不能很快掌握知识的学困生可以设置难度比较小的问题,让学生打好基础,再慢慢提升,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教师布置的一些题目,难度应该稍微小一点,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其放在一些简单的应用题目中,帮助学生了解方程根的推导过程,学生从最基本的应用中不断提升,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该要求其推导出方程根之间的关系,熟练地将其应用到一些数学题目中,能够解决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教师在设置题目的过程中,需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难易程度,明确教学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类似的教学题目,帮助不同层级的学生掌握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逻辑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也是有一定难易程度的,有的学生对于某些章节的知识掌握是很容易的,但是某一些章节确是难度相对比较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教学[4]。比如对几何空间知识的学习,有些同学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差,不能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布置相关的作业,数学课程教学中,课后练习作业可以充分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初中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要不断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打好基础才能更快的进行提升。例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布置的题目应该是基础性的题目,可以巩固基础知识,难度相对比较小的题目,对于优等生,教师布置的题目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从基础做起,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四)课堂教学中采取的分层教学

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提问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时刻跟上教师的思维模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进行优化设计,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能一味地提问优等生或者是提问学困生,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不能忽视了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提问的问题要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提问的问题应该是难度相对比较大的,对于学困生应该是难度比较小的问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不能让学生有挫败感,还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节。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首先要设定一个目标是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之后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设定不同難度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接受水平都是有一定差距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军.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新课程(中),2015,05

[2]章雪英.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考试周刊,2017,11

[3]朱旋锋.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15

[4]舒时祥.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