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与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的思考

2017-11-15 13:38罗元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科研机制高职院校

罗元

摘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科研意识淡薄、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本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力图构建适应我国高职教育特点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颁布之后,更加快了高职院校全方位发展的步伐。但是,由于科研意识淡薄、资源匮乏、缺乏激励等原因,造成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重教学轻科研的现状,影响了高职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降低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

(一)科研意识淡薄,缺乏研究氛围

当前,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误区,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经验最重要,没必要去进行科学研究。很多高职教师满足于完成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工作,甚至几年都不申报课题和发表专著,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二)科研水平低下,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专或成人高校升格而来,很多高职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又长期在一线承担繁忙的教学与实践工作,科研水平和能力难以获得提升。因此,无论是从发表论文、项目立项、申请专利的级别、数量、经费还是影响力来说,都与本科院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三)科研平台受限,科研资源匮乏

高职教师在科研上难以出成果,主要原因还在于可利用的资源匮乏、平台受限。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量大多有限,很多院校还没有购买万方、知网等论文数据库,可供教师科研参考的学术类资料很少,使高职教师做科研的能力得不到发挥。此外,国内大多核心期刊和项目审批部门对作者和申报者在职称和单位上有着很高的要求,初、中级职称的高职教师想发表核心论文或主持省厅级以上课题十分困难。最近,华东师范大学职教与成教研究所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教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关于高职院校科研发展水平的课题研究,通过对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在2010年至2014年间的科研成果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高达68%的学校在国家级课题的数量上几乎为零。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内部存在“官本位”思想和评审不公的现象,普通教师难以获得立项和教研成果奖,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高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四)评价体系单一,激励机制滞后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很多机制和体系是在原中专院校的基础上进行的微调,难以满足新时期高职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的需要。其中,科研评价体系单一、激励机制落后、管理方法陈旧就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意义

高职教育在数量扩张的初级阶段完成后,已然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时期,从高职定位、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科研的重要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认可。首先,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其次,高职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与总结,能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专业素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第三,高职院校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应用型研究成果,能够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或服务难题,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四,科研成果已逐渐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职院校树立品牌和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三、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考

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尤为关键。

(一)明确科研评价与激励的目的

科研评价与激励要重视其导向作用,引导高职教师发挥自身潜能和创新性。任何一项重大科研成就都是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果,要转变目前高职院校将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科研立项及获奖情况作为奖励和评定职称依据的体系,以长期的科研质量取代短期的成果数量来构建评价体系,从而激励高职教师主动投身于科研工作。

(二)科学设计科研评价指标

传统的高职院校科研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课题、论文、教材以及专利四方面,指标过于笼统,无法全面客观地衡量高职教师在科研工作上的付出与成绩。通过精心设计,科研评价指标应包含以下几类:1、知识产权类;2、论文(专著)类;3、项目及鉴定成果类;4、项目(成果)申报类;5、科技成果转让类;6、获奖成果类;7、平台建设类;8、科研项目经费类;9、其它由科研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小组认定的类别。

(三)加大投入科研激励力度

虽然现在社会上对于用奖金激励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褒贬不一,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推动科研成果发表的过程中,现金奖励政策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的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应该重新审视这一政策,不仅不应取消金钱奖励,而且还应加大力度。中央政府最近也多次发布法规和文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高职院校应尽快出台落实中央关于奖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的政策。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科研工作对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与评价激励理论,构建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实际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高职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唐林伟.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N].中国教育报2015-7-9(9)

[2]王晓红.关于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16(23)

[3]王艳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城教育,2016(01)

[4]解纪茹,时志素.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10(26)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科研课题《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KJ143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机制高职院校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