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王椿 郑金妹
[摘要] 目的 分析四级早期活动对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的影响价值。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重症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39例比较组患者采用ICU常规护理,另39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四级早期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的肌力状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MRC-scor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后,比较组的MRC-score评分为(47.54±4.23)分,显著低于研究组的(57.21±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为43.6%,显著高于研究组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采用四级早期活动护理能有效延缓患者的肌肉萎缩,提高肌力,降低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四级早期活动;ICU获得性衰弱;影响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9(b)-0136-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four stage activity on the incidence of acquired debility of ICU. Methods 78 cases of patients in this hospital ICU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39 cases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CU routine nursing, the other 39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our stage early nursing activities, and then the situation and status of acquired debility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nd the occurrence of muscle strength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MRC-score comparison i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MRC-score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was (47.54±4.23)poi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tudy group of (57.21±5.34)points(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cidence rate of acquired debility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was 43.6%,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tudy group of 5.13%(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in ICU, the four early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tients muscle atrophy, improve muscle strength, reduce the acquired debili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Four stage early activities; ICU acquired debility; Influential value
ICU獲得性衰弱是指重症患者除了本身重症疾病之外,在无其他原因的影响下而引起的广泛肢体衰弱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四肢对称性受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会出现四肢瘫痪的风险和后果[1]。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是当下重症医学研究的重点。该文通过对该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级早期活动对ICU获得性衰弱进行护理干预,对其影响结果进行观察记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8例重症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在观察期间因病重死亡、自动出院的脱落病例3例。38例的比较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43±1.5)岁,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9例,合并高血压患者6例;另37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44.2±2.1)岁,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0例,合并高血压患者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1.2 纳入标准
①巴氏指数≥70分者;②年龄≥20岁者;③机械通气时间24~72 h者;④患者家属知晓该次实验,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者[2]。
1.3 排除标准
①神经肌肉疾病、妊娠、脑卒中、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官性疾病者;②四肢缺陷者;③预计半年的死亡率>50%者;④不同意参与该次实验者[3]。
1.4 方法
1.4.1 比较组 患者采用ICU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循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并帮助患者,并帮助患者进行30 min/d被动的四肢关节活动及功能锻炼,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等。
1.4.2 研究组 患者在以上比较组的基础上采用四级早期活动护理,具体为:①医护人员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和计划,由康复医师、主治医生及重症监护室专科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每日的肌力情况、意识状态、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的情况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后,确定患者是适合主动运动还是被动运动;若患者无意识,则由专业的康复理疗师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进行被动的活动,主要为屈曲、伸展手指、上肢、腕关节及肘关节,外展、内收肘关节,内旋、外旋肩关节等,2次/d,并帮助患者每2 h翻身一次,防止肢体受压[4];②患者意识恢复,指导患者配合进行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并协助患者从仰卧位体位慢慢过渡到直立坐位,2次/d,坚持活动20 min/d[5];③患者意识完全清楚后;由床上功能锻炼过渡到下床进行直立训练;④指导患者进行行走练习,直到患者能独立行走后方可停止训练[6]。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状况以及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7]。ICU获得性衰弱的判断及肌力状况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肌力检测法MRC-score评分来进行,肌力状况共分为6级,总分100分。0级:肌肉完全瘫痪,毫无收缩;1级:有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抬离床面;3级:能抵抗自身重力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能抵抗阻力,但未达到正常水平;5级:正常肌力[8]。MRC-score评分≤48分即确诊为ICU获得性衰弱[9]。
1.6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RC-score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MRC-scor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RC-score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比较组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比较
38例比较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出现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44.7%;37例研究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5.41%,比较组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8,P=0.025<0.05)。
3 讨论
ICU即重症监护室,主要是把为重病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无力以及技术上给予最佳的治疗和护理保障,以达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的收治对象一般为严重创伤、大手术、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者、需要心肺复苏者、脏器功能衰竭者和重症休克者等[10]。ICU获得性衰弱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患者肌力下降,增加死亡率[11]。肌力主要是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肌力下降一般难以恢复,甚至会引起瘫痪,增加死亡率。因此,做好重症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级早期活动护理干预针对重症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由专业的康复理疗师依据患者的病情及意识进行被动的肢体活动和主动活动,循序渐进的协助、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延缓肌肉萎缩,提高肌力,对患者的肌力及功能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次实验中,比较组患者采用ICU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采用四级早期活动护理,经不同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MRC-score评分进行了比较,比较组护理前为(63.15±3.16)分,护理后为(47.54±4.23)分,研究组护理前为(63.42±3.25)分,护理后为(57.21±5.34)分,两组患者的肌力较护理前均有所下降,其中比较组患者的肌力下降幅度最大,显著高于研究组,且比较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hmbhatt等[12]研究显示,患者进入ICU 后根据患者病情、肌力和意识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专业理疗,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力情况。通过该次实验表明,重症患者肌力下降和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护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肌力恢复,缓解肌肉萎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Brahmbhatt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四级早期活动护理不仅降低了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而且改善了患者的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勤,徐玲芬,李敏,等.基于循证构建ICU获得性衰弱集束化干预策略[J]. 护理与康复,2017(5):403-406,410.
[2] 刘慧佳,李莎莎,谢波,等.ICU获得性衰弱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5):49-53.
[3] 赵贵美,焦琳琳,杨桂华. 早期循序渐进运动对ICU患者获得性衰弱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7(2):177-181.
[4] 吴海珍,周洁. 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7(2):251-253.
[5] 张红英,杨茂琼,罗艳芳. 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6):24-25.
[6] 林少虹,何露娟,刘智行.早期主动干预对ICU患者肌力和ICU获得性衰弱发病率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25):3239-3241.
[7] 吴利,王建宁.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4):9-11.
[8] 柯卉,黄海燕. 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疗法预防病人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2016(18):2202-2205.
[9] 尤振香. 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2):209-210.
[10] 王迎晓,王芳,金宗玉. 护理干预在肾脏科ICU获得性衰弱预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5(28):3560-3562.
[11] 张娜,张兵. 早期活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5):43-45.
[12] Brahmbhatt N,Murugan R,Milbrandt EB.Early mobilization im-proves functional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ritical Care,2010,14(5):321-323.
(收稿日期:2017-06-13)endprint